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伟:注重弘志立德 创建文明校园
发表时间:2018-08-03来源:中国文明网

  记者:李校长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文明网。我们这次访谈的主题是《四十人对话四十年》,对于改革开放您有什么印象?

  李志伟:我那个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我1999年来到这所学校,那个时候我们刚开始用投影,就用实物投影给学生上课。就是有一个投影机,你把画画好了,或者把一个东西放在这儿,它就投射到黑板上或者是投射到一个白屏上,学生就可以看,那个时候我们觉得很先进。再后来的时候,我们年轻人就学会了做PPT,现在说的这个PPT,那个时候实际上就是把我们要写的字打在上面,老教师都觉得太新鲜了,说居然可以用这样的手段,原来没有过。

  记者:学生也很欢迎这样的方式。

  李志伟:学生也想看看,比如我们那个时候讲《荆轲刺秦王》,说荆轲大概长什么样,我们有的老师就给画上,或者到网上去搜,说可能是长这个样子,学生就觉得太新鲜了。但是现在的这种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包括AR、VR,都进入到校园里边了,所以说这样的一些变化是年轻人带到学校当中来的,也是国家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带给学校的一种冲击。

  记者:您从大学一毕业就到广渠门中学工作,应该说教育事业是伴随着您很长一段时间的。在您心中,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

  李志伟:优秀的青年教师,我想,现在国家提的新时代教师的标准特别准确,就是应该做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老师。我最敬佩的一个老师已经退休了,他说我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说第二遍教书的时候还看原来的教案,有的懒的人,反正也教过了,教案都是精打细磨的,我再看过去的教案就行了。那个老师告诉我,每一届学生都是新的,每遇到的一个问题都是新的,所以你要不断的自我更新。这三个词是我自己感受最深的,我也在用这个标准来要求我们学校现在的老师。

  记者:去年年底中央文明委评选表彰了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广渠门中学恰巧也在其中,您理解当中什么是全国文明校园?

  李志伟:首先说我们得了这个奖项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我理解就是我们能够参评或者入选文明校园,最后也拿到了荣誉,我个人感觉它更注重的就是这个学校的一种文化的传承或者说这个学校呈现出来的整体的精神风貌,这是我的理解。

  记者:刚刚您谈到了精神风貌。关于什么是文明校园这个话题,我们也特别采访了几位广渠门中学的学生,讲的非常生动,看到老师学生都会主动跟老师问好。

  李志伟:对。

  记者:您在这样一个氛围当中是不是也觉得特别幸福呢?

  李志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学校有非常浓郁的一种人文气息,你在这里边生活会觉得很幸福、很快乐。我们关注两点,第一关注教师在这里工作幸不幸福,第二关注学生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满意度有多少,每一个老师你是一个优质的生命状态,你就会给学生以优质的生命状态。所以每一个老师所展现出来的那种精神样态,那样的一种生命样态,就是带给这个学生最积极的影响。学校其实就是培养人的精神风貌,当你把他的这种灵魂,内在的气质培养出来了,我想他外显的东西一定与众不同。为什么说在人群当中我能认出来是我的学生,那一定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所以您看到的这个视频里很多人都说广渠门的学生跟别的学校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记者:这个不一样在哪儿?

  李志伟:我觉得走出校园以后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很多年前我在学校管招生的时候,有一个家长就找到我,说我特别想让我的孩子上你们学校。我说为什么?他说我是外地人,来这儿打工的,我不知道哪个学校好,我就在我知道的每个学校门口蹲了一个星期,我就看哪个学校的孩子出来以后是不一样的,说你们学校的孩子尤其与众不同,他们是个学生样儿。我当时也很感兴趣,我说那您告诉我什么是学生样儿?他说他们的书包是双肩背的,他们在聊天的时候聊的都是你们今天讲的是什么,你看了什么呀。他说学生的用语非常文明,而且他们的穿着打扮也像个学生样儿,同学之间的交往,你也觉得让人很舒服,

  记者:可以理解“文明”两个字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了广渠门中学的学生身上了。

  李志伟:对。

  记者:这次成功创建了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有什么独到的经验跟我们分享一下?

  李志伟:独到的经验不敢说,但之所以能成功,还是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使然,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种学校文化。

  主持人:潜移默化给他们的一种影响。

  李志伟:对。

  记者:在广渠门中学的校园广场上有一面墙,墙上刻的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当时建这个墙的初衷是什么呢?

  李志伟:这个墙,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建起来大概也有十几年的时间。我们是2004年搬回到这个校区,2005年或2006年的时候这面墙就建成了。当时的老校长说,人要有精气神,这个精气神对于孩子而言你一定要让他知道他往哪儿去。我们培养来,培养去,就是培养我们的孩子,现在说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搞清楚你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我们当时就想说“少年中国说”,觉得它气势恢宏,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振奋。想让它成为学生的一种最上位的追求,因为我们学校有一个宏志班,就是没有这种党的政策就不会有宏志班,那么在宏志班的志向上面,我们实际上一直是特别关注学生为什么学习,为什么要给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未来要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到了高中阶段,我们觉得孩子们应该能够在价值观方面帮助他澄清,让他知道应该往哪儿走。当然这个时候对人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少年中国说”其实是结合着我们宏志教育,对全校学生提出来的一种发展期待,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多一些家国情怀。

  记者:您提到宏志教育,我们了解到1995年的时候广渠门中学创建了全国的第一个宏志班。

  李志伟:我们叫“华夏第一班”。

  记者:现在20多年过去了,咱们早期毕业生的现状怎么样呢,您有了解过吗?

  李志伟:我是第五届宏志班的班主任。我是1999年大学毕业来这个学校,特别幸运接的是第五届宏志班,那种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就油然而生。我当时了解到的信息就是那些孩子是90%几的一本率,就是当年。

  记者:相当厉害了。

  李志伟:小二十年前90%几的一本率,后来我们这届,就拿上大学而言,宏志班早就已经是100%的一本了。然后从就业来讲,我更敬佩的是这些孩子,宏志班的教育带给他们一种精神的强大。其实作为他们的老师,我还是跟他们学了很多东西,因为我大学毕业就当班主任,其实是这群学生成全了我。我们班的学生就很特殊,有个小孩,他父亲是脑瘫患者,妈妈是盲人,这个小孩上高中的时候,父母都在养老院,然后他在学校住校。后来他高二的时候父亲去世,整个丧事处理的过程当中都是他一个人去做。他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医科大学,然后帮助他父母一样的人去看病。现在他在我们特别知名的一家医院做大夫,也是小有名气了在这个领域,个人发展的也特别好。现在宏志生像这样的孩子很多,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是精英。我们也接触到一些,比如一些国企,一些央企,他们有的人看到我们就说,你是广渠门中学的校长,说我们单位就有你们宏志班的毕业生,他们干得特别好。

  记者:您听到这样的评价有没有觉得特别骄傲?

  李志伟:我就觉得那就像夸我的孩子,夸我的亲人一样。所以宏志生,其实我们觉得它是这个学校的财富,特别是能够跟他们一起成长的同龄人,对于他们的影响太大了。

  记者:您说他们是这个学校的财富。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这样精神的形成是宏志班给予的,同时也是广渠门中学给予的。

  李志伟:对,是这样的。

  记者:我们了解到广渠门中学有一个理念,叫“打造好人学校”,这个“好人学校”应该怎么去理解?

  李志伟:好多人都不明白,因为我们每次说的时候,包括也有一些外单位的人来参观学习,都会对这个好人画一个问号,我们就说这个好人学校是2009年提出来的,契机是我们很巧合一个机会了解到学校有一个魏发疃老师,魏老师十几年做志愿服务,十几年的时间帮助了70多个人,他就是学校一个普普通通的体育老师,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过。所以知道这个事情以后,我们很感动,我们觉得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就是难得的一面旗帜。所以这就是因为魏老师我们提出来打造好人学校,但是这个好人的概念不是做好事的人就叫好人,而是有一种内在的自我追求的人,这样的人他一定错不了。所以我们说老师和学生都要去争做好人。我们总觉得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记者:是,没错。好人就在我们身边,好人就在广渠门中学,也需要我们不断去发掘,去宣传,然后向他们去学习。

  李志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就在我们身边,不用你去寻找。你一回头,就会发现就在你的周围。所以我们也总跟学生说,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谁在一起,你跟着这样的好人同伴去成长,你也一定长得错不了。

  记者:所以其实我们是让好人文化浸润到整个校园的氛围当中。我们有个小环节叫“我有问题问校长”,之前也采访了几个学生,想请您向我们的志愿服务团队说一句话,您有什么最想对他们说的?

  李志伟:魏发疃志愿服务队是今年还是去年成立的,其实它也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呼声当中成立的。我想跟同学们说,志愿服务队魏老师是一个符号,是学校的一个精神符号,是一个上位的精神符号,这个符号今天我们有幸接触了,我希望它能够成为每个学生身上的标签,成为每个学生能够进入到他们灵魂当中去的一种精神符号,就是在广渠门中学遇见了,离开广渠门中学的时候带走它,然后一生都把它作为自己身上的标签和符号。

  记者:也成为他们身上一份非常宝贵的财富。

  李志伟:对。

  记者:好的。有一位来自宏志班的同学,他想问您的是,现在的宏志班跟过去的宏志班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李志伟:应该说现在的宏志生和过去的宏志生有了很大的区别,可能要回到我们刚开始说的那个话题,就是国家的这种变化,国家越来越好了,社会越来越好了,我们宏志生的这种眼界、见识跟过去也不一样了,过去我们更多是解决个人的命运,解决家庭的命运,然后让家庭因为我而改变。现在的宏志生站位和起点就会很高,他可能一出手的时候就把家国情怀系在了身上,背在了肩上,所以他们的志向会更加高远。所以孩子们有了这种变化,实际上是给了我们更多的、更高的要求。

  记者:广渠门中学有个校训是六个特别,您怎么理解这六个“特别”?

  李志伟:这六个“特别”原来是宏志班的班训,现在是广渠门中学的校训,最早的时候,宏志班这个班训只有四个特别,就是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我觉得宏志生要做到前四个特别不难,因为他可能从小或者他在家庭外在的空间不允许他不吃苦,不忍耐,但是我们更多的是后天学校给予的,你要引导着他的志气,引导着他的作为,要给他一种高层面的引领,所以把它作为现在广渠门中学的校训。我们感受到其实每一批人,每一代人都需要精气神,都需要志气,都需要作为。

  记者:您对教育的理解,从最初的传道受业解惑,到现在变成了立德树人。

  李志伟:对,可以这样理解。

  记者:您猜您在学生们当中的形象是怎么样的?

  李志伟:我们学生跟我都挺好的。

  记者:平时跟他们的交流多吗?

  李志伟:我们会有校长午餐,然后他们想提一些意见或建议的时候,就会约我吃饭。

  记者:学生主动约您吃饭?

  李志伟:对,会约我吃饭,然后带着一堆的意见和建议来,也会到我的办公室,他们有一些研学课程,也会做一些访谈。

  记者:我们也采访了一些学生,看看在他们的眼中李校长是一个什么样的校长,学生们说的非常平实,特别是一位宏志班的学生,他说因为您,因为广渠门中学给了他一个不一样的可能。谢谢李校长,同时我们也祝福您,祝福广渠门中学的未来能越来越好。

  李志伟:谢谢。(记者:范曼瑜 摄像:高晟寒 赵洋 编导/剪辑:林和 监制:刘鲲鹏 责任编辑:原茵)

责任编辑:原茵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