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清华大学:点亮那一抹“清华红”!
发表时间:2022-04-18来源:清华大学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

  历经110年峥嵘岁月的清华园,到处烙印着红色的记忆,流淌着红色的基因。

  朝气蓬勃的清华师生,在校园内外探寻红色印记、讲述红色故事,于红色文化熏染中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精神力量,将那一抹鲜亮的红色镌刻在心底,将红色的种子播撒至更远的地方。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华大学深入挖掘和保护利用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气息注入美丽校园,以红色基因熔铸理想信念,用红色文化涵育时代新人,让红色成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最鲜亮的底色。

  那一抹抹被点亮的“清华红”,于润物无声间已悄然融入血脉、浸入心扉,将薪火相传、永放光芒。

  “清华红”,何处寻?处处寻!

  “预备,出发!”标定地图、选择路线、打卡留影、聆听讲解……2021年9月,一场面向本科生新生的校内红色景观定向越野在清华园里热烈开展,450余名新生骨干和100余名“新生导引课”选课学生参与其中。

2021级新生参加校内红色景点定向越野活动。

  从清华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三院遗址出发,途经清华英烈纪念碑、闻一多先生塑像等一系列红色建筑、纪念物、雕像,同学们在一处处红色风物前留下青春的足迹,也将一个个动人的红色故事铭刻在心。

  如今来到清华园,散布校园各处的红色风物成为热门“打卡地”。一座座红色丰碑为一段段光辉历史留下鲜活的注脚,成为清华师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依托校内15个红色风物,清华大学推出校园讲解“红色专线”,开发设计了一条总线和三条主题讲解路线,目前已为来自28个院系102个党团组织的近1700名师生提供了红色宣讲服务。

  “红色专线”讲解活动让许多同学对于清华历史有了新的深刻认识。在听完“祖国儿女 清华英烈”路线的讲解后,来自致理书院的2020级本科生高胜寒说:“作为当代清华学子,我们必须继承并发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与艰苦奋斗精神,为祖国之崛起贡献力量!”

  “园子的历史需要被记忆,前辈的精神也值得被传承,这是我作为红色讲解员的初心,也是我前行的动力。未来,我愿将更多的红色故事讲给大家听。”负责了7场讲解的人文学院2019级本科生舒亚玲说。

  学唱西南联大校歌《满江红》,重温峥嵘岁月;设计“一站到底”知识竞答,加深对讲解内容的印象;手写主题明信片,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敬意……一系列互动环节让厚重的历史在同学们眼前鲜活起来。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言犹在耳。

  走过110年发展历程的清华大学,可以说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富矿”。清华大学党委把挖掘利用清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讲好清华党组织的光荣历史和传统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十四五”文化建设规划、党建规划之中进行长远考虑。

  时任校党委书记陈旭牵头组织各方力量,围绕校园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挖掘和保护利用,广泛征集意见,实地走访考察,做好规划设计,系统修缮提升,建设红色网站,打造红色路线,拓展丰富师生思想教育内容载体。

  “要深入挖掘典型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以富有感染力的红色风物吸引人、打动人;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空间,实现资源共建共用,积极创新内容表现形式与展陈方式。”陈旭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部署工作,倾听意见。

  面向新入学学生、新入职教师,清华大学设计了全新的校史党史参观学习路线,开展沉浸式宣讲,让广大师生置身现实场景,亲身触摸历史,了解清华光荣传统,更好地引导广大师生感受清华红色风物的丰富精神内涵。

新入职教师寻访红色印记。

  在三院遗址,回首1926年初冬清华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的历程;在清华英烈碑前凝神驻足、缅怀先烈,聆听65位英烈的故事;在闻亭和自清亭下,体悟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民族气节;在地质之角,感受近300块来自各大水利工程的巨石亿万年演进的气息和知行合一的清华科研精神……

  沉浸式校史党史宣讲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令生命学院教师周瑞印象最深的是建校早期和西南联大时期的历史:“老师们当时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治学、办学、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很多大先生、大专家。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也真切理解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百年历史激荡,风物见证荣光。驻足于可见可感的风物前,抽象的历史在眼前生动起来,每一位师生都对自己的责任使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从校史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清华第一个党支部成立95周年。95年风雨无阻,清华党组织从没有间断,一步步发展壮大,形成了爱国奉献、又红又专、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的优良传统,积累了弥足珍贵的成功经验。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与学习清华党组织的光荣历史、光荣传统有机结合。”校党委书记、时任校长邱勇在清华大学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研讨时如是说。

  清华大学用足红色资源,为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培根铸魂。以“党在清华园”为主题,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清华大学党史档案文献史料展”,并精选38个专题展览进行巡展119场。

  一件件泛黄的史料,一帧帧珍贵的影像,历史的回响清澈动人,时间仿佛在这里驻足。清华红,千千结,静静地在展览中绽放、流淌……

  目前,校园红色文化建设规划已形成初稿,红色风物修缮提升工作正有序推进。对“一二·九”“两弹一星”等主题景观开展选址和方案讨论;西南联大碑区域的修缮设计方案已完成,2022年春季进入施工阶段;清华英烈纪念碑周边增设了无障碍通道,新增了风物介绍标牌,扫码即可进入“红色印象”线上展厅;建设校园红色文化线上展示教育平台,上线清华大学红色网站,创作百集“党在清华园”微纪录片等一批融媒作品,撷取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先进典型,生动展现清华党组织的光荣历史、革命传统和不同时代的党建成果。

  从沉浸式线下宣讲到线上直播、VR全景视频,从精品展陈到红色文化区域导览,从红色情景实践课程到红色研学路线,从红色网站到“云上展厅”,一抹抹“清华红”被用心发掘、有机串联、生动展示,一次次拨动师生的心弦。

  将那一抹鲜红镌刻在心底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6月5日,清华北大联袂呈现的交响清唱剧《江姐》唱响新清华学堂,高歌共产党人生生不息、永葆青春的精神力量。

《江姐》清唱剧演出剧照

  坚守理想、舍生忘死的江姐精神令人动容。“通过此次演出对巾帼英雄江姐有了更加深入、立体的认识,她的形象和精神定会成为助推青年学子向前进的强大力量。”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博士生陈韵竹观演后感慨道。

  演出总策划之一、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表示,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对工作和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本身就是对革命先烈精神的一种传承。

  这是清华大学“音乐党史”系列演出之一,也是一次红色文化的艺术体验,更是一堂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党史课。让党史学习教育辅以音乐的记忆,用英雄故事激发奋进的动力,真正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目标。

  红色文化浸润是涤荡历史记忆、唤醒心灵力量的过程。清华大学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不断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让每一位师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唤醒”中受到春风化雨般的熏陶,得到思想的洗礼与淬炼,潜移默化,但影响深远。

  对于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服务保障工作的公管学院2019级博士生潘星宇而言,2021年7月1日是永生难忘的回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庄严宣告。作为一名党员,在那一瞬间,只有满满的自豪与感动。”潘星宇说 。

  清华大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组织约1200名师生圆满完成上级部门委托的“七一”三个专项的六个任务。在参训过程中,清华大学专门组织了10余场主题党团日活动。

  这正是清华大学党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抓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契机,以多种方式开展思政教育,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缩影。

  学校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学校-院系-党团班集体/学生组织”三级联动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体系,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这一关键阶段加强思想教育;本科生新生骨干训练营期间,400余名新生骨干通过专题报告、集体观影、校园红色风物参观等活动深入学习党史和校史;第36期研究生暑期团校期间,三分之二的非党员学员递交入党申请书。一系列举措有效帮助青年学子深入学习百年党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树立远大人生理想。

  9月9日上午,清华大学组织1500余名师生集体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学习,共同回望建党百年的光辉岁月与伟大征程。

  在展览馆西侧广场,大型主题雕塑《伟业》庄严矗立,气势恢宏,凝固历史刹那的永恒,震撼直抵人心。

  《伟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曾成钢教授主创,团队由学院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参与人数最多时高达60余人。历时三年多,召开会议40余次,整理图片资料千余张,打磨不同版本泥稿十余版,最终圆满地完成了这项光荣的历史任务。《伟业》以标志性事件为线索,使用雕塑语言,通过65位各行业的代表人物,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开创旷世伟业的壮丽史诗。“作为清华学生能够参与这项伟大作品的创作,感到无比自豪!”同学们说。

  展厅内,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第一次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地史诗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直面革命历史真切的影像、文字、物品时,我惊觉党旗那抹鲜红的来处,久远而沉甸、伟大而肃穆。”电子系无研201党支部博士生王孔嘉在观摩到吉鸿昌革命烈士的就义诗后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不仅重温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也是一次震撼且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

  更多生动活泼的红色文化体验浸润活动在清华园内外渐次开展,多维共振,将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深植到师生心中。

  在110周年校庆联欢晚会上,清华师生、校友创作、演绎了一批充分诠释百年来党和学校的光辉历程与师生校友风采的文艺作品,多方面展现几代清华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结合校史故事和代表性人物,传承弘扬富有清华特色的革命文化和精神传统。晚会特别环节《向母校报告》邀请在各个领域砥砺坚守、创新前行的十余位清华校友代表载誉归来,向母校报告他们的奋斗历程。当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向母校报告”响起时,在场观众无不热泪盈眶,掌声久久不息。

  在“人文清华”特别讲坛《立德立言:110年清华声音》现场,清华学子以多媒体剧的方式重现清华历史上的重要演讲,重温各个时期影响清华、影响历史的重要思想。百年清华大礼堂激荡着思想的回响,掷地有声,声声入耳。

  在纪录片《九零后》观影现场,师生一同体悟西南联大师生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的精神,从“山河沦落处,群星闪耀时”的动人故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与力量,让“刚毅坚卓”的精神永恒传续。

  在“征程”专场音乐会上,军乐队演奏的《红军胜利到陕北》《歌唱祖国》等一批红色经典旋律响彻蒙民伟音乐厅。昔有号角陷阵,今有旋律铿锵,清华学子通过澎湃的音乐盛宴奏响昂扬向上的时代强音,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在线上,百集微纪录片《党在清华园》于各大平台热播,8个主题,100个故事,每集约3分钟,撷取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先进典型,用影像记录清华党组织的光荣历史。施滉、张甲洲、杨学诚、陆璀、姚依林、蒋南翔……一个个耀眼的名字昭示着信仰的力量,融入一代代清华人赓续传承的红色血脉之中。

  百年接力,步履不停,鲜红的党旗映照清华园。通过文艺演出、实践参观、红色电影展映、创意短视频、可视化教材等多种方式,让广大师生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截至2021年底,青年教师骨干领航工作站入站教师156名,对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不断增强。2021年,清华大学发展党员3105人,比2020年增长46%。其中,新发展教师党员38人,比2020年增长111%。

  做播撒红色种子的使者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首站来到美术学院,参观主题为“实种实褎,实颖实栗”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

  习近平仔细观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完成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首都机场壁画群、庆祝香港回归大型紫荆花雕塑等,深入了解美术学院师生从党史中汲取创作营养的创新实践。

  用艺术“妙笔”擘画红色伟业,传承红色基因。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美术学院师生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创作百年精品的艺术追求,积极参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主持设计“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联合设计“七一勋章”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等,表现出的高度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精湛的艺术创作水准。

  一次次设计实践也是一堂堂思政大课。师生把项目现场当作课堂,以扎实的理论学习为艺术创作夯实思想根基,在教学和实践中践行清华大学把价值塑造放在首位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以及美术学院“服务中国、贡献世界”的初心使命。

北大红楼“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主题展。图为“新文化运动发端”展厅

  “在参与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设计工作中,美术学院师生深受鼓舞,在提升专业能力和思想境界的同时,更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未缺席过时代的清华美院人,还将一代接一代地为国家发展而努力奋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说。

  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博士生何明夏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标志等设计工作。“我们团队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从中我深刻体悟到设计工作者在新时代所应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何明夏说。

  在感受红色文化浸润、接受深刻思想洗礼的同时,清华师生自觉、主动地成为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参与者、实践者,将“红色种子”播散到更远的地方,深耕在更多人的心间。

  于广阔天地传播青年之声——

  619支队、6219人次师生围绕“百年接力、强国有我”主题,组建“重走百年大党初心之路”实践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社会实践,足迹覆盖了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

  百余个研究生党支部以“百年党史,万里征程”为主题,以革命遗址旧址、重大历史事件等红色资源为生动教材,开展红色地标打卡式实践。

  “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唱一路”,实践师生奔赴多地讲述党史故事与重要讲话精神,传播青年声音。

  博士生讲师团联合各高校青年学子,在浙江嘉兴、贵州遵义、河北雄安等地开展宣讲活动150余场;

  180余名师生在五四青年节期间前往上海、嘉兴等13地进行青春接力跑,制作快闪接力视频与原创红色歌曲;

  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活动的师生在青海、江苏等地,讲述现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收获与感悟;

  在井冈山上,在宝塔山旁,在鸭绿江断桥上,在红旗渠旁,支队同学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抒发爱党爱国之情……

  将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亦有星星火,燎原势竟成;作歌靠少年,努力与天争。”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辈们曾这样激励青年在黑暗中走向光明。

  如今,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联合兄弟院校宣讲团,共同激扬起党史宣讲的青年之声,将宣讲的“星星之火”扩展为“燎原之势”。

  博士生讲师团发起成立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发布全国高校精品宣讲课程63门,联动42所高校累计开展党史宣讲2000余场,覆盖高校师生100余万人次,接力开展大型联合宣讲15场,累计近33万人次参与,形成了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矩阵效应。

  有一位全程参加了15场接力宣讲的听众表示,每一所高校的特色党史文化资源是他坚持“追剧”的动力。

  解锁宣讲新场景。建立“两弹一星””宣讲站等19个线下沉浸式宣讲站,累计开展现场沉浸式宣讲50余场,覆盖1600余人次。引入VR技术,录制9个宣讲站全景视频,实现一键扫码便可感受云端宣讲,为校内外观众提供沉浸式学习新体验,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心”更“入心”。

  “每一场青年宣讲都是讲师与听众的双向成长。未来的讲师团也将持续讲透伟大成就、讲好伟大主题、讲活伟大精神、讲实伟大责任,激励更多的青年走上宣讲的舞台!”博士生宣讲团成员、法学院2019级研究生段三山说。

  校园内外,越来越多的清华师生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将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110周年校庆之际,清华大学组织编写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品质优秀的出版物,主动向社会提供富有清华特色的精神文化产品;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撰写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100卷)大型丛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进行再回望、再总结;

  博士生讲师团与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学精神文化讲师团、离退休教师党支部联合备课,老少同台接力宣讲,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继教学院联合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以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为主要对象,举办贯穿全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云党课共10讲,120多个县区近107万人次参加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面向研究生组织开展“百年百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依托244门党史课程先后开展326场线下党史宣讲,以讲促学、以学促讲、学讲相长,用青春的力量传播党的声音;

  60余名研究生同学主讲的百集“清华学子讲党史”系列微慕课陆续上线,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重大成就、伟大精神和历史经验……

  用心用情演绎红色史诗——

  “许中华一生,无怨无悔!”医学专业2021级新生在观看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后留下一行集体留言。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马兰花开》不仅仅是一部邓稼先的人物传记,更是亿万中华儿女血脉精神的真实写照。

  2021年9月,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场连演五场,以清华人特有的方式献礼党的百年华诞。这是《马兰花开》第18轮正式公演,也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足建党百年重大历史契机,剧组对剧目进行了全新策划与展示。剧组的演职人员均为在校学生,连续三周的排演对他们来说是一场生动的主题教育、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致理书院2020级本科生尹柔涵是剧中“小辣椒”的扮演者,她说:“从一年前坐在台下时那份最初的感动,到如今真实地走进花开的故事,和它同呼吸、共心跳,我深切地理解了追寻与情怀、奉献与坚守的力量。”

  经管学院2020级本科生瞿文开是剧组景片工作组中的一员,在幕后全程参与排演工作后,他感慨道:“老邓的故事如春风般感动了剧组中的每一个人,在幕后默默奉献也是对这种隐姓埋名精神的传承。”

  自2013年4月首演以来,《马兰花开》已完成18轮共计83场演出,覆盖观众近12万人次,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马兰花,默默绽放荒野。马兰花,静静安详天边。”当悠扬的主题曲再一次在新清华学堂响起,马兰花精神的种子也深深扎根在演员和观众心田。

  “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犹在耳畔。

  过去一年,清华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引导广大师生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那一抹赤诚的红色,映照清华园——

  清华园里的一座座纪念丰碑、一处处红色风物灿若星辰,熠熠生辉,成为师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宝贵的教材。

  那一抹深情的红色,镌刻于心底——

  忆党史,守初心,清华师生在艺术熏陶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文化浸润中砥砺思想品格,将红色文化精神深学厚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那一抹耀眼的红色,飘扬在天边——

  百年接力正青春,清华人走出校园,向更多人娓娓道来红色的故事,于更大的天地广撒深播红色的种子。他们的蓬勃之声,融汇成时代奋进的清韵华章,在中华大地久久回荡……

责任编辑:杨 学静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