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湖北大冶:13万志愿者活跃城乡 “流动名片”展文明
发表时间:2019-11-26来源:文明湖北微信公众号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湖北大冶建立起覆盖城乡的文明实践站所,13万名志愿者像“蒲公英”一样活跃在城乡各角落,成为城市文明的流动名片。

  一门“大炮”效果意想不到

  在大冶县大箕铺镇后畈村北海湾,人称“大炮”的陈珍喜在留守妇女中颇有威望,讲话大大咧咧、走路风风火火就是她的标签。

  村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老党员侯国水上门请陈珍喜带头当志愿者,一连三次,陈珍喜却都拒绝了:“不懂,也不会。”

  “只交给你一件事,跳广场舞的时候,宣传搞好环境卫生,从清理自家周边的沟渠、花坛开始,这可以吧?”终于,侯国水发起第四次邀请的时候,陈珍喜答应试试。

  活动结束后,陈珍喜逐渐接受了这类志愿服务活动。不只是她,80多岁的老人没事就在路边捡垃圾,小学生也加入环保大军。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最好多举办几场!

  渐渐地,村里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卫生整治,移风易俗、乡规民风等工作依次展开。“这些陋习早该改了,乡风文明要靠你们年轻人带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亲兄弟吵架让人笑话……”当两兄弟为给父亲办丧事吵得不可开交时,“大炮”上前劝说,“战事”很快平息。

  在陈珍喜的带动下,北海湾形成了一支3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

  一次亲身体验胜过千言万语

  雨润广场,大冶最繁华的商街,十字路口处,一座蓝白相间的岗亭上,“城管执法角色互换体验岗”几个大字引人注目。

  “多少病人等着我动手术呢,到这里就是浪费时间!”一名医生抱怨道。就在刚才,他的电动车因为乱停放被城管执法人员拖走,他本人也告知到岗亭跟班执勤一天,才能取回车。

  一天下来,他像变了个人,体验感言写了两页纸。“比身体的劳累更难过的是群众的不理解”“如果人人都图方便,乱停乱放、乱丢乱扔,城市就会进入无序状态,伤害的还是大家”……

  像这样的岗亭故事,城管中队长曹彪并不少见,看着体验结束的市民心悦诚服的笑脸,他总结道:“来时怨气冲天,走时心悦诚服。”文明养成是一个过程,既要有春风化雨的宣传教育,更要有针对性强的约束机制。大冶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主任黄朝霞认为,一次亲身体验胜过千言万语。

  告别冷漠“一呼百应”

  教师担任“筑梦园丁”,为孩子们开展第二课堂;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组建普法小分队,为居民答疑解惑;老人加入“俏夕阳”环保小分队;家庭主妇组成“汪星人”文明养犬队……在高新区朝阳社区,“朝阳群众”志愿服务队有120多人,他们按职业和身份特点组建了8个小分队,辛勤的志愿服务换来的是社区温馨体贴的积分奖励——3积分是一块肥皂,13积分是一提抽纸……

  “兑换的不仅仅是一点东西,更是一种认同。”社区居委会委员刘梦云说,积分制广受欢迎,辖区商户纷纷加入,提供免费理发、餐饮等积分奖励。

  在保安镇沼山村,志愿服务积分还可以兑换一棵果苗,栽在房前屋后,两三年就能挂果。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大冶制定志愿服务激励回馈管理办法,以志愿服务时长累计积分,为志愿者提供日常生活用品,评为星级志愿者的,还可获得免费体检、公交卡充值等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已发放30多万元的积分奖励物品。”大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左高峰说,大家都是志愿者,也都是志愿活动的受益者,志愿服务让居民告别了“冷漠症”,积极参加各级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实现了对党的政策、群众诉求“一呼百应”。

  立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冶市文明实践中心将村(社区)实践站、乡镇(街道)实践所逐级上报的群众需求,整理成志愿服务项目菜单,构建了“摸清需求—拿出清单—出单—派单—评估”的流程化配送机制,让文明实践项目更加精准。

责任编辑:贺子桓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