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妹:拾荒老人拾起道德良知
发表时间:2013-02-28    来源:中国文明网

    在有些苦涩的“救人有风险,救前需思量”流行语境下,在助人为乐也需要小心翼翼、思前想后、畏首畏尾的情况下,许多人正在遗忘道德的自觉,正在离弃对人性和良知的坚守。在18个路人面对倒在血泊中的小悦悦不施援手的情况下,第19个路人陈贤妹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好人难做”不应该成为我们道德缺失的借口。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26分,小悦悦在五金城内一条小巷玩耍,一个人走在路上。这时,前方一辆白色面包车缓缓驶来,像没有看到女童一样,开始加速,并将小悦悦卷到了右侧车轮下,从小悦悦的胯部碾过。面包车停了一下,又加大油门,后轮再次碾过小悦悦的身体。

  十几秒后,3个路人经过此地,其中一男子从小悦悦身边绕过,看也没看;另外两人看了小悦悦一眼就绕过,没有放慢脚步。紧跟着,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像没有看到一般,右侧前后轮两次碾过小悦悦的双腿。此后几分钟内,又有4辆电动车、三轮车和3位路人经过(其中一位女士领着一个约五六岁的女孩),但都只是看了一下,没有伸出援手,也没有打电话求助。

  下午5时33分,拾荒的陈贤妹远远看到躺在路上的小悦悦,便丢下手中的物品跑过去试图扶起她,但小悦悦一下子就瘫倒在地。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了路边,向旁边的店铺喊话询问,并呼吁路过的人帮忙,但没有人出来。之后陈贤妹向巷子里走去找小悦悦的父母。几秒钟后,一位年轻的女士出现,抱起了小悦悦,匆忙离去。这位女士是小悦悦的妈妈,她立马把女儿送往医院救治。

  救起小悦悦,在陈贤妹看来,是最平凡不过的事情,是理所当然,无需任何思考的。当被问及为什么会救人的时候,她说,“我什么也没想到救人,就把孩子抱起来”。 回家当晚,陈贤妹脑子里仍是小悦悦的模样,她忘不掉这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可怜孩子,忘不掉小悦悦看她时的眼神。当问及是否担心被冤枉成肇事者时,陈贤妹马上表示不担心,也不怕。“我一个拾荒的怕什么呢?”“遇到这样的事情,救人最重要。平时见到老人摔倒我也会扶,更别说这次躺在地上的是个小孩。”

 

  陈贤妹的救人义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赢得赞誉的同时,也收到各方的奖励,包括各级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纷纷对她的爱心行为给予高度的嘉奖。其中,佛山市文明办、南海区文明办、大沥镇文明委的相关人员来到拾荒婆婆陈贤妹的家中,对她的爱心行为表示嘉许并予以几万元的奖励;阳山县委、县政府组团也给予她1.8万元奖励;某公司奖5万并提供一份有稳定收入的保洁工作;个别群众也向她捐献现金,以褒奖她乐于助人的精神。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各种荣誉和奖励,陈贤妹显得措手无策,她说“救人并不是为了钱”。陈贤妹还说:“我希望好心人不要再给我捐钱了,把钱都捐给小悦悦吧。”因为,在她自己眼里,她不过是做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人家给我的善款,我都给悦悦,她最可怜!”

  知道有媒体要去医院探望小悦悦,陈贤妹就问能不能搭顺风车一同前往。到达医院后,陈贤妹走到悦悦妈妈曲女士的身边,从随身环保袋里掏出一包沉甸甸的现金,塞到曲女士手上。曲女士激动得双膝跪地,“阿婆你不容易,我们不能要”。可陈贤妹执意将钱推给曲女士,“我不知道带了多少钱,都是这几天他们(社会各界)给我的慰问金,我都给小孩了。”曲女士紧抓着信封,泣不成声。

  10月21日,小悦悦还是因为救治无效离世了。当得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悲痛的陈贤妹本想去看悦悦最后一眼,却听说悦悦的遗体已被运往殡仪馆了,她什么话也没有说,泪水涌涌……

 

  人们不禁要问,陈贤妹如此瘦弱的身躯,如何蕴藏着如此炽热的内心和巨大的能量?其实,在平凡生活中,陈贤妹已经是一个质朴而热心的好人。1976年,陈贤妹与丈夫在清远阳山结婚,二人从此相濡以沫。在儿子印象中,母亲是个坚强的人。“老爸出去打工,家里就由妈妈打理。养猪、耕田,样样都行。”

  在陈贤妹的家乡阳山县七拱镇岩口村,她被尊称为叔婆,一是因为辈分高,二是以仁心助人出名。邻居有何纠纷吵闹,总会找叔婆陈贤妹来做“和事佬”。村里人都说,陈贤妹在村里的人缘和口碑一直很好。2009年清明节,村民唐灶培一家大小去扫墓。他那3岁的小女儿被路边野花吸引,跑开去玩耍,脚下一滑,掉入路边水沟。哇哇哭了两声,便被水流冲走,远处便是小溪。此时,正在田里摘菜的陈贤妹听到哭声后奔跑过来,跳入水沟救起小女孩,并带她回家擦干身子换了衣服。

  陈贤妹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她的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帮助有需要的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平日里看见小孩、老人衣服破了,她总会主动帮忙把衣服补好,老人跌倒,她看到了一定毫不犹豫地扶起来。陈贤妹坚信,好人会有好报,就要老老实实地做个好人。现在,她经常帮其他老人家卖菜,找回的钱,即使只有一两角也当面还回去。收废品时,经过人家门口看到有纸皮,她都会问别人“要不要这些纸皮”,遇到瓶子里还有一些水,她也一定会先问问别人。

 

  陈贤妹勇救小悦悦事件迅速在当地传播,也让陈贤妹成为大家公认的平民英雄,媒体蜂拥而至。2011年10月底,陈贤妹回到清远阳山想躲避聚焦。然而,当家人早上六点打开家门,看到来自北京的记者时,陈贤妹及其家人开始意识到“躲避无效”。从同意在家中进行采访,并邀请这些语言不同的客人同进早餐那一刻起,陈贤妹开始了由“农村妇人”向“公众人物”的转变。

  中央一套、中央七套、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频频到访,来自北京、辽宁、上海、湖北、珠海等地的记者陆续登门,各种大大小小的颁奖活动也不断发来邀请……陈贤妹及其家人开始接受媒体邀请,前往各地进行节目录制或接受嘉奖。

  然而,随着记者和官员到访次数增多,流言蜚语也开始在村中弥漫,“钱”和“名”是个别村民口中议论最多的主题,“搏出位”“出风头”等攻击开始在原本平静的村中出现……据陈贤妹儿媳陈洁琼介绍,部分村民从敬佩到羡慕、再到冷言冷语的态度转变,让其一家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除了要饱受家乡某些人困扰外,频繁长途旅行,也让陈贤妹的身体逐渐吃不消。自去年11月份,陈贤妹在广州坐上飞往北京的飞机,随后的两个月内,她曾5次往返于这条航线。时值北国严冬,这位在南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甫下飞机,就冻得浑身发抖。尽管邀请方做了周密的防护,每次一来一往,陈贤妹都要“在家待上好几天才能缓过神来”。

  “我现在最怕别人问我获奖后开不开心。”她说,相比于他人的非议和旅途的劳累,最令她难受的是一次次被强迫想起已逝的“小悦悦”。“别人救人都救活了,我救的人,却死去了,拿着那个奖杯,我怎么能开心?”谈到“小悦悦”,老人眼中即时有泪花显现,语气放缓。

  既然饱受困扰,那为什么还要接受那么多的采访?陈贤妹给出的答案是:“我希望人们能够将乐于助人的精神传承下去,让社会多些温暖,少些冷漠。”

  如今,每当陈贤妹在电视上看到帮助他人的新闻时,她总会感到特别欣慰。她说,社会在变得更温暖,她并不孤单,只要能发动越来越多的人去帮助他人,那么自己所承受的非议和痛楚就是值得的,“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只做我该做的。”(供稿:佛山文明网)

她总觉得,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不应受到那么大的关注。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聚焦,她选择站出来接受采访,只为了让这个社会多些温暖,少些冷漠。她的双手,托起了岌岌可危的生命,她的温暖,驱散了袖手旁观的冷漠,最美奶奶陈贤妹,以行动挽救良知,以诚信唤起爱心,成为构筑中国精神的耀眼基石。陈贤妹,扶起的不只是小悦悦,还拾起了当代中国人跌落了的良心,竖起了当前社会道德和良知的大旗,向人们昭示了平凡之中的道德光辉。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小图.jpg
陈贤妹,女,汉族,1953年生,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岩口村人。不识字,不会算数,不懂普通话,在一家公司当煮饭阿姨,平时主要接送孙子上下学,有空就去附近的五金城捡一些纸箱、螺丝钉来卖钱帮补家用。2011年10月13日,一名两岁零四个月的女童王悦在广佛国际机电五金城一街道先后被一辆面包车和汽车两次碾压,18名路人视而不见、见死不救,第19个路人陈贤妹看到救起女童并找到孩子家长。此事引起媒体关注,人们被陈贤妹平凡的举动所折射出的高尚的品格所感动。2011年11月入选“中国好人榜”,获“见义勇为好人”称号;2012年1月获“中国网事·感动2011——草根英雄”称号,2月获“2011年度广东十大新闻人物”奖,12月获“责任中国——公益行动奖”,获奖提名为“拒绝冷漠:陈贤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