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莹:荒漠上的绿色传奇
发表时间:2018-10-17来源:中国文明网

  记者:刘场长,欢迎您做客文明会客厅。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先把时间倒回到四十年前,那个时候您在做什么?

  刘海莹:四十年前我只有十三四岁,正在上初中,应该是初中二年级,因为1978年正好是全国转学制,79年秋季上的高中。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五届考生,应该说高考也是改革开放后的一项重要事情。1981年,我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

  记者:您刚到林场的时候,眼前看到的是什么场景?

  刘海莹:到林场是7月底8月初,首先看到的是山上的绿色。从1962年建场,到1984年20多年间,林场已经全面超额完成了林业部总体设计任务书的设计任务,山上已经看到建设成就了。但相对来说树小一些、矮一些,五六米高的树居多,也有一两米高的,还有刚刚在地上长出来的。由于我们场栽的是针叶树,不像人们所想象的栽杨树,一栽就那么大,一般的苗在三四十厘米,当时四十厘米还是高的。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到县城都还是砂石路。

  记者:到林场的时候,刚开始做什么?

  刘海莹:我毕业之后被分到苗圃,做苗圃育苗的技术员。育苗这个工作相对还是比较细致的,稍一疏忽,可能就前功尽弃。幼嫩的小苗出来之后,遭到霜打不行,旱了不行,要让阳光暴晒,我们专业术语叫日灼,也会把苗子晒死;感染了病害,植物也要长病害的,也容易死;虫害,尤其是地下害虫把根子吃没了,苗子也要死的。那个时候我们都是自己育苗,林场已经成功育苗20年了,有了相对成功的经验,但是我们去,还要进一步完善一些细节。

  记者:我们机械林场造林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海莹:主要是两大困难,一个是这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导致的。我们是在内蒙古高原和河北北部山地相交的地方,它的海拔既比内蒙古高原的腹地高,也比河北南部高,是一条隆起带。另外在北纬42度多,所以温度很低,最低气温零下43度多,无霜期只有60多天。还有我们处于森林草原交错带、农牧交错带,正好站在400毫米等降雨线上,相对干旱。高寒、干旱这种自然条件是那个地区开始植树造林的制约因素。育苗开始没有成功经验,后来专业技术人员借鉴东北地区的全国育苗经验,引到同类地区。苗圃里头专门养苗子的,把苗子播种播下去,然后苗子长大,在我们那个地区要长两到三年才能出圃,出圃以后进行选择,选择合格的苗子,进行越冬储藏,再到第二年春天,人工栽到山上。

  第二个就是造林的技术问题。这里要说到机械林场的机械二字,林业部建场的时候叫机械林场。林业部当时也从苏联和咱们国家的镇江林机场给我们调备了植树机,但是机械造林,苏联的植树机对这个地形要求比较严格,要求地势要很平坦。但是我们的地平坦的很少,这个地坡度超过五六度,机械上不去。另外还有起伏,不只是大的起伏,小的起伏也不行,必须得整平。开始机器到了塞罕坝之后水土不服,树苗栽的不是深了,就是浅了,透风,根一透风,苗子就要死了。经过两年的失败,林场就认为造不下去了,造林造不活,技术人员进行了认真地分析,最后把植树机的缺点都改造了,进行了机械造林,解决了机械造林的难题。可是由于地形所限,机械造林总计完成了103000多亩地。

  记者:剩下的怎么办?

  刘海莹:剩下的都是人工一棵一棵栽的。

  记者:我们在护林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呢?

  刘海莹:林场建场以来就对护林方面非常重视。建场的时候,我们有一支生产型队伍,也有一支护林队伍。随着林场树木的长大,随着形势发展,也在逐步细化。最初是护林员,瞭望员,也就是在望海楼上头工作的同志,还有检查员,检查员就是我们设的防火检查站,对过往行人进行宣传,让他们在林场外留下火种,到林区不要用火。另外就是过去我们没有专业的扑火队,工作人员就是兼职的扑火队员,那时候扑火工具比较简单。于2005年总场成立了专业扑火队,后来各林场也成立了专业扑火队,要使用专业机械,扑火队员也是一支重要力量,防患于未然,一旦有什么情况能及时扑救。

  记者:望海楼一共有多少座?

  刘海莹:全场的制高点设了9座,全场总面积是940平方公里,这9座望海楼是相互交叉,林场全覆盖的。

  记者:这个过程中第一代造林人是不是一直伴随着您?

  刘海莹:是的,刚入场的时候他们在职,他们毫无保留向我们讲解介绍一些具体技术,之后尽管他们大部分或者现在第一代人全部退休了,但是我们还都住在职工住宅小区,有时候也听听他们讲一些故事,跟他们聊聊当年的创业。

  记者:第一代造林人给您留下什么印象?

  刘海莹:一个是热情,朴实。比如我们刚到林场参加工作的时候,过第一个中秋节,当时放了几天假,离家远的,家不在林场的,家在林场的都回家过节了,食堂就剩我们三个同学。到了晚上,晚饭前来了一位老同志,孩子,想家不?我们说不想家,心里有准备,老同志就说,哪能呢,晚上到我家吃饭去。三十几年了,记忆犹新。自己还没成家的时候,每年春节回来,这些老职工们都叫我到家吃顿饭,特别温暖,是一个大家庭的感觉。再一个是坚毅,执着。年复一年做一件事情,不论栽树也好,护林也好,能够一直坚守着,一直守望着,这是林场人的一个品格。还有就是不追求功名。

  记者:功成不必在我。

  刘海莹:对,功成不必在我。去年《中国纪检监察报》的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我就说我们塞罕坝人从开始就没有奔着出名做这件事情,假如当初就奔着出名,能坚持几年?能坚持五十多年吗?五十多年还没成功,早就泄气了。

  记者:回首我们的创业史,最艰难的是什么?

  刘海莹:最艰难的还是自然环境这一面吧,第二艰难的就是在建场初期以及后来攻克技术上的一些难关,中间遇到一些波折,包括灾害也好,大旱也好,如何能通过组织的力量,通过技术的改善,坚定人们的信心。

  记者:最幸福的又有哪些?

  刘海莹:幸福的,尤其是林场待的时间比较长的同志,看到自己亲手栽的树一天天长大,看到自己亲自护的林一天天长壮,改变了当地的自然面貌,同时也受到外界的赞誉,这是很幸福的。

  记者:塞罕坝在2017年年底被中央文明委评选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请问您怎么理解这份荣誉?

  刘海莹:这份荣誉首先是党和政府对于塞罕坝几代人奉献的肯定与褒奖,也是至高无上的,同时对我们也是很大的压力。因为文明单位不仅仅在生态文明上做出了一定成绩,其他方面同样也要有突出的表现,所以我们在获得荣誉之后感到压力非常大,也要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严格要求每个人、每个单位,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

  记者:2014年4月,塞罕坝人被评为时代楷模,当时您在发布会上说要把这项事业传承给下一代,传承的是什么?

  刘海莹:我觉得首要的是精神,塞罕坝人几十年的创业历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品格,也就是塞罕坝精神。2017年8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建设者的感人事迹做了一个重要批示,批示当中指出,他们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记者:您认为新时代为什么更需要弘扬塞罕坝精神?

  刘海莹:塞罕坝精神提到牢记使命,首先不论是组织或是个人,应该时刻记住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我们林场工人的初心就是把树栽活,把这片荒山变绿,把环境改善,并且越来越好,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使命与担当,并且担当过程中还要有艰苦创业的一面,更应该对环境有一种爱护、保护的意识,要在发展中秉承绿色理念。

  记者:下一步塞罕坝有什么打算?

  刘海莹:下一步作为林场经营这一块,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要把这片绿水青山继续经营好,保护好,发展好,让它的效益更大、更强,为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我们也期待着塞罕坝为我们再次创造更多世界奇迹。 (记者:党建 摄像:刘鲲鹏 林和 编导/剪辑:赵洋 监制:邓植尹 责任编辑:项丽)

  

责任编辑:项 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