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志愿服务当先锋 群众工作群众做 打造群众身边的红色阵地、精神家园
发表时间:2019-07-14来源:文明胶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试点工作中,山东省胶州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打造群众身边的红色阵地、精神家园”为目标,强化教育引领、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深化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实践,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强大精神指引。

  一

  党委主导,打造“安居乐业知党恩、共建和谐新时代”的精神家园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在基层吸引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红色阵地,胶州市坚持小切口、一体化、广覆盖,发挥党委主导作用,整合要素资源,构建起“市级中心、镇(街道)实践所、村庄(社区)实践站”三级组织体系。

  一是市级中心抓统筹,推动文明实践既“聚合力”又“增动力”。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握指成拳、合力攻坚、挂图作战。

 

胶州市委书记孙永红同志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队长

  抓协调,依托市民文化中心整合图书馆、文化馆、妇联、团委、市民讲堂等资源成立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整合民政、教育等部门行业领域内涉及服务群众的板块,搭建“理论宣讲、教育培训、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身体育”五大文明实践平台。

  

  抓培训,树牢“培训一人、示范一片”的理念,率先培训实践站站长和专管员,已开展培训6期,培训全市659个村庄实践站站长和专管员近1400人,示范带动其他党员干部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认同感、归属感。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长、专管员培训班

  二是镇村站所抓扩面,推动文明实践既“架天线”也“接地气”。在镇(街道)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在村庄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目前,全市12个镇(街道)均建有文明实践所,659个村(社区)建有文明实践站,占全市村庄的81.3%。村级文明站在建设过程中不搞大呼隆、不搞一刀切,也不另起炉灶,而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这一主题下,整合镇级宣传、组织、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等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阵地资源和活动资源,共同向农村聚焦发力,形成倍增效应,在更深层次和更高标准上满足群众需求。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孙永红同志为镇街实践所志愿服务分队授旗

部分村庄实践站志愿服务分队代表接旗

  三是织密网格消“盲点”,推动文明实践既“搭平台”又“建舞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塑造了一个传播文明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又搭建了人人参与、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的舞台。依托全市78处理论宣讲基地、8处文化公园广场、38个文明创建示范点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小舞台,连点成片,织密扎牢文明实践网格,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的相互融合、相互嵌入。

九龙街道南辛庄村实践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城市文化会客厅

  二

  志愿者主体,组建“奉献爱心暖人心、传递文明树新风”的工作队伍

  聚焦“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坚持志愿者主体,让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挑大梁、当先锋、做示范。重点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员带头、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成立市级志愿服务总队,组建党员干部“一缕阳光”义工队、村庄(社区)志愿服务队、专业志愿服务队以及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四支队伍”,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目前,全市登记志愿者近15.3万人,年度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46万小时,“服务有热度、市民有风度、城市有温度”的氛围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四类队伍在总队的指挥下开展多种

  二是坚持效果导向、供需匹配。为更好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结合融媒体中心试点工作,在线上,打造文明实践网上平台,依托电视端和手机端,群众可留言反馈意见、提出服务需求,指挥中心在后台收集分析数据,个性化定制服务内容。在线下,根据群众线上反馈需求,创新推出理论宣讲、心理疏导、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140项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市民在市级中心心愿墙上留下心愿

  三是坚持机制创新、常态长效。建立注册登记、培训孵化、嘉奖礼遇等机制,制定出台《文明实践志愿者管理办法》《胶州市志愿服务工时记录制度》,建立志愿服务“工时银行”和“爱心账本”,实行积分制管理,根据志愿者年度服务达50小时至300小时分别进行物质奖励,今年以来累计奖励志愿者1313名,实现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依托“志愿胶州服务平台”建立工时信用

  

  群众主角,夯实“群众工作群众做、典型引路稳阵地”的文明实践

  探索“聚焦一个目标、围绕一条主线、严格三个明确,打造五大特色活动品牌”的“1135”工作机制(“一个目标”即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为核心目标;“一条主线”即群众工作群众做;“三个明确”即明确活动主题,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明确活动时间,即原则上每月11日为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明确活动流程,即每次活动按照九个固定步骤依次进行。“五大特色活动品牌”为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文化串门”活动、家风弘扬活动、邻里互助活动、移风易俗活动),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用看得见的载体实现了“润物无声的宣传”。

文明实践宣誓环节

  一是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群众讲给群众听。坚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化身边人,用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解读“新思想”,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累计培训百姓宣讲员2200名,梳理身边典型故事1500余个,开展乡村故事会1900多场,受众达30余万人次,真正把党的声音讲到了群众身边,深入群众心田。

 

九龙街道新民村“身边人讲身边事”乡村故事会

  二是开展“文化串门”活动,群众演给群众看。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实施“1+5+N”工程,由1名文化指导员联系5个村庄,培养N名群众文化活动带头人,在67个中心社区成立邻里艺术团和庄户剧团,累计开展“文化串门”演出4200余场,平均每个村庄5场,群众在家门口即可欣赏到自导自演的文化精品,真正把欢声笑语带到群众身边,乐在群众心田。

镇村优秀秧歌队伍齐聚秧歌城广场参加“新春秧歌会”

  三是开展家风弘扬活动,群众典型群众评。在基层开展“洁净庭院”、“洁净厨房”、优秀小村民、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带动身边群众在创建评选中提高道德素养。目前全市有13.5万余户创建成“洁净庭院”,占比达到65.5%;676个村庄开展各类评选活动,真正把传统美德评到了群众身边,美在群众心田。

李哥庄镇纪家村表彰“文明家庭”户及“洁净庭院”户

  四是开展“邻里互助”活动,群众困难群众帮。招募群众身边的热心群众组建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让志愿者队伍常在乡下、常在身边。目前,在全市659个村庄成立由村庄电工、木匠、理发师等热心“手艺人”组成的“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邻里互助”活动,志愿者达9200余人,及时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小事”“急事”。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谊逐渐成为邻里乡亲新风尚,真正把党的关怀送到了群众身边,暖在群众心田。

胶东街道爱心发屋免费为村庄老人理发

  五是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群众引导群众做。坚持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深化移风易俗,成立移风易俗普及宣传志愿服务队,宣传弘扬新风,引导村民红事新办、白事俭办。目前全市建有婚庆礼堂12个,建有白事大厅49个,完成殡葬改革的村庄达到550个,真正把新风新俗传到了群众身边,留在群众心田。

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到红色婚庆礼堂举办婚礼,红事新办,移风易俗

责任编辑:贾 玉韬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