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企业文化建设合作交流论坛在上海举行
发表时间:2019-07-09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5月31日,由沪苏浙皖一市三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活力长三角,奋进新时代”长三角企业文化建设合作交流论坛在上海嘉定举行。中国政研会副巡视员吴祖平,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敏,上海市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陆方舟出席大会并致辞。沪苏浙皖一市三省政研会秘书长,地级市(区)党委宣传部、政研会负责人以及长三角地区百家知名大型企业的领导和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此次长三角一市三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合作平台,探索跨地区横向企业文化建设互动合作常态化机制,举办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论坛,推动建立长三角企业文化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促进企业文化的内涵发展、开放发展和差异发展。论坛期间,苏浙皖三省宣传部领导围绕“长三角企业发展思考与愿景”作主旨演讲。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南通市、浙江省温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宣传部领导作了发言。科大讯飞、红豆集团等长三角13家优秀企业围绕“长三角企业文化品牌品质提升”通过短视频和演讲方式,交流展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和品牌形象。

  会上,一市三省政研会签署《长三角企业文化建设合作交流框架协议》,发起成立了长三角企业创新文化品牌联盟,并发出倡议书。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潘敏: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以文化交融为根基,以经济交融为重点,各地各类企业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交往日益增多,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日益成为共识。推进长三角企业文化建设合作交流,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体现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以文塑企、以文彰企,构筑新时代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企业精神、企业力量,引领广大企业员工奋进新时代,推动企业成为创新发展的主战场、主力军,打造更高质量发展的企业集群。

  近年来,上海从城市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时代价值,围绕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目标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城市精神为引领,制定出台《上海市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新时代上海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持续开展企业创新文化品牌展评发布,引导企业对标最优标准、看齐最好水平,向最好的学、跟最好的比,营造惟不忘初心者进、惟改革创新者强、惟不懈奋斗者胜的企业文化氛围。

  上海市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 陆方舟:决定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因素很多,最显特质的是文化。我们打造创新活力之城,既要有“财气”又要有“文气”,两者兼备才能有“朝气”,这是我们从容走向未来的动力。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至关重要,对一个城市、一个企业来说也同样重要。我们深入挖掘嘉定的文化特质,以江南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涵育企业文化。我们要延续历史文脉、融入现代元素,真正把历史“血脉”和文化“基因”深植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形成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形态,不断彰显嘉定企业独特的人文魅力,推动企业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主战场和生力军。

  长三角一市三省,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共同的文化标识、共通的文化根脉、共有的精神家园,凝炼了长三角地区蓬勃发展的力量。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嘉定正奋力书写“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构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这篇大文章。与苏州市共同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和温州市合力打造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争取获得更大的成效。

  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 张年春: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江苏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勇于探索、注重实践,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载体更加多样,在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如江苏农垦集团围绕建设一流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打造我国现代农业航母“江苏号”的目标,推进“六大工程”,着力建设与现代农业国家队相适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农垦特色的企业文化;徐工集团始终坚守和传承红色基因、报国情怀,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以大器文化为核心的“知信行恒”企业文化;红豆集团积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营造和谐创新奋进的企业文化,并以此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丰富营养,形成以“情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我们要高质量地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发展,不断提升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服务改革发展的水平。江苏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当紧密结合江苏文化特色和企业自身特点,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企业特点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职工文化等文化体系,形成有个性有影响的企业文化标识和品牌。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 徐勤惠: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我们注重做到“三个融入”:一是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发展与文化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既定方向又赋灵魂。如吉利集团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通过内生和外延型发展双管齐下战略,收购了沃尔沃等国际品牌,成为沃尔沃集团、戴姆勒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同时在7个国家建立了公司,不同地域、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教育和人文背景成为吉利员工团队组成的新特点。为此,吉利发布了适应全球文化传播需要的中英文双语版企业文化纲要。吉利的成功,是靠现代企业制度,更靠吉利文化,把不同梯度的员工都集中到吉利的发展战略上,从而认可并自觉遵循吉利的管理风格。二是融入企业管理。实现管理的制度安排与非制度安排并举,从而达到“人企合一”的境界。方太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其创始人茅理翔先生认为:方太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并在全国具有品牌影响力,关键是方太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把致力于大家文化的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创造了别具特色的“产品、厂品、人品,三品合一”的管理文化。三是融入行为标准。坚持把企业基本价值理念作为制度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使企业价值观落地有制度、有措施、可规范、可考核,通过明星班组、志愿者服务队、劳模工匠工作室、导师带徒等载体和形式,把企业倡导的行为规范融入其中,既潜移默化影响员工、规范员工,又带动企业品牌力和美誉度的进一步提升。

  安徽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省新闻办主任 郑明武:突出新媒体建设,在“以网兴企”上融合。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灵活性、及时性等特点,越来越深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企业品牌和形象的展窗、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桥梁、管理理念传播的通道、提升职工文化素质的平台。搞好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让“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要通过建设网络平台,加强栏目设置,拓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渠道。内聚合力,构筑企业精神,创造企业价值,为职工提供精神指引;外树形象,强化企业品牌,彰显企业文化,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安徽高度重视企业自媒体建设。譬如,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探索文化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智慧书房”app,推出全球首家共享书店,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书店与读者之间、出版与发行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文化服务的精准化、专业化水平,破解了传统实体书店的转型难题,获选2018年全国宣传工作创新案例。芜湖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颗新星,吸引了大量外地企业落户,为不断加强外地企业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该市充分利用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为企业凝心聚力搞建设、真抓实干谋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尹良富:企业文化是取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左右着企业的生死。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经营效率,可以提高员工的行动力,减少离职率,增加员工的劳动成果。而没有企业文化的公司,会导致员工的行动力低下,对薪水和待遇稍有不满就会辞职走人。优秀的企业文化自身可以抑制人才成本,可以帮助企业在确立竞争优势时产生良好的影响。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过去在以工业为中心的商业社会里,由企业老大进行决策,下面的员工按照要求重复进行单纯的作业,采用“自上而下型”管理模式就足以应付。但在以知识与服务为主流的商业模式下,这种模式就会产生很大的偏差。在服务第一线,面对顾客,在所有的场面上都面临着创造性地进行随机应变的对应模式,需要每个员工具有判断力,发挥知性与感性。因此,需要有计划地构筑战略性的企业文化。

  上海市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顾惠文:以文立企,建设担当重任的企业文化。围绕嘉定发展战略,2018年嘉定区组织开展“企业创新文化品牌建设”专项调研,制定《嘉定区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组织实施“同心逐梦”“迈向卓越”“责任担当”“阳光关怀”等四大专项行动、12项重点任务。推进区域“企业文化品牌”集群建设,举办企业文化创新品牌(示范基地)展评发布,培育形成了一批海派企业文化品牌。

  以文兴企,建设活力涌动的企业文化。连续三年举办“嘉定企业文化展”,全区近千家企业、10余万职工参与其中。举办“艺企秀”嘉定区企业职工才艺大赛,生动展现企业家、企业职工的才艺风采及其背后的人格力量与梦想追求;“两新”组织运动会,100多家“两新”企业参赛,展现新时代“两新”风貌,企业活力竞相迸发。

  以文暖企,建设有情有义的企业文化。探索文化润心、文化安心、文化宽心、文化暖心的多种实现形式,把“百姓系列”“嘉图讲座”“市民修身”等公共文化服务送进企业,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企业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企业建立心理服务阵地,创新职工心理服务机制,全区形成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示范点30多个,其中市级示范点5个,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

  江苏省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黄正平:广大通商发扬“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城市精神和“厚德、崇文、实业、创新”的新通商精神,奉行“强毅力行,通达天下”,在他们身上展现出“通商向上,通商向儒,通商向善,通商向外”的群体形象和精神气象。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信念、理念、观念的实践活动总和,内涵丰富而深刻,不能简而论之。企业生产或服务的产品,说到底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和物质相结合的载体。作为一种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对内凝聚力量,对外展示形象,并通过产品或服务给社会提供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家精神也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前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把企业文化放大,放到大视野中来叙事,更深的意义上来着眼,更高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待,建设和繁荣企业文化需要进一步在地方历史进程和文化资源找溯源、找历史文化“基因”,又要引导企业家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未来的长远眼光找创新要素、发展条件,砥砺精神文化力量,奋进奋发,实现文化与经济,个人与民族、国家的紧密结合。

  浙江省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魏平生:温州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全市共有企业4万余家,职工近200万人,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量的99.5%、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95.5%、外贸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的95%、税收占全市总税收的80%左右。近年来,温州立足实际,打造“414”企业文化建设模式(4即队伍培育、载体创新、机制建设、品牌打造四项工程,1即围绕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这一主线,4即实现四方面的提升),不断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实效性。

  我们按照“员工之家、心灵港湾”的功能定位,突出“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这一主线,以“6+8”为建设配置标准,“6”即代表文化俱乐部要有文化标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讲堂、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无线网络等硬件设施;“8”是指落实文体活动、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礼仪礼节、展示展览、时政宣传、信息服务、情感交流等8个基本功能配置,打造集宣教、展示、活动于一体的企业文化综合体。目前,全市已经高质量建成康奈、永电、伊利康等68个企业文化俱乐部,受到企业和员工的高度认可和欢迎。

  安徽省合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魏玉萍:坚持从企业发展和职工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人文关怀,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一是在典型带动上创新。按照“挖掘典型,寻找‘看点’;弘扬典型,展现‘亮点’;组织开展“最美国企人”“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选树一批思想好、品德优、作风硬的先进典型,如全国道德模范徐辉、中国好人吴雄飞、全国劳动模范李祥斌和全国诚信十大之星崔万志等全国重大典型,其中身残志坚的崔万志,以“不抱怨、靠自己”的顽强毅力,把中国旗袍推向世界。二是在丰富活动上创新。创新开展“学习日” “教育日”“电影日”“升旗日”“创想日”等主题日活动,不断丰富教育活动内容,通过活动增强企业职工的认同感,如多次入选“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的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把每周一定为“升旗日”,举办升国旗仪式,激励员工产业报国;联宝科技是联想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每月确定一天为公司“创想日”,支部党员职工汇聚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和思想碰撞,为工作开展和产品研发出出谋划策;京东方每月开展“电影日”,组织职工观看红色主题教育电影等。三是在激励关怀上创新。始终坚持人本化的理念,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关心关爱广大企业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职工心坎上,如市国资委在市属国企开展员工激励关怀制度,实施“春夏秋冬”工程,即“春送文化、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振华重工:文化促进发展 品牌引领未来

   振华重工(简称“ZPMC”)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秉承“让中国名牌响遍全世界”的企业使命,构建了创新文化、质量文化、全球化文化三位一体的核心文化体系。创新文化,以“每年打造一个世界第一”的创新目标为引领,牢牢奠定公司科技创新的文化底蕴。质量文化,以“不欠债离岸”管理模式为核心,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为公司质量服务提供文化驱动。全球化文化,以“立足世界、互联互通”的共赢理念为支撑,有效提供“ZPMC”品牌走出去的文化动力。

   振华重工以文化促进发展,以发展培育文化,通过以下几大路径,持续打造民族工业的创新文化品牌。一是响应国家战略,用国之重器为品牌注入民族情怀。振华重工自主建造超大3E plus岸桥,全球最大12000吨起重船“振华30”轮,展现出中国制造的风采。二是开拓海外市场,让品牌具备国际视野。如今,振华产品已进入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三是立足区域发展,彰显品牌推动力。从雄安新区到粤港澳大湾区,从海西地区到长三角经济带,“ZPMC”的装备产品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红豆集团:“情文化”夯实企业发展根基

  红豆集团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自创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提高品牌在市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从王维的相思诗中获得灵感,取名“红豆”。2001年开始,红豆集团为弘扬中国传统情人节“七夕”创办“红豆七夕节”,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红豆集团打造“四有特色”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即对员工要做到:政治有方向、生活有保障、事业有希望、情绪有释放。向员工推出了我国民营企业首部企业版弟子规——《红豆弟子规》,建立“红豆慈善基金”,帮助困难职工。

  “红豆”本身就是美好、相思、亲情、友情、爱情的象征。红豆文化归结为一点就是“情文化”。情文化是红豆集团可持续发展的DNA。“情文化”基因,在红豆集团实现了传统美德与现代文化、社会和谐的统一,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强大文化张力和发展动能。

  方太集团:仁爱之心灌注产品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中国本土文化和价值观,不仅在公司内部加强对儒家文化的学习和行为实践,还将“仁义文化”体现在制度和政策中。2010年,在看了“厨房油烟加剧主妇肺癌风险”的新闻报道后,方太立志做不跑烟的油烟机,承担对社会的道义责任。经过研发人员的努力,2013年和2014年推出风、云魔方,在吸油烟效果上比同类产品提升了很多,进一步实现了让顾客“家的感觉”更好的承诺,保护家人的美丽和健康。公司利用五年时间研发出了全球第一台三合一水槽洗碗机,集水槽、去果蔬农残、洗碗三大功能于一身,解决中国厨房的痛点问题。

  方太认为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并不应该是股东利益最大化或者说利润最大化,因为一定时期内总利益是一定的,如果方太追求盈利最大化,那么就代表着方太的其他相关方的利益最小化。企业文化理念的变革引领技术创新,从吸油烟机到燃气灶、电蒸箱,电烤箱、消毒柜,再到水槽洗碗机,方太创造了厨电行业许多个“第一”或“唯一”。产品和创新实力的提升,使得方太品牌实力连年增长,方太已多次荣登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并在2016年公布的榜单中,位列中国厨电品牌第一名。

    科大讯飞:坚持党建领航 聆听“讯飞声音”

  科大讯飞公司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将党组织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突出组织建设,建强“红色堡垒”。坚持把组织建设作为统领,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讯飞党员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结合业务板块职能和事业群分布,将党的组织建在业务一线、设在项目前沿,做到党组织在公司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各板块的全覆盖。推动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确保公司党委和各支部战斗有力。

  突出教育管理,激活“红色力量”。坚持把教育管理党员作为基础,着力打造一支党性强、能力优、作风硬的党员队伍。创新学习形式,推进“细胞”工程。实施党员培养“144”计划,即每月开展1次理论培训,每年4次以上党性培训、4次以上业务培训,努力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责任编辑:王 小伟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