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对面的“七夕”
王婷

    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的情人节,成为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是一个有关美好、祝愿和人世间诸多美好情怀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因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晋时就有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也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更是十分的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场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其规模和庆祝程度丝毫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七夕节流传到民间以后,被加入了诸如爱情、家庭美满等愿望,甚至还加上了提倡读书、写文章的内涵,衍生出穿针乞巧、喜珠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供奉“磨喝乐”以及拜织女等诸多风俗,但是尽管各地风俗不同,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变的节日主题就是以“乞求女子巧慧”为主。不过发展至今,这个节日更多的成为了一些商家的营销手段、经营契机,成为提高营业额,赠取利润的有利时机,而真正的文化底蕴、传统的深挖,却显得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也过七夕,据说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自江户时代在七夕这一天开始了一种特殊活动,并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的7月7日,但是与中国不一样的是,在日本的这个节日却和情人节沾不上什么边,不是用来祈祷得到爱情,而是祈求姑娘们能拥有一身好手艺,保持了七夕节初现时的寓意和礼仪。每年的七夕就和日本的新年一样,大人和孩子们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系在院内的竹枝上,许愿的内容包括父母健康,家庭幸福等等,什么都可以。此外还要在院子里摆上玉米、梨等供品,以此请求织女星保佑自家女孩的书法、裁衣等手艺能有所进步。庆典结束时,这些供品将被放到河里顺水漂走,以此象征着自己的心愿能够到达天河。因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这天也被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这种做法只有日本存在,在别的国家是没有的。

  “女孩节”在日本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又被称为“人偶节”、“上巳节”、 “女儿节”、“桃花节”,也是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一种传统节日,宋代之后,上巳节在中国已近消失。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将这一节日定为公历三月三日,并成为日本五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日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是祝愿女孩子将来幸福,祈求女孩健康成长并获得幸福的节日。据说过去在中国,小孩子出生以后,家里都要做娃娃,以为孩子健康成长之兆。这个风俗在日本古代的平安朝时代从中国传播过去,当时的娃娃是用竹子做骨架的,然后糊上纸做的衣服,后来演变为日本盛行的人偶。在很多日本的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节日的盛况,每家的女儿都会穿起漂亮的和服,并且邀来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大家围坐在偶人架前,尽情地说笑、玩耍,愉快地欢度这个专属于女孩子的节日。这其间,寓示着女孩子在未嫁之前的纯真、烂漫,如偶人一般可爱,又如桃花一般芬芳、灿然。

    日本的大和民族非常善于将他国的文化,结合自己的民族生活习性,创新性地加以选择和吸收,并最终通过有效的传承、严格的传统沿袭,而成为别具一格、独具个性的民族文化。七夕不再只是简单地有关爱情,有关天长地久、有关天荒地老的个人情感,更多的是推及到了对父母、长辈的祈福、关爱、祝愿,对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祈祷;我们从汉代至今2200余年的历史传承过程中,不仅在岁月的长河中遗失了诸如上巳节(女孩节)、人的生日、立春节、花朝节、寒衣节等一些至殝美好的传统节日,节日中所涵盖的深厚文化底蕴稀释变薄。这些节日和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正在一点点被淡化、边缘化,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遗忘。

  回望2009年3月28至29日,第23届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暨)首届中国女孩节上,再现了中国汉唐非常华丽的女孩成人笄礼,还特别邀请来了日本和韩国女孩,共同出席与中国儒家文化一脉相承的此礼仪式。一次姗姗来迟的节日,迟到很久的传统礼仪得以再现。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大国工匠”的成功学:摒弃成功的执念
  2. 抗战胜利70年 | 老兵日记(一):乱世少年 九死一生
  3. 传统文化之我见 | 三叹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