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科技创新助力民族复兴
发表时间:2022-06-16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们:

  你们好,来信收悉。北京科技大学自成立以来,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值此建校7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并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坚持特色、争创一流,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

2022年4月21日

  回望过往奋斗路,眺望前方新征程,我们总能从奋斗中汲取智慧养分和前行的力量。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们回信,充分肯定了他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对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言辞恳切、意味深长,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了可敬可学的榜样,为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奋力前行的方向,为民族复兴燃起了科技创新之光。

  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在这封回信中,他以钢铁行业科技创新发展为例、为喻,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应有之义形容为“钢筋铁骨”,将“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称为“钢铁脊梁”。历史终将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科技创新助力下、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实现。

  科技创新,贵在接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持续迭代、不断升级的过程,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矢志不渝爱国奋斗、埋头苦干,把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转化为爱党报国的实际行动,铸就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和知识分子鲜明的精神气质,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才不断前行的精神指引。在高度赞扬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们做出的突出贡献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勉励他们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

  正是以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们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甘做提携、奖掖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才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之路上接续奋斗、相互成就。“与科学家相比,自己更看重教师这个身份”,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言传身教、慧眼识人,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造就人才、成就人才、自主培养人才上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利于营造全社会维护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得以筑牢筑实。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国要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于培养越来越多的具有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青年人。广大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投身科技创新、科学攻关,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人民生活需要,成长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蕴含着家国情怀的基因,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心系祖国和人民,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破解了一道道科研难题,取得了一个个创新突破,为国家科技进步、民生改善、民族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怀着“如果祖国需要,我种苹果也不是不可能的”赤诚爱国之情,历经五年回到祖国。一大批科学家把个人一生的追求与祖国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他们所选择的既是一个科学家的最高职责,也是一个中国人的最高使命,这正是青年一代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方向。

  民族复兴,科技助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发射成功、超级计算机问世、神舟系列飞船升空,到国产大飞机C919亮相、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造等,都印证着中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敢为天下先、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和毅力,见证了他们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魄力,这种创新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勇攀高峰。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我国要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创新之路,寻求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要想赢得主动权,想在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就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原始创新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家安全。我们只有弘扬和践行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革故鼎新的勇气,勇于打破惯性思维、突破路径依赖,跳出认知舒适圈,不断扩充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不断加强源头创新和原始创新,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不断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才能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肩负起中国科技跟上乃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重任,最终用无数的个人梦想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鼓励下,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新时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将豪情满怀,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亮丽风景!(李宏宇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 钰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