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与八姓村
黄海波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当桐城县城的六尺巷被唱遍全国之时,倒使我想起一个距六尺巷十多公里远的不起眼的小村庄——夏庄,这个小村庄,田亩不过40亩、人口却不下60人,居然有着8户不同姓氏的村民共同生活在一起,当地人通常叫这里“八姓村”。近百年来,他们祖祖辈辈勤劳发奋、相亲相近、和睦相处,一家有难七家帮。田少人多,未见菜园篱笆相侵之纷争;百年相居,未有偷鸡摸狗之恶闻;儿童相争,常闻教子致歉之和声;逢灾遇病,必现邻里暄寒之身影。如果说六尺巷是古代官家相争忍让之佳话,那八姓村便是现代民风淳和之典范。  
      当然,讲六尺巷这个官家高风亮节也罢,道八姓村这个民风淳朴也好,考究的莫过于是桐城文化,有人用安庆满大街“崇文尚德”的条幅来广告桐城文化,但我总觉得有点空洞;有人用桐城派“于是乎"式的文风来代表桐城文化,但我总觉得有点泥古;也有人用风靡大江南北的“和谐诗中藏”的唱词来宣示桐城文化,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什么是桐城文化?不同的时代或许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场或许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群也或许有不同的思考,有人从成堆的故纸堆里去考究桐城文化,也有人从高耸的牌坊上去研究桐城文化,而似乎忘记了人才是文化的传承者,似乎忘记了所探究的文化,是那群世世代代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从人那里,从八姓村的那村民里,或许我们能找到桐城文化淳润下的那充满着泥土气息的勤劳、进取、正直、责任感、仁爱与和谐!        

      依稀记得那是七十年代末,有年大旱,稻田都快干涸了,只有那抽穗灌浆的晚稻还在热风中无奈地摇着头。十几里外的大水库已经放不出水来了,只有河里还沽沽地流着不知从哪里渗出来的细细水流。一边是如饥似渴的庄稼等着灌溉,另一边却又是河深堤高,有水也难灌到田里。要把水引到田里,得在河中垒个拦河坝,把河水位抬高两米后,才能把水引到田里。上世纪七十年代,要想在河里筑起两米高的拦河坝,谈何容易?对于村民们来说,那简直就是筑三峡大坝呀!老队长那时候也不过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赶着召集社员们开会。最后,不知谁憋岀个主意,他们在河里打起了一排高耸密集的树桩,横截河流,又在树桩上游一层一层堆起捆捆稻草,然后再在稻草上游倒填黄土,筑成拦河坝,蓄水灌溉。当年的拦河坝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记得我们这些小孩子还把这蓄水的小河库当成了洗澡嬉水的天堂,快活了整整一个夏天。年前,我回老家,在路上碰见老队长,看见老人家拉着板车,载着三、四桶浸好的黄豆去磨坊加工豆腐,我想搭把手帮他拉下车,老人家急得满脸通红:“不用!不用!车子不重。你快回家吧,刚才我还看见你妈在家等你哩”。我问老队长怎么磨这么多豆腐,他说还有其他邻居家的,因为他们过年太忙了,没时间去磨,所以就顺便一起稍过去磨了。回到家里,我随意问起母亲老队长今年多大岁数了,“七十六了”母亲边掐菜边回答。我听了,说到:“那还真横劲!这么大年纪了,还拉好几桶豆子”。母亲一听这话,便打开了话匣子:“是横劲啰!这么大年纪还帮那个土地承包公司当保管。大六月天的,戴个草帽,骑个电瓶车,到处跑,帮公司里叫小工,还到田里去送茶送水。”大年初一,我去老队长家拜年,边聊天,我边笑到“老人家今天该休息、休息了吧?还在公司里做事啊?”人家乐嗬嗬地说:“还搞搞,搞习惯着,不做事也闲得慌,能搞点就搞点吧”。望着勤劳着一辈子的老人,我还真不知说什么好:“那要憨着点,憨着点,一定要憨着点……”               
      小村庄的故事要搜罗起来,估计万儿八千的文字是能记得下的,但此中文化和情怀,却又是这万儿八千的文字所不能记得下的……或许,这正是我无论从乡村到都市,还是从国外到国内,内心永远都难以忘怀那块乡土的原因吧……桐城文化早已如同春风化雨,润入乡风细无声,传承和淳化在千百个“八姓村”之中,散发着勤劳、进取、正直、责任感、仁爱与和谐的乡野气息,见证着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淳化也不只是故纸堆里的传说,这是件让人很欣慰的事。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年终策划:一言一瓦 聚沙成塔
  2. 车轮上的文明 | 司机 80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
  3. 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