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六个维度
发表时间:2018-06-21 来源:中直党建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话的最大亮点在于,全面系统阐述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网络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实践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指导新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这一战略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根本保证:党对网信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是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保证,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力量。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网络强国建设,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网络自由必须依赖稳定、可控、安全、清新的网络环境,而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系统部署和全面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诸如,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不断开创新局面,网络空间日渐清朗,信息化成果惠及亿万群众,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不断增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张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等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有力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网信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发生历史性的变革,究其根源,在于有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根本指引,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首要任务:切实维护和保障网络安全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是贯穿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统领互联网综合治理体系的一条红线和底线,是加强网络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维护和保障网络安全,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了网络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论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随后,从明确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到突出强调“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再到明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从认识论层面深刻阐述了网络安全观的极端重要性,为推动建立网络安全体系,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从号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到“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从“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到“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也从实践论的角度,鲜明指出了维护和保障网络安全的实践路径,为维护和保障网络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

  核心要素: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牢牢掌握“国之重器”

  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和核心要素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美国商务部前不久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对缺乏“中国芯”的中兴公司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这一事件再次警醒国人,“缺芯少魂”之痛从未远离。我们必须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好比在别人墙基上建房,经不起风雨。核心技术靠化缘要不来,关键还得靠我们自己”。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上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瓶颈制约,仍然没有彻底摆脱“缺芯少魂”之痛。面对现实,我们要有知耻而后勇的决心和拼劲,立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下定决心、保持恒心,以担当的勇气、创新的锐气,攻克一个个互联网核心技术的“娄山关”和“腊子口”,加快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重塑技术格局,让“国之重器”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内在要求:强化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也是网络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按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的要求,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综合治理,从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批法律法规的出台,到“净网”“剑网”“清源”“护苗”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的开展,再到近期国家互联网主管部门针对短视频乱象打出的约谈、整改、下架等一系列“组合拳”,这一系列强有力举措,使得管网、办网、用网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为风靡一时的网络乱象拉响了“警报器”、踩下了“急刹车”。可以说,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势头之猛、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让人始料未及。互联网的综合治理、网络空间的净化作为一个崭新的系统性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要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调动网民积极性,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治理,形成管网治网的强大合力。

  国际主张:加强国际合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无国界。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国际主张,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中的使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倡导“四项原则”,坚持“五点主张”,尊重网络主权,充分发扬伙伴精神,坚持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张,旨在共同推进发展、共同维护安全、共同参与治理、共同分享成果。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的发布,到杭州G20峰会《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的签署,从共同推动互联网关键资源管理权完成转移,到积极助推互联网域名地址分配机构的国际化进程,中国进一步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实践有力证明,中国既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议者,也是践行这一国际主张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中国正以建设网络强国的实际行动为世界贡献着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价值取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网信事业的发展、网络强国的建设首先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对于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给出了清晰的答案: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这是习近平网络强国思想的根本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解决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数字红利”持续释放,“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深入寻常百姓生活,“网络扶贫行动”为脱贫攻坚增添助力,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成为常态。前不久,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这预示着大数据将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大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利用互联网优势,着力在融合、共享、便民、安全上下功夫;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增强把握和运用互联网规律的能力,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让亿万网民在信息化发展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保证、首要任务、核心要素、内在要求、国际主张和价值取向,六者是一个密不可分、相互结合、内在关联的有机整体,统一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伟大生动实践中。(作者:鞠俊俊 田 兵,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市东城区委党建办)

责任编辑:杨 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