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发表时间:2014-12-09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30多年的改革历程,就是一部亿万人民用实践和智慧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诗。而且,这部史诗还在续写中。正因为顶层设计呼应了基层群众的意愿,对接了基层的探索,在“顶层”与“基层”的良性互动中,改革才不断取得突破。改革走到今天,我们没有其他捷径便道,唯有老老实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习总书记关于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的重要论述,对于指导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习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当前,改革发展的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习总书记的这一指示,不仅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聚焦的方向、突破的重点,也进一步阐明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铮铮誓言。

  什么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习总书记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说明中指出,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莫过于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但我们国家仍然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地各部门都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实实在在回应人民群众的公平关切。

  百姓生活的难点,往往也是改革的焦点和难点。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国情、省情、区情千差万别,更需要改革的具体指导性、针对性。重大改革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要把改革推向前进,顶层设计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对那些制约我国未来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加强顶层设计和鼓励群众首创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做到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在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就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辩证统一。如何做到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最根本的在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非从本本出发。只有尊重地方、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鼓励探索和创新,才能不断为顶层设计提供脚本、积累经验,完善顶层设计,防止顶层设计成为空中楼阁。

  需要警惕的是,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对待改革上存在的三种不良倾向:一曰不作为。有的部门和干部对中央的改革部署研究不够、琢磨不透,凡事都要找出处,只知道亦步亦趋,依葫芦画瓢,对基层群众的改革呼声麻木不仁。有的则借口“八项规定”后管得严,以守规矩为名行不作为之实。其结果必然导致改革难有所成。二曰中梗阻。有的部门搞“选择性改革”,合意的就抓紧干,不合意的就扔一边;对自己有利的改革加快推进,对自己不利的则虚与委蛇、敷衍了之。三曰念歪经。有的地方和部门在对改革举措的细化和落实上,简单化、功利化,结果使改革走了形变了样。

  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人民是改革的主体,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改革,最终落脚点是人;国家的治理,根本立足点在基层。尊重地方、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只有源于实践的顶层设计,才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蓝图。全面深化改革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慎海雄 原载2014年第49期《瞭望》新闻周刊,有删节)

责任编辑:王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