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手记 | 电子阅读不是“终结者”
曾鑫

      对于我这样行走在校园里的教书先生,见人读书,恐怕是最理所当然的事。某日,进得院门,迎头瞥见一人呆坐于大门之侧,手捧卷书,聚精会神,定睛一看,此人不是学生,不是先生,却是这书香校园里常常让人忽视的门卫大爷。只见,那余辉掩映之下,一本《张爱玲全集》在老先生手中翻得神采飞扬,熠熠生辉。如此情景,怎能不让人惊喜,莫非,这校园里真有武林“扫地僧”么?

  岂止于惊喜?喜悦之余,却分明闻到了惊悚。

  试看今日之校园,但见书生,却久已难闻书声。我每日出门进门都遇到的年轻人,他们要么忙于科学之探索,要么忙于强健其体魄,偶有闲暇,却也常常是被屏幕占据了那点难得的注意力,以至于这读书人的校园里,竟再难以寻到人们心目中真正的阅读者。试问今日之校园,读书这件事已然是沦丧了吗?

  然而或许倒也未必。正所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世事的更替总是在人们的不经意间,一年一年,新桃旧符揭了又贴,孩子们开始逐渐长大,换了装扮,变了声音和脾性,倒却又常常让人怀念起那小时候的模样来,每每遇见,总是不忘兴致勃勃地提起几句,我可是从小看着你长大的,然后就开始回忆起小时候的模样来,而至于今天,这孩子究竟怎样,爱吃什么菜,喜欢穿什么衣服,交的朋友如何,却又是全然不知也不大认同的。以至于看到孩子们长大后的种种新奇,却总是常常为此叹气,一则抱怨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一则感慨世风日下,年轻人不求上进。

  人们似乎总是这样为下一代担忧,也就更怀念起旧时代来。

  或许这又是人的天性使然吧,人们总是对早已习惯的事物抱着心平气和理所当然的姿态,对于新兴事物有时却难免扼首顿足,求全责备。以至于每当看见年轻人抱着手机,拿着平板,逛论坛,刷微信时,总是如临大敌一般忧心忡忡,甚至于摇头失望,对年轻人大加叹息,感叹传统阅读的式微,而新兴的阅读方式则理所当然的被视为罪魁祸首和令人憎恶的搅局者。然后就自然有各路人马悉数登场,或喃喃自语,或殷切嘱托,或理直气壮,或春风化雨,告诫青年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应该向东,向西,向南,或北,如何如何,殷切之情,不过是劝青年要与这搅局者做个了断,回归他们心目中那阅读的本来模样。

  诚然,传统阅读延续几千年的脉搏诠释着文化的传承,精神的延续,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也理所当然的应该被青年所继承和弘扬。然而,“世事一场大梦,人间几度秋凉”,时代变迁之下,今日之阅读早已变得更加多元而与往日大有不同。手机等新媒体由于其携带和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及其碎片化的应用场景而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作为一种新兴的移动阅读方式,其影响力已经超过了纸质图书。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到了58.1%,新媒体阅读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并持续扩张成为了客观现实。

  无论人们多么的不愿意接受,但媒介的变局依然成为一种难以抗拒的推动力,影响着阅读体验的改变。几千年来,从龟背,到竹简,到丝帛,再到纸质阅读,甚至于今天的电子阅读,人们的阅读几经变迁,文明却没有因此而中断,可见载体的变迁并不会导致了阅读的毁灭,在另一种角度反而更加提高了阅读的效率,使人们的阅读更加便捷和易得。诚然,变化总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可以想象,竹简出现的时候,习惯了在龟背上阅读的人们应该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吧。这就如同人们的穿着一样,年轻人的穿着总是被长辈们摇头和所不满,然而却谁也没有想过要去撕掉孩子身上的衣服,让他光着身子跑路。如此而言,我们对待年轻人的新媒体阅读,也大可不必惊呼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当我们身处这个被网络和信息包围的时代,传统阅读必然也难以保全的如理想中的那么纯粹,当代人对于阅读的理解也不必永远停留在线装书阶段。而至于那阅读之殇,阅读之忧,也不必执着于一念之间,而应放眼于整个媒介融合的必然趋势和时代变迁的全新局面,在促进传统阅读与新媒体阅读和交融发展上更多的思索和推动。因此,一个更加大气的格局是,放开那些年轻人,让他们去创造。

  记得,我约莫在哪本书上或又是某个讲座中听得钱理群先生说过一句似乎确有些道理的话:每代人都被上代人不满,最后还是接了班。诚如此,的确是有些道理的。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大国工匠"的成功学:摒弃成功执念
  2. 老兵日记:乱世少年 九死一生
  3. 传统文化之我见 | 三叹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