喜看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
发表时间:2012-02-06   来源:新华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走笔

  新华社北京2月5日(记者 周玮)广场上“迎年鼓”喜庆欢快,展厅里与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色生香”——元宵节前的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格外热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5日下午在这里开幕。 

  展览基本囊括中国制陶、刺绣、玉雕、纺织、制茶、剪纸、中医等领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技艺项目,展出的珍贵实物近2000件,现场还有160余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示精湛技艺。 

  这个蕴含浓浓生活情趣的展览,以其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民族气质,生动诠释了“生产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有力推动。 

  群众喜爱  市场欢迎  两个效益双丰收 

  7岁的小姑娘指着施色艳丽的皮影“貂蝉”跟妈妈商量:“她的头发多像真的啊,咱们买一个回家吧。”看到小孩子对自己的作品感兴趣,陕西省华县皮影制作技艺传承人汪天喜赶紧介绍:“就是真头发,一根根粘上去的。” 

  一簇簇人群在不同展台前热情地咨询着,许多是一家三口齐出动,展馆内人头攒动。或是凝神关注,或是赞叹不已,或是悉心求教,勾勒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的一幅幅生动画面。 

  这次展览精选了180多项在“非遗”生产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贴近生活、适宜进行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都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布料染织、服饰制作、食品制作、陈醋酿制、家具制作、车船轿制作技艺,救死扶伤的传统医药,还有工艺品等等。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介绍,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首先是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恢复生产,真正实现活态传承。对适合生产性保护的濒危代表性项目,采取优先抢救与扶持措施,整理、保存相关资料,逐步引导其恢复生产;对有市场潜力但生产力量分散的代表性项目,鼓励采取“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户”等模式进行生产。 

  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生产性保护”体现了经济和文化发展互补原则,在很多“非遗”项目的实践中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比如这次特别展出的41个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丰硕成果:北京市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的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建立了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首的“师带徒”岗位技能培养机制,培养出一批年轻传承人,企业年产量达40万双;江苏省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与南京市教育局有计划地把云锦专业列入职业教育范畴,定期培训学徒,同时还与南京大学开办了“云锦研究生班”,培养云锦技艺高级人才;中国宣纸集团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和展示馆,接待游客参观游览,并免费开放…… 

  师傅爱教 徒弟愿学 文化血脉得传承 

  乍看上去,甘肃庆阳香包绣制技艺传承人刘兰芳和她22岁的徒弟戴娜娜很像母女俩。 

  “传统工艺不但要保留下来,还要适应年轻人,要做成产业,要创新。现代城市高速发展快节奏,传统香包大红大绿的色块刺激太强,我们尝试多用冷色调、纯色块,这些能让人静下心来的产品明显更受城市人欢迎……”师徒俩正商量着怎么创新自己的产品。 

  此次参展的传承人,多是带着徒弟同来,这些“非遗”技艺传承的情况令人欣慰。在政府的扶持、传承人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关心下,后继乏人的问题正在缓解。 

  2007年至2009年,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488名。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专门资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从2011年开始,对传承人每年资助增加到了1万元,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传承活动。 

  据介绍,各地对保护传承人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如建立传承人档案,改善传承人的工作环境,为生活困难的传承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对传承人授徒传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扶持等。 

  2011年正式颁布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同时也制定了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具体措施,包括帮助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以及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等。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马文辉强调,“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际开展进程中需审慎处理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生产性保护要把保护放在首位,尊重历史上已经形成的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不能随意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生产方式。” 

  依循“生产性保护”的这一工作思路,承载五千年文明基因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重新获得蓬勃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桑小婷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87747&encoding=UTF-8&data=AAdxQwAAAAcAAB7qAAAAAQAq5Zac55yL5LyY56eA5Lyg57uf5paH5YyW4oCc5rS75oCB4oCd5Lyg5om_AAAAAAAAAAAAAAAuMCwCFA22gRGIwPjGCaGAs2LLhGaMsFyvAhR_C4AZ6zXa5tuObGhXThPgKYEr8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87747&encoding=UTF-8&data=AAdxQwAAAAcAAB7qAAAAAQAq5Zac55yL5LyY56eA5Lyg57uf5paH5YyW4oCc5rS75oCB4oCd5Lyg5om_AAAAAAAAAAAAAAAuMCwCFCDyod9qKBD-1_cvgqpHBCGrnXV_AhRfekQNTNxwhoH-FY3opyPhwfv9d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