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洪神器说起的谣言与爱国
曾鑫

    如同“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每次灾害降临也必然会有“大谣”如影随形。七月,多地普降暴雨,长江洪涝造成巨大损失,抗洪抢险形势严峻,然而,在紧锣密鼓,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战场之外,一场应对谣言的舆论战也悄然打响。除了每年汛期都会上演的长江三峡质疑之外,今年的舆论场又有人搬出了新的武器,而且图文并茂,证据确凿。

  网络盛传,德国造的防洪墙,简易轻便,可拆卸,可移动,轻而易举就能拦住洪水猛兽几个人操控防洪墙,有条不紊就把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护卫城市安全的大事轻轻松松给办了。图文并茂之下,中国抗洪,出动武警官兵、解放军扛沙袋,甚至组成“敢死队”堵溃口,显得愚蠢之至,落后之极。一种外国制造的优越感,在身为中国人的点赞转发中,广为传播。

  关于德国防洪墙的真相,早已不是什么秘闻,在我国江浙地带也早已应用,只是应用场景有限,这种用来应对城市人口密集区域小灾情的防洪设备一来根本不足以抵挡大的灾情,二来推广和适用条件都较为有限。所以,设备本身没有太多可琢磨的地方,耐人寻味的倒是这则消息广泛传播的背后所体现的人们看待自己国家的别样的心态。

  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每每老师作业布置的多,在班上就会有一位“见过世面”的同学跳出来告诉我们:在美国,老师从来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不像我们国家学生压力这么大。后来上到高中的时候,就又有人说,美国学生不用参加高考,轻轻松松递交申请面试就能上名校,而且公平公正。类似这样的“美国童话”还有很多,比如,外国人从来不闯红灯,而我们却到处都是“中国式过马路”;比如,说日本民族很厉害,小学生在机场等飞机都是清一色的从书包里拿出书来认真阅读,而中国学生在机场拿出书来读就被认为是我们的老师在组织学生摆拍。如此种种,一些人往往以批判精神为借口,将个人的情绪和遭遇嵌入到对制度和体制的评判中,最终的必然指向就是说我们中国的体制不行,中国人有太多的民族劣根性,等等。但有意思的是,说这些话的人,往往就是中国人自己。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认真去审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仔细想来,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方面,谣言的参与者在制造和传播谣言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口口声声证据确凿的想向世人昭示自己是最具有家国情怀的那个人,一切批判和不满都只为唤醒国人,让大家开眼看世界,要推动国家和社会的改变,向着自己所认同的方向去发展。而另一方面他所说的言论和所持的立场往往却是罔顾事实和规律,甚至别有用心,做的却是切切实实在损害国家利益的事。

  这不得不让人觉得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中存在一个很大的悖论,那就是——中国人最具有家国情怀,而又最没有家国情怀。何以见得呢?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五千年从未间断的华夏文明的滋养,构成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在历次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都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展现出高度一致的家国情怀。而反而到了和平时期,这种情怀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断弱化的趋势。比如,当今社会,一些人总是习惯性的怀疑政府,习惯性的质疑专家,甚至习惯性的认为当前中国制度的各种不科学,转而不顾一切捏造事实,煽动社会情绪,鼓吹西方制度的优越性。而但凡煽动如此言论的人,最终都要落脚到自己的立场上来,要么鼓吹宪政,要么宣扬西方价值观,并且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还要冠冕堂皇的举着“唯此以改造中国”的大旗以彰显其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和情怀所在,其实从本质上来讲,这正是其家国情怀彻底沦丧的例证。因为衡量一个人家国情怀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其国家意识,而这种国家意识却是在一个人对国家历史、文化的深入认同和对当下国情的科学认识之基础上而建立的。五千年来中国的政治形态经历了多种尝试和探索,到今天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国国情的现实选择。任何脱离历史规律、文化内核和当下现实的主张都只能是主观妄想,无益于社会、无益于人民。

  在几年前那场席卷阿拉伯世界的颜色革命中,我们看到西方势力影响下的一个个政治主张不断涌现,每个参与者都带着自己的憧憬和主张加入到变革的潮流中,然而,一个个的政权被推翻,人民的生活却始终没有改善。记得一位埃及青年在街头接受电视采访时谈到:“每次游行我们都满怀希望走上街头搭帐篷,参与抗议行动,我们一个个的政治目的实现了,但人民的生活却仍然看不到希望”。

  这是一种何等的悲凉?而这种悲凉,也应该成为我们今天在面对西方价值上的深刻警醒。

  没有一种制度是绝对完美的,也没有一种制度是可以照搬照抄的,当下的中国,家国情怀,不应该是一种标榜,而应成为一种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这种认同的背后是自信的力量,是对当下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认同;同时也是责任的力量,是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的责任担当。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念杨绛:唯愿喜爱胜“刷屏”
  2. 党员老爹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3. 傅雷最后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