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援藏之“暖”点染高原大地
发表时间:2014-08-2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8月25日电(记者许万虎  索朗德吉)时光如梭,转眼间,对口援藏已走过20个春秋。援藏带来的变迁之美,轻轻流淌进西藏各界群众心里,听,他们正敞开心扉诉说身边的点滴变化和对未来的期许。

  牧民索朗旦增:“你看这满眼的苜蓿长得多好,牛羊再不愁过冬了”

  再过一个月,藏西阿里噶尔县昆莎乡就要进入冬季。这里草场稀疏依旧,可56岁的牧民索朗旦增和村民们却一点也不愁。

  过去靠天放牧时的牲畜“夏肥、秋瘦、冬死”已成为历史。

  是陕西省援藏干部让昔日的戈壁变了样:采用覆膜技术试种,打破了海拔4000米以上不能种苜蓿的“定论”。

  “我们靠放牧为生,饲草很重要,这一点援藏干部心里清楚。”索朗旦增望着眼前数百亩苜蓿说,“1亩地年产2500公斤草,相当于100亩天然草场的饲草量。”

  “苜蓿收割后扎捆储藏,牲畜过冬就不愁没吃的了。种苜蓿还能防风沙,以前我从没见过这么一大片绿色牧草!”他说,“这些,都是托援藏干部的福,我们真心感谢他们。”

   年轻妈妈次仁卓嘎:“县医院专业的妇产科,送来健康宝宝的哭声”

  家住西藏堆龙德庆县的次仁卓嘎是一名公务员,今年刚满28岁的她,3个月前像县里无数待产妈妈一样,在医院顺利产下宝宝。

  “过去,县人民医院医疗水平有限,一些孕妇不得不按传统习惯在家生产。”卓嘎说,“现在县医院的妇产科很专业,去过的姐妹们都说好,我在医院生产时,家人一点不担心。”

  卓嘎家的这份安心,源自北京援藏医生的帮助:除了开展专业诊疗,还为医院提供业务指导,如今妇产科不少人能熟练操作剖宫产手术,乡村一级也建立了高危产妇名单。

  “我是受益者,所以希望这些高水平的援藏医生多来一些,帮助我的家乡医院和医生提高医疗条件和水平。这样,再有乡亲生病就不用往拉萨甚至内地跑了。”她说。

  非遗传承人次仁群宗:“文化传承下来了,钱袋子也满了”

  西藏山南错那县勒布新村门巴族女子次仁群宗已年近五旬,她是远近闻名的演唱萨玛酒歌的“金嗓子”,也是西藏众多非遗传承人因援藏而解决传承问题的受益者之一。

  次仁群宗说,前些年,安徽援藏干部协调文化部门筹措资金,找上门帮自己收徒传艺,还找专人写具有门巴特色的歌词,让人们按门巴语言和古曲演唱。

  每当游客来村里旅游,援藏干部还拉他们来欣赏次仁群宗的绝技。歌酒声乐中,次仁群宗打起文化牌,吃上旅游饭,在传播酒歌文化的同时,每年增收1万元以上。

  “是援藏干部帮我打开了思路,我这把嗓子才没白费。”她说,“希望今后他们帮助我把歌声带下雪域高原,带到内地甚至世界舞台”。

  小学校长尼玛次仁:“学校条件好,孩子们放假都不愿回去”

  沿着318国道翻过米拉山进入拉萨,老远就能看到江苏南京援建墨竹工卡县的希望小学。

  “从前教室就是一排土坯房,仅有的73名学生只能席地听课。”校长尼玛次仁说,1996年,学校盼来了第一批援藏教师,还用援藏资金盖起了新教学楼。如今,在校生达705名,当地入学率100%。

  “过去学校条件差,有的学生家长不愿送孩子来上学。现在,学校教学、住宿、伙食都很好,家长放心、满意,孩子们连放假都不愿回家去。”

  尼玛次仁说,“我们的老师每年都去南京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也希望更多南京教师来任教,帮助我们学校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水泥公司主任白玛旺久:“我不仅就业了,也脱贫致富了”

  今年年初,35岁的白玛旺久从一名水泥公司临时工,升任粉磨车间主任,月工资也涨到1万多元。

  白玛旺久是西藏山南乃东县结巴乡人。2002年湖北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响应对口援藏号召,入驻他的家乡,目前,已累计为当地低收入农牧民提供650个就业岗位。

  “我只有初中文化,刚到公司什么也不会。十几年来,援藏技术师傅手把手教我,公司还选派我去武汉培训。如今,公司粉磨业务我可以独当一面了。”白玛旺久自豪地说。

  “现在我家盖了新房,买了轿车,日子有滋有味。”他说,“要想致富,就要有平台。要想成就事业,就要走出去开阔视野,练就真本领。”

责任编辑:赵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