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栖霞吕剧团生存状况调研
发表时间:2018-04-30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过春节,吃饺子,走亲戚,看吕剧”,这是父辈们儿时胶东过年最深刻的感受,时至今日,吕剧在胶东农村仍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利用今年春节回家乡山东栖霞探亲的机会,对目前烟台地区仅存的三家县级吕剧团之一——栖霞吕剧团生存状况作了了解和思考。

  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山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坐腔扬琴)发展演变而来,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最初的吕剧班子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很小,1910年前后被搬上舞台,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困境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基层文化市场上的主要供给者,县级吕剧团曾红火一时,但随着20世纪九十年代电视的普及和日渐多样文艺形式的冲击,县级剧团普遍陷入生存困境。据统计,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山东省先后成立的国营专业吕剧院团总计49个,目前只剩下18个,另有8个剧团以演出别的剧种为主,兼演吕剧。完全消亡的吕剧团则高达23个。烟台市目前仅剩栖霞、龙口、招远三家县级吕剧团,成立于1958年的栖霞吕剧团,是由栖霞市文广新局主管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38人,在编人员34人,聘用人员8人。从了解的情况看,吕剧团消亡或难以支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百姓对传统老戏缺乏新鲜感。栖霞吕剧团常年演出有《寻子记》《拜月记》《姊妹易嫁》等一批传统剧目,很多老观众甚至自己都能哼上一段。在跟随剧团演出中,不少观众表示经常听固定的几出戏,没有新意,有观众抱怨:“《姊妹易嫁》我也会唱,天天唱这个,请你们来有什么用?”如果每次演出都唱固定的几出戏,想去观看的人就不多了。

  二是地方支持力度有限。栖霞存在“财政不富农民不穷”的现象,苹果种植作为第一产业,2016年栖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39元,远高于12363元的全国平均水平,但2016年栖霞财政收入11.2亿元,在整个烟台市排名靠后。栖霞吕剧团作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只能担负剧团成员70%的工资,且在烟台市没有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资助。2017年,剧团人员工资加上演出成本和器材购进,全年的开支累计需450万元,而财政拨款只有275万元,剩下的开销,则需要靠自行解决。

  三是人才短缺。据栖霞吕剧团负责人介绍,2017年从烟台艺术学校招来30位学员,但最后留在吕剧团的仅剩6人。造成留不住人的原因,一是学员如果不能成为正式编制人员,待遇很低,每个月只能拿到800元的生活费;二是有的年轻学员认为看不到发展空间,宁愿去大城市打工谋求机会。另外,由于常年只能拿到七成工资,有的工作骨干甚至放弃自身编制,去省剧院里“跑龙套”。

  破局

  为了谋生存,促发展,栖霞吕剧团除了完成带有公益性质的文艺下乡演出外,还在创排接地气的新剧目、开拓新的演出市场、以传统方式培养新人等方面下功夫:

  一是创排接地气、载民意的新剧目。农村百姓看戏有自己的特点,一是看不够两个小时感觉不过瘾,二是大都喜欢看反映乡腔里调、讲述日常伦理的古装戏。对此,栖霞吕剧团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融于剧本创作,比如新创排了反映赌博危害的《柳贞娘》、反映封建迷信危害的《状元与乞丐》、颂扬婆媳和睦的《珊瑚与凤姑》、颂扬和谐礼让精神的《六尺巷》等多部古装吕剧曲目,都比较受欢迎。为吸引年轻观众,剧团还编排新增现代歌舞、小品的演出。同时,剧团还立足地域特色,创新推出了《牟二黑子传奇》《法庭来了》等舞台剧,在语言结构和表演风格上,力求接地气,与观众产生共鸣。

  二是努力开拓新市场。除了努力创排新剧目外,栖霞吕剧团注重拓展新市场,包括在济南、烟台、青岛、威海等城市,如今都有该团承担的演出项目。2016年该团南下浙江,在越剧之乡进行了数场精彩的吕剧演出,受到当地观众好评。据了解,栖霞吕剧团2016年共有大小演出近300场,2017年演出200多场,是县级剧团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

  三是以传统方式进行新人培养。为了解决人才断档、行当不全的问题,除了每年从烟台艺术学校招人外,栖霞吕剧团还开始面向社会招生,把教学和实践传承结合起来,采取“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传统培养方式,由剧团自己培养15至22岁的小演员,剧团演员阵容结构有所改善,呈现年轻化趋势。

  思考

  地方剧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基层百姓贴得最近的县级剧团,更是承担着地方“文艺轻骑兵”的文化使命。县级地方剧团要摆脱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地方剧要“留得下,传得开,唱得响”,除了自身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还需进一步加大保护和扶持力度。

  一是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把戏曲演出纳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把《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2015〕52号)用足用好,深化改革,巩固和拓展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地方政府应对院团给予扶持,进一步解决好院团适应市场的问题。要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把戏曲演出纳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避免剧团因生存压力过于迎合市场,而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

  二是为民写戏演戏,演百姓爱看的戏。中国戏曲最重要的土壤不是大城市的舞台和奖台,而更应该花繁叶茂于基层、喜闻乐见于百姓。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重要指示精神,着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坚持重心向下,把舞台搭建在基层,在群众中创作生产,在群众中演出提高,把更多优秀的戏剧作品奉献给人民。

  三是加大中青年戏曲人才培养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传承机制。要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鼓励开展专业型、普及型戏曲人才培养,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戏曲院校合作,探索艺术院校与戏曲表演团体人才“双向交流”机制。要注重戏曲的师徒传承、口传心授,让戏剧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作者:范峻萌)

责任编辑:杨 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