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凿出致富路
发表时间:2018-11-20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云岭大地唱响“西畴精神”决战脱贫攻坚

  群山起伏,乱石林立。汽车紧贴着悬崖峭壁上一段狭窄山路穿行,路的尽头是我们此行探访的目的地之一——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鸡街乡肖家塘村。

  肖家塘原本没有路。2006年,村民小组长候寿高带领村里仅剩的4户人家,花了6年时间,凭借钢钎、铁锤等简陋工具,在“猴爬岩”上刨出了这条“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走回来”的5公里进村路,被称为“当代愚公”。

  不仅肖家塘,整个西畴县都盛产“愚公”:董马乡张家老林村,4人中有3人残疾的张仁贵家,用两年时间“抠”出了2.2公里山路;蚌谷乡海子坝村,身患乳腺癌的女党员谢成芬带领本村和附近村寨群众苦干近3年,硬化了全长8公里的水泥路……

  西畴地处滇东南边境,全县人口仅26万,国土面积中99.9%属于山区,裸露半裸露岩溶地貌占75.4%,曾被外国地质专家断言“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西畴人不等待,不懈怠,不抛弃,不放弃,向大山进发、与石漠抗争、向贫困宣战,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奋斗者之歌:全县开挖进村道路3000多公里,乡村公路是全省平均公路密度的3倍以上;建成“宜居、宜游、宜业”美丽乡村682个;2015年被评为云南省10个“争先进位县”之一;到今年末,县里2万多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

  等不是办法 干才有希望

  走在西畴的城乡村镇,随处可见书写着“西畴精神”横幅标语——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朴实的话语,形象的表述,不仅印刻在西畴的山山岭岭,更融入了西畴人民生生不息的血脉中,落实在“敢叫石漠变绿洲,敢叫穷乡换新颜”的行动上。

  2003年,江龙村58岁的退休教师刘超仁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面对村民的疑惑,刘超仁举起右手向党旗宣誓时给出了坚定的答案:“我入党不为名利,只为在有生之年带领乡亲们改善生态环境,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当时的江龙村因生态恶化缺水少土,生存条件很差,群众年复一年地过着“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的贫困日子。刘超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刘超仁一声震天的呐喊,猛然惊醒了被贫困重压的江龙村人。因为当时县里的新农村建设指标有限,群众期望上级把江龙村列为小康村建设的愿望未能实现,灰心失望的情绪弥漫在本已贫瘠的小山村。面对挫折,刘超仁带领全村群众,狠下一条心来自建新家园,“有财政项目安排要干,没有项目安排也要干”。

  从此,全村群众自力更生、集资投劳,吹响了征战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号角,率先在全县轰轰烈烈自建小康村。通过扎实苦干,修通了长3.2公里的进村入户水泥路,逐年开挖了3300米的三面光沟渠,建成了占地面积达160平方米的小山花园,发展种植了460多亩橘柚林,每年可为群众创收上百万元。自此,“村中无池子、喝水靠担子、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赊借”的穷山村,一举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富裕村、文明村、平安村。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刘超仁,漫步在环村绕寨的水泥路上,望着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果树林,感到十分欣慰。面对慕名而至的来访者,他依然慷慨激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们江龙村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也品尝到了甜蜜幸福的果实。

  穷则善其身 达则济天下

  西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古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每家每户堂屋正中供奉的“天地国亲师”牌位,凸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地持久而深沉的影响。这里民风淳朴,昼不闭户,村小组发案率仅为1.5%,形成了独有的平安“西畴现象”。

  虽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西畴人却创造了一个出名的“不等式”:政府在农村投入10万元,群众跟着投工投劳、捐款凑钱,能干出几十万的事来!不仅如此,西畴群众还自发达成“占地不补、拆房不补、砍树不补”的共识,舍小家顾大家,从来没有因土地、拆迁等问题闹过纠纷。

  我们到西洒镇么酒村采访时,正赶上程敦儒老人免费为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苦参苗,讲解苦参的药用价值、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2015年以来,程敦儒为当地130多名贫困户共发放山豆根、苦参等中药材树苗约40万根,价值80余万元,还要“包教包收”。

  作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生态种植基地创始人,回忆起当年创业时的艰辛,程敦儒仍然不胜感慨。八十年代中期,他向银行贷款70万,到文山市坝心乡栽种三七,整地搭棚,打药除草,日夜守护,三年过后,正盼有个好收成,没想到一把大火,价值480万元的三七转眼间化为灰烬,老程血本无归。“最惨的时候,大儿子要五毛钱买洗头粉,都拿不出来。”

  但老程天性乐观,从来不会认输,也从来不赖账。“不亏银行的钱,不亏私人的钱,不亏小工的钱。”靠着多年良好的信用和百折不挠的努力奋斗,程敦儒的种植产业慢慢走上了正轨,也陆陆续续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2012年,成立了百汇药材林果种植有限公司。程敦儒今年67岁,但他精神健朗,豪情壮志不减当年:计划今年底出去到蚌谷乡,再种2000亩中药材,带动当地更多老百姓一起致富。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童志云自去年上任伊始,多次深入西畴县实地调研走访,对西畴人民自强不息创造美好生活的感人事迹如数家珍,他深有感触地说:“‘西畴精神’是在长期脱贫实践中孕育创造和弘扬发展起来的,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时代精神的生动缩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西畴得到践行落实的具体表现。”

  坚强的堡垒 飘扬的旗帜

  西畴土地资源稀缺,县城并不大,由于市政建设起步晚,很多地段连路灯都没安装。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大楼还是沿用20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

  与略显“糟糕”的县城建设相比,坐落在东北地段的西畴县第一中学却焕然一新、十分气派。从巍峨的“西”字型大门进去,教学楼高大规整,各类设施齐全,体育场宽阔美观,在校师生达3800多人。

  “把县城最好的地段用来建学校,把有限的资金都留给教育,这是我们县委班子达成的共识。”西畴县委书记蒋俊介绍说:“600多亩地,如果开发利用能有5、6个亿收入。但用来办教育我们认为非常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永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在西畴采访的日子里,我们时时被一种朴素而崇高的情感打动着。“西畴精神”既是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智慧结晶。

  1990年,王廷位、刘登荣等基层党员干部带领蚌谷乡木者村300多名群众,在乱石丛生的“摸石谷”点燃了炸石造地的第一炮,木者村从“口袋队”一跃成为“卖粮队”,拉开了西畴人民向石旮旯要地、向石旮旯要粮的序幕。如今王廷位已是75岁的老人,在县政协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休回来后,仍然和村里的乡亲们打成一片,“老了也闲不住,每天都下地干活,还可以当全劳力使。”

  岩头村村民小组长李华明,为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进村路,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一干就是十二年,在闯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后,终于圆了祖祖辈辈的通路梦,把“实干”深深印刻在了村头石壁上。现在路通了,李华明并没有停下脚步,“还要继续带领村民打通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他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为村里争取到了人畜饮水工程、村活动室建设和安居房建设等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提起海子坝村村民小组长谢成芬,乡亲们无不夸赞。为了改造晴通雨阻的进村道路,她带头苦干实干,动员大家集资投劳,到处奔走争取支持。就在工程热火朝天推进的时候,谢成芬被医院诊断为乳腺癌中晚期,医生告诉她可能只有半年的生命时光。异常坚强的谢成芬不顾医生劝阻,隐瞒病情,一边自己寻医服药一边继续带领大家苦干。“那段时间,汗水泪水伴着药水一起喝,我就是要争这口气,不让乡亲们再受苦受穷。”功夫不负有心人,全长8.8公里的水泥路建成通车时,全村人高兴们生活幸福安宁,登上山顶,一幅雄浑壮丽的美丽乡村画卷铺展在眼前:

  “山顶戴帽子”,采取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等措施,恢复森林植被,搞好水土保持,防治石漠化;

  “山腰系带子”,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和沿山一带的土地,大力发展核桃、香椿、李子等特色经济林,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山脚搭台子”,对坡度小于25度的山地缓坡,开展炸石垒埂造地,通过“坡改梯”,建设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台地把石旮旯地建成保土、保水、保肥“三保”台地,确保人均1亩基本农田地;

  “平地铺毯子”,结合岩溶地下找水,大兴水利建设,着力开展中低产田地改造和高稳产农田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粮食产量;

  “入户建池子”,户均建一口小水窖、一个沼气池,解决农村能源、人畜饮水问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石漠化的治理成果;

  “村庄移位子”,对石漠化地区失去生存条件的农户实施异地搬迁,村庄向条件好的地方迁移,劳力向发达地区输出,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

  通过“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共整治土地1.2万亩,实施封山育林1.7万亩,植树造林1800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多亩,引种猕猴桃近2000亩。2016年以来,片区群众获土地租金200多万元,务工收入440多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世纪90年初的280元增加到7930元,贫困人口发生率从91%下降至3%以下。

  “西畴精神”根植于西畴历史与文化的丰厚沃土,是传承与创新相统一的结晶,是凝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精神纽带。多年来,云南省始终把弘扬“西畴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扶贫攻坚任务落地落实的有力抓手,坚持在探索中总结、在实践中提升、在发展中继承、在践行中弘扬,不断赋予“西畴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使“西畴精神”成为全省人民不等不靠、穷则思变、追赶跨越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旗帜,成为党员干部砥砺奋进、干事创业的行动标杆。

  进入新时代,“西畴精神”又勇立时代潮头。2017年10月19日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云南省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陈豪在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时特别提到了“西畴精神”,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全省大力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的西畴精神,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状态,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让广大贫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依靠自身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创造美好生活。

  当前,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道路上,新时代“西畴精神”已经响彻云岭大地,正不断激励人们翻越一道又一道山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更大成绩。 (作者:袁祥 俞颖杰 本刊记者 刘海燕)

  

责任编辑:杨 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