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用文艺精品为百姓生活增添精彩
发表时间:2023-02-01 来源:中国文明网

  用文艺滋养心灵,用艺术启迪智慧,凝聚浓厚的向善向上价值追求。过去一年,辽宁省文化惠民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在新时代凝聚起了磅礴力量。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突破地域限制,用宏大的主题引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拓展惠民渠道,既引导群众走进剧场,又送戏下基层,让文化惠及更多群众;守正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创作营养;借助科技赋能,“云端”演出与走出去演出相结合,持续不断地扩大辽宁文艺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芭蕾舞剧《斯巴达克》剧照。

  主题宏大,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刚刚过去的一年,辽宁省在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供给的同时,不断推出主题宏大、格调高雅的文艺精品,充分发挥了文艺服务人民、反哺人民、激励人民的作用。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和合中国”主题文物展由国家文物局与辽宁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这次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特展,集合了全国22家文博机构的4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近半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

  自2022年10月上旬正式开展后,“和合中国”主题文物展吸引了国内众多观众前来观展。他们流连于珍贵的文物之间,透过隐藏在文物罅隙间的岁月沧桑,感知中国的“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性格特征,反映了独特的中国智慧,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维系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坚韧纽带。“一座省级博物馆,能突破地域限制,完美诠释如此宏大的文化主题,十分难得。”一位观众这样说。

  辽宁省博物馆“和合中国”主题文物展,通过宏大主题塑造文化品牌,是辽宁省过去一年文化惠民活动具体工作思路的缩影。

  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中,辽宁省有芭蕾舞剧《铁人》、广播剧《有事找彪哥》、图书《铜行里》等6部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这是“五个一工程”奖改革以来,辽宁省取得的最好成绩。辽宁省获奖的这6部作品,虽然艺术形式和审美风格各不相同,但无不用生动的艺术语言诠释宏大、厚重、深邃的主题。

  2022年国庆前夕,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承办的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新时代之歌”与广大观众见面。旋律激昂荡漾、舞台场景气势恢宏,“新时代之歌”通过多首家喻户晓的经典曲目,深情歌颂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非凡成就,全面展示中华大地繁荣昌盛的壮美画卷和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美好图景。

  主题引领,用高质量的文艺成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辽宁省文化惠民活动正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在新时代凝聚起激扬向上的磅礴力量。

话剧《天算》剧照。

  文化惠民,进剧场与下基层相得益彰

  2022年下半年,作为辽宁省迎接党的二十大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重要内容,辽宁省推出“大河之澜”首届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季。

  在长达几个月的演出季中,辽宁省推出话剧、芭蕾舞剧、歌剧、儿童剧等十几台优秀舞台剧目,其中,既有围绕深化“六地”宣传和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由辽宁人艺推出的抗战三部曲——话剧《祖传秘方》《开炉》《天算》、辽宁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八女投江》《斯巴达克》,也有采用西洋歌剧形式、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史诗性正剧、演出20余年久演不衰的中国歌剧经典作品《苍原》。

  尽管名家荟萃、名剧云集,但“大河之澜”演出季每场都推出了一定比例的惠民票,最低票价仅30元。“花这么少的钱,就能在家门口欣赏到这么精彩的舞台艺术,值了。”对此,沈阳市民杜德谦赞不绝口。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为了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人欣赏到高水准的文艺演出,辽宁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让广大群众走进剧场,持续推出惠民演出票,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2022年春节期间,由沈阳评剧院、沈阳京剧院等专业艺术院团上演的评剧《秦香莲》《谢瑶环》《小女婿》、传统京剧《战北原》《游湖》《叭蜡庙》以及传统京剧折子戏《击鼓骂曹》等戏曲在盛京大剧院轮番上演,让沈阳票友大饱眼福。在此次新春惠民演出中,最低票价仅20元。

  2022年7月,包括海城喇叭戏《骂鸡》在内的,集合了多个本土戏种的辽宁地方戏集中在辽宁大剧院演出。此次演出,既是辽宁地方戏首次在省内同台,也是辽宁地方戏组团第一次登上辽宁大剧院的舞台。与辽宁省其他演出一样,这次辽宁地方戏集中展演也推出一定比例的惠民票。

  一边通过惠民票吸引百姓走进剧场,一边是文艺下基层,让更多群众近距离感受文艺力量。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重点突出场次多、受众广的特点,力争覆盖更多人群,增强群众的参与热情和获得感。近两年来,省市两级1万余名文艺工作者赴军营、进社区、下村屯、入校园,开展各类文化文艺活动3000余场、受众2000万人(次)。

  展望未来,辽宁省将继续积极采取多种文化惠民举措,拓展文化惠民渠道,让更多文艺精品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用文艺滋养心灵,用艺术启迪智慧,凝聚浓厚的向善向上价值追求。

 

海城喇叭戏《骂鸡》剧照。

  守正创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过去一年,在朝阳凌源的一些乡村,到了夜晚,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充满浓郁传统韵味的皮影戏。

  凌源皮影戏盛行于明清,历史悠远。因皮影戏具有地域特色,凌源市从1996年起三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6年,凌源皮影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经过联合申报,包括凌源皮影戏在内的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辽宁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都在辽宁留下了深深烙印。辽宁文艺之根深植于延绵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土壤,这丰沃的土壤,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也是新时代辽宁文艺创作、文化惠民的重要源泉。

  过去一年,辽宁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在记忆、传承、创新和传播四个方面持续发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辽宁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建立分级保护与分类保护相结合机制,投入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加大对抚顺琥珀雕刻、本溪评书、锦州满族民间刺绣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全省曲艺类非遗项目展演、“锦绣辽宁 多彩非遗”展示展演、“文化和自然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和首届“非遗购物节”线上活动,扩大了非遗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把艺术创造力和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融合,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辽宁省持续深入挖掘辽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大对弘扬辽宁特色优秀传统文化文艺精品的扶持力度,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重点围绕红山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英模文化等辽宁特色优秀文化,推出一批赓续红色血脉、诠释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优秀作品。

  今后,辽宁省还将持续扶持与创作出更多带有“辽宁温度”与“辽宁味道”的优秀作品,让这些精品力作滋养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灵,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

  全面覆盖,“云端”演出与文艺走出去齐头并进

  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既助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对辽宁省文化惠民工作科技赋能,让越来越多的辽宁百姓足不出户,坐在炕头,就能免费欣赏到经典的文艺作品。

  家住朝阳北票市哈只海沟村的朱景田年过七旬,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打小就喜欢看地方戏,去年7月,坐在炕头上通过手机在“云端”欣赏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辽宁地方戏演出。在2022年辽宁省举办的辽宁地方戏集中展演中,除了辽宁大剧院现场观演的千余名观众,还有和朱景田一样,在全国各地“云端”赏剧的近8万名观众。

  不只是辽宁地方戏展演,去年辽宁省举办的交响音乐会“新时代之歌”、“大河之澜”首届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季等,也都借助数字技术时时进行“云上”演出。

  不仅如此,辽宁省依托“辽宁文化云”等平台,丰富线上文化教育资源,推出“最辽宁”文化专题片展播等“云端”主题活动,集中推出43部文化专题片、13门教育类精品课;持续推出“图讲坛”“老年学电脑”“英语沙龙”“非遗云课堂”等线上品牌文化服务。开展“云端”看展览、赏剧目活动,推出“云剧场”线上文艺演出32台,举办“春和景明——古今名画中的清明节”“疫情防控指南”微信展等网上展览33个,满足百姓居家文化需求。

  一边“云端”惠民,一边积极走出去,让其他地区群众领略辽宁文艺与文化的独特魅力。过去一年,辽宁省文化惠民拓展视野,不断对外延展,扩大辽宁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

  粗犷、高亢的双管,欢快、嘹亮的唢呐,再加上笙、四弦等乐器,2022年,大连瓦房店的复州鼓乐团将充满丰收喜悦的复州鼓乐,带到了长江之畔的江苏省泰兴市滨江镇,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就在复州鼓乐“南下”的同时,辽宁省地方戏剧团则一路“西进”,到新疆地区进行巡回演出。在去年第七届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中,辽宁省派出了具有浓郁西风情的大型凌源影调戏《百合芬芳》参加展演。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要服务于人民,文艺发展要满足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站在新时代起点,辽宁省将源源不断提供充满精神力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艺精品,拓展文化惠民渠道,真正将优秀文化作品送进千家万户,让文艺星河闪耀更多的辽宁风采。(供稿:辽宁省文明办、辽宁日报)

责任编辑:王 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