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微家书| 家书抵万金
苇一

  

    纸张,随处可见。它的重要性不在于那几克的重量,而在于因为记载了文字而蕴含的能量——家书便是最好佐证。

  谁曾想那一张张轻得很难有存在感的纸张,因为铺满了密密麻麻的、可触可摸的乡情而让人倍加珍惜?谁曾想过去的封封家书,即使页面泛黄、字迹褪去,也能让人倍加珍惜?这或许就是文字的力量,是亲情的见证,是家书的弥足珍贵。

  不同于国外“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的思想观念,在中国人看来,报平安、传思念、送祝福……事无巨细,只要是相隔两地,就有着牵肠挂肚的思念,就要通过家书互通联系。说起家书,我想到了一个跟父亲有关的故事。

  1976年,父亲去了唐山出差,对于经常在全国各地出差的他而言,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大家也早已习惯。可正是唐山凌晨的那场大地震,震惊了全国,震碎了许多家庭,也让全家人的心紧紧揪在一起,传言南通有1人遇难(事后证实也确有其事)。通讯不发达的那个年代,我们因为联系不到父亲而慌张了,母亲虽不露声色地上班、做饭,我知道她心里一定也是担心的,但是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和祈祷。地震的阴影还未散去,可喜的是,熟悉开门声带来了父亲的平安消息,原来事发时父亲在内蒙的集宁,虽也有震感,却不曾想到家里人如此担心他。看到他完好无损地回了家,全家人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却也对他百般“埋怨”:为什么没有一封书信回家报平安?是啊,倘若那时的父亲能够托人捎回一封家书报平安,大家也就无须诸多担忧了。现在想来,便更能感觉到家书与家人保持联络的珍贵。

  古有“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的哀思,如今的人们因通讯的发达而很少写家书了,纸质家书更是少之又少。遗憾的是,我也并未寄出或收到过家书。或许是因为在我为人女的年代,很少有人外出闯天下,子女们大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平凡的日子免去了书信的来往;而在我为人母的年代,又遇上了发达的信息社会,写信、写家书让谁说都是件落伍的事儿。不过,正是社交方式的多种多样为我带来了特殊的家书——电子信息。自从女儿外出上大学,为人父母的牵肠挂肚就靠着一则则短信、QQ消息来缓解了。 “我到学校了,放心”、“今天和室友去逛街了”、“食堂的菜不好吃”、“生日快乐”等等,没有传统书信的格式、也没有传统家书的长篇幅,可是在我看来,字字句句发挥的作用却是和家书一样的温暖。短信的那头是忙里偷闲的报平安,短信这头是一份欣慰与心安。即使早已经习惯在“快餐文化”下用各种社交软件与人沟通,但是在特殊的节日收到来自家人的祝福,尤其是想到远在异地的亲朋依旧把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时,这种惊喜与感动也是相当珍贵且不可复制的。

  我想我是幸运的,女儿读完大学后回到了家乡,找到工作,开始了新的人生计划,我也不用再牵肠挂肚,不用再在火车站焦灼地等待见到女儿的那一刻,不用再不舍每一次返校时的离别。然而,很多人的地域距离却远不止两座城市,他们与亲人的分别也不止短短四年。对于他们而言,一封传统的家书或许才是一种心灵的保存和定格。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大国工匠"的成功学:摒弃成功执念
  2. 老兵日记:乱世少年 九死一生
  3. 传统文化之我见 | 三叹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