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人善、景靓,书写更美明天-中国文明网
江西宜春:人善、景靓,书写更美明天
发表时间:2023-08-23 来源:新华网
字体:
打印:

  新华网宜春8月11日电(李学磊)一桩桩暖心爱心事迹不断涌现,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覆盖城乡,一件件便民惠民实事落地见效……

  7月19日至21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江西省宜春市,先后走访袁州区、万载县、宜丰县和奉新县,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村镇等进行调研,对“中国好人”、志愿者及群众代表进行采访。

  19日下午,记者抵达袁州区,先后来到湛郎街道湛郎桥社区和珠泉街道一机社区的文明实践中心,有的人在图书室读书、有的人在健身房锻炼身体、有的人在演出大厅听党的理论知识或者观看“移风易俗”专场演出。

  据了解,两个社区的文明实践中心均设有社区群众接待室、心理服务室、应急器材管理室(应急物资仓库)等,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解决了群众之所需。

  “湛郎桥社区‘好人宣讲团’的成员每人每年宣讲约60场,不仅在社区文明实践中心宣讲,还会走街串巷,甚至走到田间地头。”入选2010年“中国好人榜”的刘真说,他是宜春市“好人宣讲团”的一员,宣讲内容不仅包括党的方针、政策,还会讲一些惠民政策和故事。

  刘真还是宜春市中华助残网志愿服务联合会创始人,30年来带领联合会提供志愿服务20多万人次,建立了全省首支助警巡逻队、全省第一支女子专业志愿服务队以及雷锋车队等10多个志愿服务分队。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大家的爱心汇聚在一起,点点星光就能汇成璀璨星河。”刘真说。

  位于江西省西北边陲的万载县,素有“花炮之乡”的美誉。20日上午,记者来到万载县双桥镇龙田村,采访了荣获“中国好人”等40余项荣誉称号的张包春及其他群众代表。

  上世纪90年代初,张包春在自家阁楼上建了个“张包春宣传大喇叭”,传播党的政策和农技知识,帮助村民致富。为让党的声音传遍十里八乡,他从1993年开始巡回流动宣传,开始只能用扁担挑着设备,用双脚丈量山路;后来条件好了,就陆续换成了自行车、摩托车、三轮汽车,宣传内容也越来越广,不仅有党的理论,还有乡风文明、森林防火、防溺水知识等。30年来,张包春的足迹走遍了万载县的17个乡镇181个村。

  移风易俗是当前农村中需要解决的难题,张包春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的文明新风。许多亲朋好友劝其筹办60岁生日酒宴庆贺,他坚决抵制,并带头做好移风易俗、好家风好家规、好乡风民风宣传。双桥镇龙田村三组村民张伏林嫁女,要求男方彩礼8万元,办酒宴50席,张包春听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宣传、做思想工作,最终张伏林家取消了重彩礼和大宴席。在张包春的宣传引导下,该村大操大办风气明显好转。

  群众对张包春的“事迹”都称赞不已。在张包春的带动和感染下,一些村民投入到“爱的事业”中,“爱的种子”在不断远扬……

  随后,记者又来到万载县马步乡宝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走在干净的小路上,墙体彩绘随处可见,令人心旷神怡。宝石村是国家非遗夏布制作技艺传承地之一,伴随着“咚咚咚……”的响声,文明实践站活动室的老师和孩子们正开心地制作着夏布。这里俨然成为了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

  “扫码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快速辨别出紧急包裹、不易保存的包裹。收到这些包裹,不管是什么时候,也要尽快送到收件人手中,不能耽误在我手上。”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宜丰县双峰林场邮政所,正在给包裹扫码分类的吴文清说。

  49岁的吴文清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宜丰县分公司双峰邮政所邮递员,沿着父亲的足迹,承担着宜丰县双峰林场13个村和邻乡一个偏远村的邮件投递工作,31年如一日行走在深山长达127公里的邮路上,为大山村落和山里的老人带来了活力和便利。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江西邮政最佳投递人员、“中国好人”、2022年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老人们需要买点什么就会给我打电话,油、菜、肉、豆腐、洗衣粉、菜种子等等,我买好了就顺道给他们送过去。”吴文清说。

  从投递报刊包裹,到捎带各种东西,再到捎话传递亲情……吴文清的深山邮路,连接着一份邮政人特别的爱。

  “有人在听理论宣讲,有人在安静地看书,有人在锻炼身体,有人在下象棋……”这是记者在奉新县上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教育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看到的画面。

  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上富镇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各所站志愿服务队每月至少开展4次点单服务,为群众提供文明宣讲、法治、环保、帮扶、健体和科普等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目前上富镇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次数300余次,服务对象超过万人次,将创新理论讲到田头,把暖心服务送到心头。

  上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推出富有特色的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四季村晚”。该项目结合重大节日,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为主题,每个季度举办一场主题“村晚”,现已成为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的文化名片,激活了农村文化“一池春水”。

  “即使当了学校‘一把手’,也始终站在教学一线带头上课。”获得“中国好人”荣誉称号的奉新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闵嗣生说,这样有几大好处:第一,能够感受教学老师的辛苦;第二,能够理解学生的不容易。了解了老师和学生的感受及需求,可以更好地为老师和学生们服务。

  27年来,闵嗣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盏灯,点亮在奉新县教育教学第一线,一批批毕业生被他推向了人生更高的舞台。

  一城文明风,满目和谐情。文明建设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幸福接力”,文明的“磁场”正悄然改变着宜春市民的精气神。目前,江西省宜春市呈现出文明行为蔚然成风,文明实践花开遍地,文明新风沁润心田的生动画面。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