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不安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曾炜

    最近,一篇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春藤的绵羊》的文章,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转发。这文章说起来只是一篇“读后感”,讲的是美国的常春藤大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他们的商业味很浓,而且多是面向权贵阶层、一点也不平民。最关键的是,这些美国的顶尖大学跟中国的名牌大学一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很“功利”,前者培养的学生被戏称为“优秀的绵羊”,后者培养的学生被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两个概念当然都不是绝对的。虽然中国的大学重视分数,美国的大学重视“社会经验”,但这些都只是个人获得成功的筹码和手段,并非人们真正的信仰和追求。

  这文章之所以获得那么多人的关注,我猜可能是它巧妙地拿“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优秀的绵羊”做了一个对比。还有一点更为关键的是,文章触及到了一直困扰人们的信仰问题,跟大师王林给人们带来的困惑一样。大学、尤其是最顶尖的大学,人们对它们的期望,历来就不仅限于“就业培训”,而是事关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信仰追求。如果说这些最顶级的大学生都只关心个人的眼前利益,那就跟那些输出宗教信仰的团体或个人只关心世俗的“生意”一样,会让人恐惧和慌张。可不幸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及我们一直以来作为标杆的美国顶尖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恰好就是这样让我们恐惧和不安的。

  很多年前,在大学里念书,念到宗教信仰有关的内容,总是感觉很痛苦。除了自己不是特别感兴趣而外,我还觉得这事太复杂了,而且掌握了也不知道向谁炫耀。不过这么多年过去,有一个关于宗教信仰的基本特征的论述,我却是记得的,相信很多人即使没读过这方面的著作也知道,即宗教信仰总是把这个世界分成两个部分:凡俗的和神圣的。这种区分本身意味着,如果一个人拥有某种宗教信仰,那他就与凡俗世界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他要么拒斥凡俗世界,要么想与凡俗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又或者干脆贬低凡俗的生活,追求另外一番理想的生活。如果一旦这种“紧张”的关系消失了,彻底融入了这个凡俗世界,那所谓宗教信仰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上面所说的是宗教信仰,生活中其他形式的信仰,基本的特征也是如此。人们为什么会有信仰呢?或者说为什么需要信仰呢?无非就是对于当下的世界感到“不满”,想要寻找一种更好的生活,又或者需要找个地方躲起来,让自己的“不满”得到改变或者安抚。我们说某个社会缺乏信仰,其实指的就是在这个社会中,大部分人都安于现状,不想为改变这个世界做任何的努力,他们要么埋头于个人的利益,要么就像加缪的《局外人》里说的默尔索一样,对外界的一切都保持一种极端冷漠的态度。

  在当下的中国,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觉得现在这个世界是最好的,所以也有点“不满”,但大部分人没有改变或躲避这个世界的冲动。因为,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个超越现实的彼岸世界值得去追求,也没有一个清静之地能为我们的心灵提供栖息之所。故乡在沦落、大学在败坏、商场的试衣间里有人在自拍,甚至曾经安静的寺庙也变得喧嚣躁动。最终剩下的,就只能是对这个世界玩世不恭的“适应”,一切的世故圆滑、蝇营狗苟,都只为曲迎奉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我们会说一声“好累”,幻想一下“世界好大,想去看看”,苦涩地自嘲一番。我们还会把奋斗、努力、成功挂在嘴边,但只是不想被这残酷的世界碾压成粉末,也是害怕在一片蛮荒、狂欢的氛围里守住一份孤单太难太可笑。

  有人追问,这样一种状态有错吗?在我看来,作为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所以“精致”,就在于他对这个问题的漠视和不屑。他能巧妙躲避他人的指责,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一切规则和手段,追求谁也无法置喙的个人利益,让一切的“错”看起来都理所当然。如果再加点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佐料,再诉说一遍这个世界几多无奈,它甚至还能生出一种美感来,让人热泪盈眶。通过个人的努力考上了清华和北大,赢得了一切该拿的奖学金和荣誉,然后还拿到金融或咨询等高薪职业的就业机会,这会有什么错呢?这简直就是“人生赢家”的典范。

  钱理群教授当时提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概念时,就不是为了指责任何个人。说到底,它不是为了区分对与错,毋宁说它是在表达某种忧虑和遗憾,是对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尤其是最顶级的高等教育的精英分子的忧虑和遗憾。遗憾他们局限于个人的成功与失败,缺乏超越个人的价值担当、缺乏对个人利益之外的世界的好奇和想象力。对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言,最担忧的不是“这个世界会好吗”,而是“我能成功吗”。成为生活中的“卢瑟”,是他们最为恐惧的事情。而“抱怨”、“生气”,以及与现实世界产生的一切“紧张”关系,都被他们视为“卢瑟”的表现,尽管他们一定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尽管他们一定懂得“生气”并非毫无意义。

  当下的大学相对于过去的大学而言,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思想开放的程度,都要优于过去,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总是觉得,在信仰这一块,依然存在着致命的缺憾。“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要表达的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忧虑,缺乏信仰的大学培养出来的高智商大学生,“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整个社会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像韦伯曾经形容的那样:“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 (本文作者:曾炜 文章来源:新华思客)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大国工匠”的成功学:摒弃成功的执念
  2. 抗战胜利70年 | 老兵日记(一):乱世少年 九死一生
  3. 传统文化之我见 | 三叹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