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我们这样做)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发表时间:2014-10-30   来源:光明日报

  最近两件事很让我心疼。

  一次是我在新河镇陈滩村参加一个村民的婚礼,恰逢雨天,村里的路泥泞不堪,送亲车队开到村头就走不动了。无奈之下,新郎新娘只好下车,“泥巴裹满裤腿”进了家门,新娘当场掉下了委屈的泪水。

  第二件事是我冒雨来到占城镇凌湖村,看到苔干全部烂在地里。我问村里人:“下雨没活干吗?”他们无奈地摇了摇头:“根本下不了田,怎么干活呀。”

  这两件事让我意识到,我们修了这么多年的路,路却还是没有修到村民家门口。我们服务了群众一辈子,“最后一公里”却还是没有打通。居住在城里的人、久坐办公室的干部,可能很难体会到“路”对农村的意义。长期以来,交通闭塞导致村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也不通畅,发展致富成了奢求。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为什么会年年修路年年烂?究竟如何才能实实在在把路修好?自2009年以来,利用“一事一议”奖补政策,邳州修建村内道路累计达1550公里,行政村水泥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但是,到目前邳州全市还有255个自然村未通水泥路,村与村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道路联网还不够完善,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血汗钱要用在正道上。只有构建城市与乡村一体、大路与小路互通的交通网络,才能铺就百姓的出行路、致富路、幸福路。邳州将用3年的时间,建设好区域干线公路网和城市入口道路网,疏通“大动脉”,同时将改造和新建部分镇村公路及农路农桥,搭建“中枢神经”,此外还将加快建设村内道路,将路修到百姓的心坎里。

  “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推进交通惠民工程,这是我们决策者、建设者和各级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一年接着一年干,一路接着一路修,大交通里有大民生,我们通的是道路,连的是民心。道路通,则民心通。(江苏省邳州市委书记 王强)

  记者短评

  把路修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看到新人结婚进不了家门,看到农民的苔干烂在地里,王强下乡后才发现,修了这么多年的路,还是没有修到村民家门口,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依然没有打通。

  打通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是邳州党员干部严以用权、谋事要实的生动体现,同时也带给我们三点启示:第一,无论谁当书记市长,修路必须形成规矩,修多少路,怎么修,必须以法规的方式定下来。第二,修了多少路不能只是反映在纸上的数字,更要去实地看。邳州道路“村村通”在江苏是出了名的,但依然没有修通最后一公里,因此,“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应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为官执政的标准。第三,路平民心畅,修的是路,连的是心,道路通,则民心通。只有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紧抓住一个“实”字,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才能把路真正修到老百姓的心坎里。(记者 郑晋鸣)

责任编辑:桑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