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传说急需保护 不能等同于《白蛇传》
发表时间:2011-12-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游湖借伞、饮雄黄酒现原形、盗仙草救许仙、水漫金山斗法海、断桥相会等情节一直是人们对白蛇故事这一浪漫传说的全部印象。又受当年影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影响,这些桥段在人们脑海中更加根深蒂固。然而,作为古老的民间传说,白蛇传的故事版本却更丰富,情节也有不同的讲述,有关白蛇故事影视创作仅是其一个缩影,且有不少附会之处。所以,正确认识白蛇传传说不能浅尝辄止,需要做进一步探究。

  自从2006年白蛇传传说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不少学者及非遗保护工作者纷纷将目光投向白蛇传传说。经过长时间的田野采风和研究,他们对白蛇传传说有了各自不同的认识。近日,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主办,江苏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承办的“中国传说——2011海峡两岸白蛇传文化研讨系列活动”在江苏镇江举办。在此次研讨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10多位专家对非遗保护视野下的白蛇传传说做了不同的阐述。

  白蛇传传说 绝不能等同于《白蛇传》

  白蛇传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起源悠久、世代流传、影响广泛。其中水漫金山、端午惊变、盗仙草等情节一直被老百姓津津乐道、口耳相传,但传说与《白蛇传》并不能等同。

  江苏省非遗保护专家组成员、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吴林森说,民间广泛流传的白蛇传传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活态文化,与《白蛇传》是两码事。《白蛇传》是对白蛇变人、人蛇结合故事的通称,主要是历代文人根据流传的白蛇传传说进行改写和再创作的不同形式的作品。它和民间口头流传的白蛇传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绝不能等同。说白了,《白蛇传》是文人作品、作家文学,而白蛇传传说是口头文学,是千年以来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的集体创作。然而,历史上两者已相互交融、渗透,几乎融为一体。许多人在叙述时也基本上把二者含混在一块,也许这正是白蛇传传说流传千古而不衰的魅力所在。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非遗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顾希佳表达了同样看法,他说,白蛇传传说不是一个纯粹在民间用口述方式传播的民间故事。在它的发展道路上,作家、艺人以及宗教人士,都曾对它产生过重大影响,白蛇传传说势必要受到俗文学的影响。所以,一厢情愿地希望非遗保护下的“白蛇传传说”是原生态的,这有点不切实际。

  传说的流动性表明 仍需不断普查与资料搜集

  文本资料的搜集,不仅是口述文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探寻口述文学发展轨迹的指南针。所以,民间文学、传说的非遗保护重在普查与保存,这是多位专家的共识。他们认为,当下会生动讲述白蛇传传说的杰出的故事家已经越来越少。电视、广播、电脑、手机等一系列现代传播手段进入千家万户,许多人围在一起听人讲故事、说笑话的场面越来越罕见。一大批精彩的白蛇传传说仍然保存在年已古稀的传承者肚子里,但还未得到全面挖掘,这就是民间传说需要不断普查与搜集的现实问题。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13851&encoding=UTF-8&data=AAZQmwAAAAcAAB7qAAAAAQA655m96JuH5Lyg5Lyg6K-05oCl6ZyA5L-d5oqkIOS4jeiDveetieWQjOS6juOAiueZveibh-S8oOOAiwAAAAAAAAAAAAAALjAsAhQiwZQvkqr7vUtV-BvtJRGq_-xxEAIUFqV8rsRAjSm57Jc4HEYT46qcxd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13851&encoding=UTF-8&data=AAZQmwAAAAcAAB7qAAAAAQA655m96JuH5Lyg5Lyg6K-05oCl6ZyA5L-d5oqkIOS4jeiDveetieWQjOS6juOAiueZveibh-S8oOOAiwAAAAAAAAAAAAAALzAtAhUAhWx85bKXZSAdQNz_8Sj1zmU0_JoCFEDubAmhcH-U9ogIb-gy4fzqp-Ir&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