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杜卫:尊重美育特点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发表时间:2019-03-13来源:中国文明网
视频来源:中国文明网

  记者:杜老师,想问问您,今年两会主要关注哪些方面的议题?

  杜卫:我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美育研究和实践的老师,这次先是写了个关于高校美育工作的提案,又写了一个大会发言,这是我关注的问题之一。另外我还有一些其他的关于教育方面的提案。

  记者:随着物质文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对美学、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大家都很困惑应该如何去做?

  杜卫:去年总书记给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有一个回信,里面讲了美育的重要性,也对美育工作提了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说要尊重美育的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对美育工作又提了一些更加具体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的美育工作。

  我们国家对于美育的理解或者说了解不是很平衡。美育的主渠道一定是艺术,这没有问题,所以琴棋书画,学艺术至少在表面上跟美育是直接相关的。总书记讲要遵循美育的特点。美育的特点在哪里?美育的特点是以体验的方式来激发人内心当中美好的情感,使我们的情感更丰富、更提升。而现在大量的一些社会机构学琴棋书画很多是为了考级。考级好不好?客观讲,考级也有一个促进孩子们去学习的作用,但这个作用到底有多大?比如说钢琴,你把这些音符都弹出来了,没弹错,节奏也对,考级是过了,但你心里有吗?你心里没有,这叫美育吗?这是学技术,还谈不上学艺术。美育的特点就是在体验的过程当中激发情感,提升我们的情感境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这才是美育。

  还有一个,我们去学那些东西主要是模仿。模仿要不要?要,模仿一定要。比如说书法,临帖,当然要,这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你一味地模仿,你就违背了美育的特点。世界上是哪些人类的产品最具有创始性?艺术!艺术家是最有个性的人,艺术创造是最有个性的创造。因此,学艺术要顺着孩子的个性来。有些孩子根本不喜欢小提琴,整天爸爸妈妈逼着他学小提琴,讲得严重点,那个叫“迫害”,因为他的个性不是这个。孩子可能喜欢敲鼓,或者说他更喜欢的是足球。教育就是因势利导,教育是一种供给,它是要满足孩子沿着他个性发展的最基本的供给,而不是摁着牛头吃草。当然我相信绝大部分父母都未必要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家,因为成为艺术家除了努力以外一定要有天赋的,有些人就是学得很努力,当然也能进步,但是进步得很慢,或者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上不去了,但有些人就能上去,他有灵性在里头。因此要把美育弄清楚。

  记者:对美育的教育者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

  杜卫:教技术是最容易的,也是最容易考核的,一看就看出来的。但是事实上应该让孩子去玩艺术,家长如果能够让孩子通过半年、一年某一种艺术的学习,能让孩子爱上它,我觉得任务已经完成了。我做过调研的,我到考级的现场去问,你喜欢弹钢琴吗?我爸妈让我学的。很少有人说我真的很喜欢,有,很少。你去看中小学,我就讲小学好了,小学没有什么考试压力吧,升学压力不是很重吧,孩子们是喜欢数学课呢还是喜欢音乐课、喜欢美术课?

  记者:喜欢音乐。

  杜卫:因此你让孩子们能够喜欢,能爱上一门艺术,你的功绩非常大,就是领到了艺术的门槛。最怕的是学了几年恨死这门艺术,看了这门艺术就害怕。现在这种情况很普遍。

  记者:现在美育的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在推进它的过程中,请您给我们一些建议,包括给学校和家长一些建议。

  杜卫:美育的主渠道还是学校。父母要喜欢,父母如果不喜欢,他至少要知道哪些是好的音乐,哪些是好的画,哪些是好的字,这样才能让孩子受到比较好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学校教育。(记者 张殊凡 摄像 邓植尹)

责任编辑:王 小伟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