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三部曲
沁槐

电影《饮食那女》剧照截图。

   我喜欢导演早期的作品。在我看来这个时期的作品透露出的个人印记,加上导演最强烈的表现欲,会使导演早期作品特别值得细品。一个导演的早期作品,也是最能反映他内心世界或个人经历的作品。家族为意大利移民的弗朗西斯·科波拉导演生涯早期指导了黑帮片的经典之作《教父》。摄影出身的张艺谋早期拍摄了色彩运用典范的《红高粱》。当然,还有善于剧本创作的李安早期的作品父亲三部曲。 

  在《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中,李安刻画了不同的中国父亲形象。其中《推手》和《喜宴》故事发生地都在美国,着重刻画的冲突矛盾、美国生活以及在细枝末节中透露出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认知等,都可以找到李安早期经历的影子。这两个剧本获奖的时候,他已赋闲在家六年,因此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这让李安有机会指导电影,也才有了后面成绩斐然的《卧虎藏龙》、《断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及极具技术探索意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拍摄于1992年的《推手》是三部影片中父亲戏份最重的一部,父亲的心理变化、行为都是推动故事的主要动力。影片一开始只有父亲老朱和美国儿媳在家,十几分钟的时间内他们之间是没有语言交流的,使观众直观感受到两个家庭成员的压抑。直到儿子的归来,一家人晚餐时才有了影片最热烈的对话。餐桌上泾渭分明的中西餐菜肴,儿子不断在父亲与妻子间切换的中英文对话,都透露着每一方的克制与忍耐,也预示着终会爆发的矛盾。随着矛盾积累,儿子的爆发成为了转折,儿媳和老朱第一次有了共同的目标——默默的收拾被儿子砸烂的厨房。老朱最终为了儿子离开了这个他无法融入的家,被动的在异国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个结局有些凄凉,但这正是中国父亲的典型心理——为儿女的幸福甘愿做出牺牲与退让。 

  如果说《推手》中父亲老朱与儿子的相处是退让,那么《喜宴》中的高父与儿子的相处则是智慧。整部影片父亲对于故事推进没有儿子所做的事那么明显,但父亲的作用一样是显著的。因为儿子每一个决定甚至最后的爆发,父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儿子的每一次沟通,看似都是母亲在与儿子沟通,其实都可以通过电影可以看出,母亲是依附于父亲的,对儿子婚事的步步紧逼,更多是父亲在做推动。儿子与同性情人以及假结婚的大陆女孩三人争吵时,选择了父母听不懂的英文,而本片最大的反转却是父亲能听懂英文,他在三人的争吵中知悉了所有内情,却智慧的选择了看破不说破,使整个家庭在一个新的平衡当中得到了维系。 

  到了1994年的《饮食男女》,李安跳出自己熟悉的父子关系,转而叙述他较为陌生的父女关系。李安的“御用父亲”朗雄又一次扮演了老朱,与《推手》不同,这个老朱是一位大饭店的退休大厨。他与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儿唯一的沟通渠道,就是一次次精心准备的一桌精致菜肴。老朱与女儿们之间是疏离的,尽管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之下,却很难敞开心扉,老朱企图进行的沟通,每次都在饭桌上变成了家庭成员宣布重大事件。这一次的父亲,与前两部不同,他渴望被爱被需要,比之前的两位父亲,他更活出了一种为自己的感觉。最后一场戏,精心准备菜肴的人由老朱变成他的二女儿家倩,老朱也从主人的角色变成了进门需要按门铃的客人。但一碗家倩按着亡母食谱做的汤,不但帮老朱恢复了味觉,还让他感受到了女儿对他的理解与爱,最后老朱的那句谢谢,更多是感谢她接替自己成为家族新的纽带。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再次重温父亲三部曲,并不会觉得疏离,三个迥异的中国父亲形象依然能在身边找到对应的例子。这就是李安早期立足现实生活的剧作理念,只有真实才可信,只有贴近才会不衰。反观现在叫座不叫好的各类国产大片,看重的是流量鲜肉,是所谓的大制作,却忽视了一部影片的核心——剧本。一个连故事都讲不好的电影,谈什么人物,谈什么文化输出呢?(北京通州 沁槐)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端午之思 | 纪念的本真 在于把屈原还给历史
  2. 端午之食 | 艾叶飘香 飘的是乡愁
  3. 端午之思 | 找寻灵魂自救的"药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