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观正义 任法去私为:历史上的包公怎么变成“黑脸”
冯德利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感系列一

  谈中国文化,绕不开京戏;提京戏,必少不了包公。自幼就对唱戏不感兴趣,却总能从长辈们的言谈中听到关于包公的戏码。纪录片《千年包公》多次呈现戏曲中的包公形象,黑面、肃穆,额头必有标志性的月牙记。而历史中的真实包公则是一介白面书生。尽管“肖像满天下,讹传叹失真,刚方不在貌,冠玉自惊人”,包公在真实生活里,面貌和善,但这与他生性耿直、公正无私、执法如山的秉性并无冲突。话虽如此,而何以后人总是有意无意间经过艺术包装后,把他变成一个黑脸形象呢?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二十多前年,这句唱词红遍中国,到哪都能听到小孩或大人随口哼哼几句。这里的“包青天”就是包公,但又不是历史中的包公,而是汇聚了众多期盼与理想的精神之化身,成了后人理想中公平正义的代言人,已经由百姓的生活中逐渐被拨离开来,上升到超凡并具有无限能力的神明之身。这时,面貌不再只是生活的符号,不再无所谓,而必然按照百姓内心的意愿凝结而成。于是,“铁面”形象深深地在百姓心里扎下根来,“黑脸”则是最贴切的暗喻符号。

  我们不必刻意去把脸蛋弄黑,重点是学习他的内在品格,学习他“在其位,谋其政”应然而然的职业操守。在他担任监察御史期间,身为言官,职位不高,但责任重大,仗义执言不可或缺。虽然言官有进谏进言之职责,但依然有很大的进退取舍余地,对于特别敏感的对象和现象,进言就意味着得罪人,甚至于得罪皇帝。放在今天,一定会被讥笑为不谙世故,不懂人情事理。诚然,处理工作关系非常复杂而微妙,不能一味地就工作而论工作,完全不顾及社会伦理、文化传统等因素,但包公之所以是包公,他的公而忘私、刚正不阿,是一般人学不来的。而这,正是我们应该从中有所启迪和思考之处。

  “公生明,廉生威”,在包公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他被同僚冠以“包弹”的外号,可见其弹劾力度之大、频度之高,令不法者胆寒,让逾矩者心戚。可又为什么在人才鼎盛、君子满朝的宋仁宗时代,他能脱颖而出并安然无恙呢?任法去私使然也。因为“去私”,他才敢“七弹王逵”,为正义赢得最后胜利。因为“去私”,他才敢“唾面皇帝”,迫使皇亲国戚张尧佐黯然辞官而去。因为“去私”,他才得以临难受命,接手无人敢碰的“冷清案”,任其案情如何复杂,只因“去私”,他才能做到无视于皇权的高悬,才能做到冷静地断案。

  “任法去私”当然是对执法者的要求,于现代意义而言,更是作为公务员、党员应当谨记和遵守的自我要求。然而身在社会环境下,能否妥善处置“任法”与“情感”之间的冲突,能否正确把握“任法”与“利诱”之间的平衡,小细节将决定能否守得住初心。面对诱惑和干扰,内心必定起伏甚至于焦灼,或生疑,或愁闷,或迷茫,何以定心?唯有“任法”之理念和“去私”之品格,才能立于百变之中而不乱,才能拨开迷雾守真理。于此,包公堪称一面镜子,令后人敬仰,让我们敬佩。

  在这样的镜子面前,可能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时过境迁,时代、环境、文化皆不同,何以遵照?然则非也,以历史为镜,固然不一定非得照搬模仿,但可以照见短长,相对之下,现代公职人员面对历史之镜,更应当保持虔敬之心。前面有着那么多的前车之鉴,我们又为何不有一点明鉴之觉呢?

  包公是铁面无私的,同时也在一些人的脑海里留下不知变通、不谙世故的印象。当今社会,我们正步入法治时代,包公的“任法去私”正是当下最应当弘扬的为政之品。勿庸讳言,我们的法治道路还很漫长、曲折,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时期,弘扬包公精神,并以之为镜,是重塑精神动力。历史钩沉,沧桑巨变,而我们依然能够坦然面对这面历史之境,在无痕无迹之中,我们是否感受到了来自千年之外的精神洗礼呢?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年终策划:一言一瓦 聚沙成塔
  2. 车轮上的文明 | 司机 80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
  3. 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