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安徽当涂:接通需求最初一公里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发表时间:2019-04-24来源:大美当涂

  去年8月,安徽省当涂县被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名单”,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开路先锋。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经验,没有既定模板。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当涂县按照“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 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的要求,创新性地实施“六单”工作法,旨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欢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提升群众最文明的素养。让群众在浓厚的学习实践氛围中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党的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截至目前,当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征集群众需求1.2万余条,178支志愿服务队的1.6万名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骨干承办了理论宣讲、环境保护、法律援助、健康关爱、农业科技等9个类型3000多场志愿服务活动。485个运行的项目中涌现出“红色帮帮团”“小城大爱”“守望当涂”“七彩课堂”“礼乐太白”“喜来乐礼仪帮厨”“百姓剧场”“民歌进校园”等一批特色品牌项目。 

  着眼于群众需求 

  来源于基层实践 

  如今,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由在乎“ 有没有”到注重“好不好”,由盼“数量”到盼“质量”。做到精准为群众提供精神文化生活产品,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首要课题。 

  “六单”工作法是在总结太白村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在已经上升为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运行模式。太白墓就位于太白村,由于房屋征迁后统一安置,以往群众在家里操办婚丧酒席的传统只能改去镇上的饭店,少则600元一桌,多则上千,高昂的酒席开支让很多并不富裕的群众苦不堪言。有群众就向村里反映,村部能否挤出个场所让大家办红白喜事。 

  于是,村里将一处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建成多功能的宴席大厅,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约法三章,红白喜事的酒席数量、烟酒价格和菜肴一律按规定准备。宴席大厅免费为群众提供场地,事主只需自己承担食材和水电费用。村里成立红白喜事志愿服务队,村党总支书记陈益秋任队长, 他来担任证婚人或司仪, 村民们觉得很有面子。村大学生村官赵孝国统筹安排操办婚丧酒席的志愿者,村民通过手机或上门“点单”,他就帮着一办到底。其他志愿者则当起了厨师、服务员,招呼客人,端菜倒茶。自投入使用以来,共承办红白喜事31场,年底又有多场喜宴预订。盘算下来,一场20桌的喜宴能够节省1万多元。群众参加一场红白喜事宴,就是一次文明实践,“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蔚然成风,带动了全村整体的乡风文明建设,大家纷纷点赞。 

  群众需要什么,就实践什么;群众需求在哪,志愿服务就覆盖在哪。在总结太白村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当涂县提炼出可复制推广的“六单”工作法。所谓“六单”工作法,就是由群众点单,平台统单、制单、派单,志愿者接单,最后由群众评单。 

  需求点单全覆盖 

  志愿服务零距离 

  “六单”工作法的第一步,就是接通群众需求“最初一公里”,实现形式是群众点单。点单方式有三种:网络点服务菜单,即,群众通过登录“大美当涂”APP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公众平台点单;干部入户征集服务菜单,即,城区党员干部开展“访民情·解民忧”志愿服务活动,上门接受群众点单,农村村民代表入户接受群众点单;现场点单,即,群众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实践所、村实践站填写《心愿征集卡》点单。上下双向结合、新旧手段并用,基本实现了群众需求点单全覆盖, 并一改过去志愿服务“给群众端菜”为现在精准对接“让群众点菜”。 

  接受群众点单后,站、所、中心三级平台工作人员开始统单,统一在平台进行统计、编号、登记、归类、汇总、分析,对不能及时提供服务的群众个性化需求,梳理、归档,统筹安排,并积极引导做好群众回复。而后是制单,对可以提供志愿服务的“群众点单”,分类制定“志愿服务工作清单”。再就是派单,根据服务需求项目, 明确具体志愿服务内容、时间、地点,通过平台及短信通知志愿服务队,派发任务清单,并在平台公布相关信息,进行实时跟踪督促。 

  “六单”工作法的关键一步,就是接单, 接到派单任务的志愿服务队要备好功课,理论政策类宣讲还要经过审核,才能开展相关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好不好,最后还要让群众来评单,即,通过登录志愿服务公众平台、填写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等形式进行评价。站、所、中心三级平台根据征集到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导志愿服务队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 

  “六单”工作法在运行中收到良好效果。姑孰镇清源社区群众了解到,68岁的志愿者秦宜祥擅长结合身边事讲《论语》,对儿童国学启蒙很有帮助,便来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站点单。接单后,老秦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从讲故事入手,通过孩子的诵读,加上故事的解析,让孩子在诵读的基础上真正地理解语句的内涵。孩子们说听得进,家长们说用得上,一连讲了四堂课,大家还感到不过瘾,拉着老秦要求再开课。 

  身边资源服务人 

  身边故事教育人 

  如何发挥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当涂县的做法是,整合资源,创新形式,丰富实践,落地生根。 

  构建统筹有力、联动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健全“县委政府统一领导、文明办统筹协调、所站自主运行、协调小组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文明实践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设立一批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固定与流动相衔接、线上与线下相补充的阵地。 

  构建供需直通、无缝对接的注册培训机制。围绕乡村振兴、邻里和睦、文体休闲、文明创建、卫生健康、教育服务、农技下乡、家风传承等主题,抓住“12·5”国际志愿者日、“3·5”学雷锋日及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等节点,在各领域打造一支能走进村子里去、能与群众建立感情的志愿服务队伍。 

  构建多措并举、支撑有力的团队孵化机制。畅通渠道孵化团队,鼓励五老、道德模范、草根宣讲员,号召青年人,培养未成年人加入各级志愿服务队。坚持盘活群众身边资源,注重用群众自己的、身边的资源服务群众,用身边的故事教育身边的人。14名县领导带头注册为志愿者,每周至少下沉乡村振兴示范村一天,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0名村挂职第一书记吃住在村,走村入户开展志愿服务,帮助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每村2支县直部门志愿服务队定期协助开展环境整治。 

  构建主题鲜明、示范带动的项目引领机制。坚持用抓项目的方法来抓文明实践,提升服务精准性。按照“处处有项目、实时可认领、天天有服务”的文明实践运行模式,常态长效化开展实践活动。 

  构建覆盖广泛、常态长效的实践运行机制。一是以“菜单+点单”模式推动文明实践精准化。二是围绕大型活动抓实践,抓住“年货嘉年华”“乡村村晚”等重要契机,积聚力量、整合资源,全力推进文明实践服务活动。三是围绕社会焦点和主题热点抓实践,针对返乡农民工、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以及环保、医疗、安全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常态开展“情暖姑孰”“天下益家”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构建褒奖回馈、关爱礼遇的激励嘉许机制。志愿服务超市采用积分卡制度管理,按物品大概价值,对应分值进行兑换。物品大多由与村结对帮扶的企业以及村里的企业无偿提供。超市的一进一出, 都是志愿服务行为,彰显了浓浓的爱心。 

  在盘活上下功夫 

  在共享上做文章 

  当涂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主要是依托存量,而不是大搞增量,更不是搞大拆大建。以全域为整体,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来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搭建“六单”工作法运行平台。 

  目前,已依托县图书馆、乡镇和村综合文化站(中心)等资源,设立1个县实践中心、10个实践所、130个实践站,辐射带动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县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建立25个实践点。 

  为让“六单”运行得更融通,县级组建了“当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当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县委书记担任县实践中心主任,县长担任志愿总队队长,制定出台了《当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试行)》,方案确定了“12355”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模式。 

  守正创新,凝心聚力。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百强县的当涂,在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试点中,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一股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的正能量正在步步累积。

责任编辑:原 茵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