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线 | 文化产业打破“资源诅咒”
李惠男

    最近,我的朋友圈中一个同学经常发大量的图片,内容都是“某某主题公园工程现场”“项目效果图”“国际顶级设计团队介绍”等,大有刷屏之势。几个朋友也和我一样好奇。周末聚会时,该同学激情演讲,解开了大家心中的疑惑。

  我的家乡是山西腹地偏西的一个小县城,以煤、铝资源丰富著称。这位同学家从开酒店发迹,其后投资煤矿、地产,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最近他热心宣传的正是他们家的新项目——着眼旅游、文化的系列主题公园。我问他,这么大的项目放在小县城里会不会有很大的风险,毕竟这里客流量不大。他说,我们看好山西的旅游市场,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全省境内数十家4A、5A级景区每年能吸引来上亿客流,只要把其中一部分客流引到主题乐园来,项目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功。现在,人们的人文素养水平都比以前高了,文化消费的数量、层次也有大幅提升,而这正是项目成功的根本。他还说该项目已经列入到了2015年山西省旅游工作规划之中,接下来将加快进度。

  “资源诅咒”,这是我解释家乡各种怪异现象的理论。当别人敬仰晋商文化的时候,我却为家乡土豪的任性担忧。也难怪,如果开煤矿能日进斗金,谁还会费劲卖力地去搞其他产业?如果家里好几台印钞机,谁花钱还会一分掰两半儿?没想到,最终是文化产业打破了金刚圈一样的“资源诅咒”。

  政府在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后,家乡很多“煤老板”的投资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关注文化建设。他们当中有的开办电影院,有的发掘修缮文物遗址,有的资助群众性文化活动,有的设立基金保护传播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本是逐利的,商人热心文化背后自有算盘,但也并不是每笔投入都追求金钱上的回报。无论他们主观上是不是追求发展基层文化,但是客观上起到了丰富基层文化设施资源,满足人们精神文化追求的作用。

  事实上,在文化产业中,商业的力量是最近几年才逐渐活跃起来。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体一直是政府部门。在城市兴建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资源,并逐步实现对市民的免费;在农村建立农家书屋、乡村少年宫、农村文化大院,开展电影、戏剧、晚会文化下乡,扶持非遗传人,为农村和社区注入文化资金、配备演出设备等等,政府每年都投入巨额财政资金。这些投入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生活水平,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是,政府投入宏观上大步前进也遭遇到了微观上步履蹒跚的尴尬,主要表现为部分设施利用率不高、某些活动群众参与性不强等问题。如某些地方开展的“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活动,就遇到了某些场次观众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内容不合观众口味,资源配置缺乏灵活性。这些活动如果尝试由市场决定、换做商业运作的方式,效果就会好很多。

  从“白猫黑猫论”开始,官方就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丰富的实践和积极的思考。要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这一论断不仅适用于工业生产、经济发展领域,对于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同样适用。事实上,不少地方已经有了积极的尝试和成功的先例,宣传部门摒弃了以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做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搞活了市场,发展了经济,也更好地实现了服务群众的职能。

  “两手论”是实现基层文化设施高效建设、精准投放、健康运行、不断升级的有效方式。在工作中,要充分释放“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活力和合力。“两手”既要各自为战,彼此留足活动空间,又要双手互搏,不能让任意一方野蛮生长。当“政府”和“市场”如同人的两手一样配合默契发挥作用的时候,基层文化建设就能走上正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戏里人生 道不尽是乡愁
  2. 喝了这么多"鸡汤" 为什么却依然过不好这生活
  3. 总结大会 | 一个专栏作者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