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林远:论话语体系的内在思想活力
发表时间:2013-04-08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话语体系既是承载思想成果的工具性构架,又是标示思维能力的实体性表征;而话语体系的内在思想活力,则是锻造思维基础、托举思想升华的核心动力。当前,构建契合改革与发展大势的中国话语体系已成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而努力提升其内在思想活力,无疑是首要之需。

  一、话语体系内在的旺盛思想活力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要件

  历史和现实一再明示:思想活力和精神创造力是话语体系的灵魂,是话语权的非物质依托;没有思想的历史是可悲的失语过程,没有灵魂的话语必定苍白无力。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那些思想活跃、思想家辈出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思想大碰撞,往往是一个新的文明崛起的嘹亮前奏。古希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及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迭出,民智初盛,话语更新,由此开启了后世的繁荣和兴盛,并分别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活水源头。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正是依靠马基雅维里、莫尔、孟德斯鸠、卢梭、休谟、洛克、亚当?斯密等一个个灿若晨星的大师,以其深邃思想的光辉——诸如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看不见的手”等,成就了西方主流话语体系,并推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

  西方今天的世界性话语优势地位,也与其活跃的思想理论界分不开。如冷战后的国际主流话语,源自美国的“第三次浪潮”“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化第三波”等理论,以及“软实力”“权力转移”等概念;来自欧洲的“全球化”“全球治理”“第三条道路”等话语;无不出自从千姿百态的思想理论界脱颖而出的著述者之手。正是这种“千姿百态”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有效提升了其话语质量和影响力。

  从我们党的历史看,中国共产党人曾有过许多展现思想活力、具有长久生命力的话语表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实践中,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写出了一大批堪称经典的论著,与其朗朗上口又寓意深邃的话语风格相得益彰,开创了党的历史上最具思想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时期之一。创造性地总结、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战略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仍处于“战争与革命时代”的尾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就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话语表述,得到了许多国家、甚至是敌对国家的认同,极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威望,跨越时空直至今日仍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国际准则。改革开放起始的20世纪80年代,真理标准大讨论所推动的思想大解放,极大地激发出人们的思想活力和精神创造力。邓小平高屋建瓴、言简意赅,“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摸着石头过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极具个性、鲜活生动、意涵深刻的话语,既体现出我们党思想理论领域的生机与活力,又在社会实践中开创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纪元,引领国家和人民迈向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和成功经验,展示了思想理论的杰出创造,蕴含着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世界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中国正日益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站在世界目光的“聚光灯”下。面对中华民族快速崛起的演进过程,亟需科学准确、充分到位的“时代精神——中国表达”;但当前在思想理论的概括阐发、交流对话中,也一定程度暴露出中国自身话语体系滞后于社会实践、理论创新、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需要;特别是官话套话在一些领域的泛滥,更是思想贫乏、思维萎钝的显性表征。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空前关注,国际舆论中越来越多的话题围绕中国展开,关于“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讨论持续升温。当代中国研究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世界各国知名大学和重要智库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这既为创新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提供了良好机遇,又使当代中国话语体系面临着如何深刻反映时代新内涵的严峻挑战。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两个前所未有”,使照抄照搬成为不可能;唯有以话语体系的思想活力托举起创新性思维、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加速推进改革与发展,才能牢牢把握宝贵的新机遇、有效应对严峻的新挑战。

责任编辑: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