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争艳是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的一名心理健康教师,也是一名“12355”志愿者。自2010年加入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志愿者队伍中来,她积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谈及未成年人保护,她有着自己的见解。
朱争艳说,自己大学学的是心理学专业。因班级经常举办公益志愿活动,渐渐地,她开始对未成年人保护产生兴趣,并加入到当地的“12355”志愿者队伍中。2010年6月,朱争艳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考入市实验高级中学任教。一直热心志愿服务事业的她,很快成为淮北“12355”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
朱争艳告诉记者,在接受青少年咨询的过程中,问题大多是由于心理、学业、人际关系和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给青少年带来的不适和压力。作为一名心理健康老师,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志愿服务中,她不断地通过培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提升自己为青少年疏导压力与解答困惑的技能,并通过不定期地开展各类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尽可能地为青少年提供帮助。
对于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朱争艳认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每个孩子的未来、每个家庭的幸福。家长和教师应学习掌握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做好孩子在未成年各个阶段的前期教育工作。教师和家长应转换角色,积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尽可能地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希望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12355’队伍中来,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成长。”朱争艳说。 (作者 赵斌 徐枫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