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传播“芦荡火种” 引领青少年成长
发表时间:2021-05-18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常熟是一块红色文化的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常熟人民对红色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闻名遐迩的沙家浜就坐落在常熟境内。近年来,常熟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紧扣《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青少年群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坚持立德树人,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少年成为红色文化的优秀接班人。

  一、紧跟时代步伐挖掘升华红色资源

  升级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初建于1971年,占地6400多平方米,有600多幅照片、48件革命文物及23幅领导题词,是常熟红色资源的核心和精髓,也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年来,纪念馆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历经三次升级改造,运用历史图片、仿真环境、实物展出、半景画、声光电等现代艺术手法展示沙家浜革命历史。设立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国防教育园、湿地自然学校三大互动体验区,为青少年进行成长、成年、入团、入党等仪式提供便利场所。在纪念馆出口设置“红色书屋”,为青少年提供红色书籍免费阅读服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邀请红色教育方面专家担任现场教学讲师,建立外聘讲师师资库,为未成年人提供免费讲解服务。2020年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近千场,接待青少年30多万人次。

  打造符合时代的红色产品。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也是传承红色基因最生动的教材。注重打造符合时代要求、契合青少年思想特征的红色产品,使红色资源更加贴近青少年日常生活。利用沙家浜“芦荡火种”出版红色书籍30本,制作《一块银元》《一根扁担》等影像资料12部,打造红色题材实景剧《让子弹飞》和《芦荡烽火》,5D影院新增《芦荡英烈传—朱凡》动画片,推出革命故事《朱凡的三次选择》情景剧,获得较大反响。讲述抗日英雄徐青萍事迹短视频《我自青萍剑出鞘》,入选全国“你是我的英雄”网上讲故事征集展示活动70个优秀作品。推出“戏曲进课堂,唱响沙家浜”,将《沙家浜》经典剧目选段京剧《智斗》、沪剧《芦苇疗养院》等曲目编进小学特色教材。

  运用资源优势研发宣教课程。运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沙家浜及阳澄湖地区革命历史资源,先后修复了“春来茶馆”“后方医院”“鲍家渔村”等抗战遗址,形成了数十个现场教学点。聘请专业团队对课程不断升级,结合新四军36位伤病员战士和朱凡、徐青萍等抗日英烈的事迹,设计出了“缅怀先烈”“追忆烽火岁月”“重走江抗路”“浴血芦荡”“军民鱼水情”“沙家浜故事汇”“战地野炊” “京剧学唱”等几十个课程单元,形成了《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总动员》《湿地飞羽精灵》《探秘植物乐园》等多套教育课程。积极与苏州干部学院、苏州大学、常熟市委党校、无锡市委党校、昆山市委党校等院校进行接洽,探讨提升课程品质。

  二、用青少年语言讲好红色故事

  编好红色读本。高度重视红色音像资料的留存与研究、红色人物的挖掘与宣传。广泛搜集整理本地革命烈士真实事迹,编写《弘扬先烈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常熟革命故事》《峥嵘岁月——常熟革命人物回忆录》等红色基因书籍。适应青少年语言,组织本地儿童文学家编写《习爷爷和我讲故事》《长征途中的故事》《我心中的英雄》《红色基因我传承》等系列读本。由常熟儿童文学家金曾豪撰写的《沙家浜小英雄》等地方红色教材进入校园,鼓励青少年利用晨读、午读、晚读时间“三读”红色故事。推出“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时代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组建一支具有党史专业优势的宣讲队伍——常熟红色宣讲团,服务全市各地革命故事编撰与宣传,让红色资源从“线下”走到“线上”,从“书库书架”走向“民间大众”,从“纪念场馆”走向“青年日常”。

  讲好红色故事。为利用好红色读本,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讲故事活动,组织青少年从不同角度讲好“党的故事”“新中国的故事”“领袖的故事”,让红色基因入脑、入心。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播送红色故事,举行红色故事会,扮演角色讲故事比赛,故事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市融媒体中心开设《小伙伴》节目开展“我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活动,以音频的形式通过网络传播红色故事。组织“红领巾奖章”活动,评选优秀故事员、十佳讲故事标兵等。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动100个“英雄中队”建设,开展“我心中的英雄”“致敬英雄”主题故事会、演讲赛、诗歌朗诵会、手抄报展评等活动,将家国叙事的宏大表达方式转变为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结合党史教育,举办红色教育校园行活动,成立6个先锋中队——李强中队、杨利伟中队、周恩来中队、雷锋中队、常德盛中队和王淦昌中队,通过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入情、入理、入心的教育。

  办好红色思政课堂。“红色思政课堂”由市委宣传部、市党史工办和常熟少工委联合主办,依托常熟本地红色纪念场馆资源,通过诵红色诗词、读红色书籍,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设置常熟改革开放成果、常熟现代化建设、常熟高质量发展等课程。2019年以来,组织开展了“红色故事我来讲”故事会、“红色教育研讨”座谈会、“学红色、讲红色、传红色”演讲比赛、“红色永远铭记在我心”诗歌朗诵会等50多个主题活动,近2万名学子参与“红色思政课堂”,根据学子心得体会汇编的《铭记红色历史 做新时代好队员》《高举队旗跟党走》等红色读本,获得广大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用实践活动固化红色基因

  组织“红色研学游”实践活动。围绕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启发式、体验式教学,推动红色文化实践载体从静态转向动态。组织开展“红色读书行”活动,让青少年通过网上寻访、实地调查、寻找先锋榜样等活动,了解党的历史,挖掘党的故事。利用沙家浜红色资源,开发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队员参加红色夏令营,引导他们听沙家浜的红色故事、学唱京剧《智斗》、沪剧《芦苇疗养院》,了解红色革命历史。在沙家浜建立红领巾实践基地,带领队员们身穿新四军服,进行做饭、行军等实践体验,重温新四军艰苦生活。开展“我是革命群众”活动,设置送信、联络暗号、送军粮、送药品、救护伤病员等环节,体验当年沙家浜革命群众开展地下工作的艰辛以及军民鱼水深情。设计“重走东进路”红色主题实践活动,选择一些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路线进行科学设计,让青少年在情节感人的故事中受到红色启迪。

  组织红色文化进课堂入节日。在全市中小学,倡导“让红色融进学科课堂”和“让红色融入节日文化”。课堂“红”起来:品德与生活课上播放红色党史的宣传片,语文阅读上读小英雄的故事,音乐课上演红色情景小片段,美术课上绘制长征线路图,体育课上学习红军战士滚、爬、跑等。节日“红”起来:元宵节“红色灯谜大家猜”,六一节组织队员观看红色影片,国庆节开展“我心中的祖国”征文活动等。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周会课组织学生举行“红色革命讲坛”,让学生利用演讲、话剧、红歌、诵读等形式来展现革命风貌,通过黑板报、编辑小报来传承红色精神。开展“读红色书籍 做红色传人”活动,坚定学生的红色信念。通过主题演讲、谈体会、讲心得,分享所想、所思、所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精神升华。

  组织“五老”参与实践活动。经常组织“五老”深入学校、社区和校外教育辅导站等地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退休老党员、老校长曹映红以孩子为中心,潜心设计红色队课,深入全市60多所小学为3万多师生做红色专题讲座,广受欢迎。她举办“红色教育研讨”座谈会、设立曹映红工作室平台,将经典红色活动课程化,先后编写20多本辅导员用书和少先队读本,成为全市辅导员床头必备的重要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专业特长,组建“银发先锋”红色宣讲团,用鲜活事例讲好红色故事。

  组织“红色小导游”实践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寻访“先锋足迹”、小小红色讲解员、小小红色宣讲团、红色小导游等活动,目前已坚持19年,成功培养4000多名红色“小导游”“小记者”。小导游们通过开展讲故事比赛、红领巾寻访党的足迹、开启家乡历史档案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渲染和熏陶,不断传承革命精神。邀请常熟本土作家带领“小导游”“小记者”深入实地查阅历史资料,收集和整理战争期间的遗址、民间故事,撰写《寻访地下交通员的足迹》《沙家浜的骄傲——石嘉梁》《追寻沙家浜革命遗址》《谁是阿庆嫂》等作品。如今,“红色小导游”队伍已成为常熟小学生的体验岗位之一,成为常熟少先队特色项目,被全国少工委命名为“特色小队”。(常熟市文明办

责任编辑:王 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