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流动少年宫”志愿服务项目
发表时间:2018-11-27来源:中国文明网

  项目名称: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流动少年宫”志愿服务项目

  开展项目的时间:23年

  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28人

  项目负责人:陈敏

  项目概述及亮点成效: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遵循创办人宋庆龄先生“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教育思想,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自1995年起设立流动少年宫,坚持公益服务23年不间断,通过师资培训、活动辅导、物资援建等多种方式,将优质校外教育服务送至新疆、内蒙、四川等老少边灾地区,以及上海郊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学校、特殊学校,累计服务近30万人次。同时,并发挥示范作用,凝聚带动重庆、广州等多地同行开展校外流动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各主流媒体累计报道70余次。流动少年宫被上海市精神文明办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服务品牌”,被团市委授予“上海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由于在公益服务等方面的突出贡献,中福会少年宫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青少年宫等荣誉称号。

  一、应需服务,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

  (一)扶贫攻坚,援建老少边灾地区校外教育

  1995至1998年,中福会少年宫流动少年宫赴安徽省金寨,内蒙古呼伦贝尔,海南省文昌、海口等地进行扶贫支教活动。流动少年宫不仅赠送教学器材、为师生开展短期培训,还与援建的中国福利会金寨少年宫建立了长期帮扶关系,负责该宫师资的带教和培训,开展不定期交流互动,通过校外教育活动示范、校外教育管理经验传递的形式支持革命老区校外教育发展。1999年至2004年,流动少年宫在香港嘉道理基金会的资助下,先后在重庆开县、涪陵,安徽金寨,江西吉安,新疆阿克苏,陕西延安,湖南湘西7地校外教育机构援建了6个计算机活动中心、3个少儿(电子)图书馆,并通过教师培训,协助其教学活动正常开展。2008年汶川地震后,流动少年宫先后4次赴都江堰、汶川,为十余所板房学校的30000余名学生送去校外教育活动,为当地100余所中小学600余名教师开展科技、艺术教育培训。近3年来,流动少年宫还积极实施“春兰计划”,先后4次派出26位志愿者赴贵州遵义,为来自全市各区县的550余名教师送去20场专题培训,为10所学校2000人次学生带去60次体验课程,同时捐助价值20余万元的物资。

  (二)服务弱势群体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自2003年起,“流动少年宫”率先走进上海各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以及培智学校、盲童学校,开展长效的公益免费教育服务。15年来,“流动少年宫”服务随迁子女及残障少儿21万余人次、教师近1万人次。“流动少年宫”不断创新教育服务内容,推出“爱心助我高飞”、“蒲公英在行动”、“艺术圆梦”项目,在常规活动之外,每年为近千名少儿开展每周一次的朗诵、舞蹈、合唱等艺术教育培训,并增设随迁儿童征文活动、科考夏令营等活动,同时,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携手开展“上海欢迎你——新上海小伙伴”随迁儿童走进科普场馆系列活动,“乡村学校少年宫”教育服务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健全制度,确保服务持续有效

  (一)完善的组织架构

  为确保流动少年宫持续健康发展,中福会少年宫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由少年宫宫级领导挂帅,设置项目主管专人负责实施,多元化教师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模式,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保障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

  (二)多元的教师队伍

  少年宫教师服务团:流动少年宫凝聚中福会少年宫全宫优秀师资共同参与公益服务,倡导10小时志愿者活动,即一个学期至少参与1至2次流动少年宫的志愿者活动。

  志愿者服务团:在少年宫自有师资之外,建立流动少年宫志愿者服务团及社会志愿者信息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丰富并提升流动少年宫的活动内容及品质。

  (三)规范的评价反馈制度

  为确保每次活动的质量,流动少年宫制定了评价反馈制度。流动少年宫定期向服务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发放《流动少年宫科普文化活动反馈表》,对流动少年宫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活动组织能力、提供的活动器材等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改进工作。

  三、实验示范,凝聚同行共同开展流动公益服务

  中福会少年宫流动少年宫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还承接教育部规划课题,研究调研、梳理全国各地校外教育机构公益教育服务现状,通过举办全国校外教育均衡发展论坛,推广优秀的流动少年宫活动模式,建立流动少年宫教育共同体,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携手开展跨区域的流动少年宫活动。课题研究成果得到时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等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在全国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开展活动的照片:

  推荐单位: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贺子桓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