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神扶贫为脱贫攻坚固本培元
发表时间:2018-09-17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关于河北省在精准扶贫中全力实施精神扶贫的调研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河北省作为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战场,贫困区域广,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越来越重视,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部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不但没有增强反而有所降低,依赖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强,成为精准脱贫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将农村精神贫困问题作为脱贫攻坚面临的重要课题进行认真研究,让精神扶贫为脱贫攻坚固本培元,确保圆满完成全省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一、河北省农村贫困人口精神贫困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看,河北省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的偏远地区,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不仅物质贫困,而且精神也贫困。

  一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主要表现为温饱即安,对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习以为常。有的贫困户满足于过一天算一天,对生活坚持“你看我饿着,我还坐着”的态度。有的贫困户认为自己年龄偏大,走出去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合适岗位,还不如待在家里舒服,起码能耕作,“吃不饱也饿不死”。有的贫困户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甚至还存有“祖坟上有没有草”等迷信思想,等等。

  二是“缺乏信心,徘徊观望”。有的贫困户因为种种原因长期陷入贫困,心中总认为脱贫致富已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有的贫困户因为对形势认识不足,总是担心扶贫政策只是“一时兴起”,不会持续稳定,抱着“走着瞧”的观望态度,止步不前,缺乏行动上的响应。有的贫困户前怕狼后怕虎,在面对产业扶贫等优惠政策时害怕亏本而不敢大胆尝试,想等别人成功后再投入。

  三是“消极应付,推推动动”。表现为思想上被动,依赖性强,脱贫致富不积极、不主动,存在等、靠、要的现象。有的贫困户认为国家花大力气开展扶贫工作,在攻坚阶段一定有更多好政策,多等等可能会收获更多。有的贫困户总幻想着能“坐在墙底晒太阳,伸出手来要小康”,认为扶贫干部会无偿资助,大量“输血”,想办法让他们“脱贫”。有的贫困户直接向驻村工作组、包村干部或村干部要政策、要资金,或向村干部直接要求将贫困属性变更为五保户等,让政府直接兜底。

  四是“意愿强烈,经验不足”。这部分贫困户本身都对脱贫致富抱有很强的愿望,也能积极主动地响应党委政府的脱贫政策安排,但由于地理条件、文化素质等限制,不知如何脱贫。他们之中有的固守传统,学习能力弱,对国家关于三农、扶贫等方面的政策不了解;有的患得患失,对一些能够带动致富的龙头企业或优质项目不信任,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参与规模化经营;有的市场观念淡薄,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 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及时安排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五是“思想不纯,存有私心”。有的村干部把“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的至理名言,变成了“宁愿回家种红薯,傻子才为民做主”的口头禅。有的贫困村没有人愿意当村干部,愿意当村干部的被大伙嘲笑成是“脑子里灌了水”。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凡是对自己或自己家族、亲戚、朋友有利的事情就特别上心,想尽办法,挤破脑袋争着干;凡是对自己没利的事情,电话打不来,登门求不来,轿子抬不来。更有甚者,假公济私,用集体的钱拉关系、买关系,为自己在承包工程项目等方面获取巨额利润疏通渠道。

  二、现阶段农村产生精神贫困的原因分析

  贫困,既有经济发展等层面的物质贫困,也有心理、思想、文化等层面的精神贫困。其中,精神贫困是比物质贫困更可怕的贫困方式,是更加难以根除的痼疾。造成现阶段农村精神贫困的原因,突出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历史自然因素制约,贫困人群的思想“先天”受限。有些贫困村位于偏远的丘陵地带或深山区,土地贫瘠,资源贫乏,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信息闭塞,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落后。这些贫困村受经济实力和落后习俗影响,长期处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边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仅限于传统模式,农民增收相对困难。

  二是生产发展程度落后,贫困人群思想固化保守。有些贫困村收入来源单一,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难以形成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有些贫困户,不乏有脚有手、身强力壮的人,但他们宁愿等、靠、要,坐等坐吃政府救济,过只能填饱肚子的最低生活水平的日子,也不愿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过上富裕舒心的生活。思想观念的保守陈旧,导致了生产生活的贫困,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

  三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贫困人群的综合素质不高。农村青壮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和主体力量。然而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青壮年人口常年外出打工或到乡镇、县城购房定居,村里留守的大都是老年人和妇女,这些人群的受教育水平大多比较低,以文盲、半文盲居多。此外,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知识低化、管理能力弱化”的问题越发突出,无法有效发挥带头作用。

  四是社会负面思想干扰,贫困人群思想易被误导。随着互联网及各类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各界思想心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强,一些“网络推手”“网络水军”和个别商业公司出于不同目的,刻意制造热点话题,故意传播不良信息,许多负面思想意识在网络上被放大传播,导致一些农民被误导,出于逆反心理、发泄心理、表现心理,倾向于传播负面的观点和情绪,给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是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宣传教育群众效果不明显。部分县乡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思想政治工作;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一味照搬照套上级文件,不区分对象和层次,不愿花心思动脑筋,“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失去群众信任;有的工作能力不足,感到“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导致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三、在精准扶贫中全力实施精神扶贫的对策建议

  实现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需要集众心、聚众智、合众力,需要政府的推动力、贫困村的内生力和社会的协同力相促相融,形成同心协力的合围攻坚之势。

  一是实施精准扶贫“增智”工程,让精神“富”起来。要突出学习重点,充分利用县乡各类培训基地、电化教育、互联网等资源优势,对贫困人群开展一定规模的培训,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要科学安排时间,采取白天和晚上学习相结合、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田间技术指导与夜校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学习、生产“两不误、两促进”。要创新方式方法,既要“引进来”,邀请专家学者等入村讲解党政新规,把脉开方治“病”;又要“走出去”,组织党员、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等多到经济社会发展好的村学习先进经验,拓宽发展思路。

  二是实施精准扶贫“扶志”工程,让精神“硬”起来。要做好精准识别,结合贫困户精神贫困方面的问题属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干部推动发展的信心、能力和水平。要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加大人力资本开发力度,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县乡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引导用人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增强创业就业能力。

  三是实施精准扶贫“治心”工程,让精神“强”起来。要抓好重点人群,抓好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精准调整驻村工作组、精准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精准选任乡镇党委书记,发挥好他们的“领头羊”作用。同时,加大在优秀村干部、优秀大学生村官、优秀驻村干部中培养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力度,鼓励和引导年轻干部在农村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锤炼意志、增长本领。要壮大党员队伍,对处于软弱涣散、瘫痪状态的村级党支部进行集中整顿;对党组织设置不合理的抓紧调整;对党员组织关系没理顺的抓紧理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思想超前、观念常新、知识丰富的高素质的农村干部党员队伍。同时,选拔高素质、高学历、高评价,懂政策、懂经营、懂做人的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使他们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拥护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要动员社会力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遍访贫困户,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四是实施精准扶贫“铸魂”工程,让精神“壮”起来。要抓好文明创建,结合贫困村实际,扎实推进村民中心(文化礼堂)、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会)、“五好文明家庭”等建设,让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共享精神文明创建成果。要抓好移风易俗,针对农村铺张浪费、天价彩礼、封建迷信等陋习,利用村民学校、综合文化中心、网上课堂等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同时抓好制度约束,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简办婚丧的新习俗。要抓好文化扶贫,加快推进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和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加大贫困村本土文化人才、文化能人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不走的文化扶贫队伍。要营造浓厚氛围,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村大喇叭广播等阵地,宣传好人好事、道德模范,让好风气深入人心。要加强典型示范,大力宣传推广一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一批帮扶先进典型、一批扶贫系统先进典型、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功案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等形式,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推动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扶贫、共同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执笔人:李卿、邢鸿儒、裴紫宸)

责任编辑:杨 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