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激活红色资源 深化文明实践
发表时间:2020-09-05 来源:中国文明网

  上杭县是著名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来,上杭县积极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建立“红色基因传承志愿服务队”,策划红色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使红色文化不断“热”起来、“活”起来、“传”下去,为全县文明实践不断注入新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强化文明实践理念,组建红色志愿服务队伍。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理念与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组建“红色基因传承队”。队伍以知名党史专家、文史专家、党校教师,老红军及其后代、开国将军后代、五老人员、红色文艺轻骑兵等人员为主要力量,以古田会议纪念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县博物馆等红色场馆讲解员、各景区导游、各乡镇、村退休老同志、各中小学红色故事宣讲员等人员为重要补充,组建县、乡、村构三位一体的工作队伍,发挥好红色文化传播者力量。

  二是整合文明实践载体,拓展红色志愿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宣传载体平台,按照优化配置、共建共享的原则,拓展红色志愿服务平台。硬件平台方面,整合县内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旧址遗址和纪念设施,如古田会议旧址群、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临江楼、开国将军故居、陈丕显、邓六金、傅柏翠等历史名人故居,古田红军小镇、上杭艇国防教育基地等红色培训现场教学点,以及各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广场)、村(居)文化活动室,新建的100多个理论宣讲点、百姓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阵地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平台,为红色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提供硬件基础。软件平台方面,整合红色文化论坛、客家讲坛、青年论坛、青年正在说等平台资源,通过授课、讲座形式,将党史、红色故事等融入其中,使之成为开展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的重要载体。同时,依托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等活动载体,搭建红色文化教育服务直达基层的通道。

  三是策划文明实践项目,精准红色志愿服务活动。为有效解决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供给不足、供需错位等问题,推动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精准化、专业化,上杭县通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策划竞赛活动,策划百余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并建立了项目库。其中,培育打造了县委宣传部“薪火相传”理论宣传、县委党校“红土铸魂”、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红色故事汇”、县文体旅游局“红色文艺轻骑兵”以及古田镇、蛟洋镇等传承红色基因志愿服务项目。“薪火相传”理论宣传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星火讲师团”的优势作用,将理论宣讲带到了田间地头,夜间流动讲堂志愿服务项目则解决了群众白天生产无法享受志愿服务的问题,切实让志愿服务活动落到了实处。

  四是畅通文明实践渠道,健全志愿服务机制。为消除因机构、人员、设施等权属不同造成的困难,同时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志愿服务项目供需上下脱节的问题,上杭县着力畅通文明实践渠道、健全工作机制,以确保红色基因传承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比如,建立中心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每个月定期召开一次例会,集中安排部署当月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开展,协调各志愿服务队伍资源,确保集中力量办好每项志愿服务活动。每半年召开一次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联席会议,重点协调解决红色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难题。用好用活用足“六大中心”(即,市民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12345”便民服务中心、民情处理中心、三农服务中心、艺术中心),以及e龙岩APP便民服务平台,畅通需求反映渠道,每月按时收集汇总百姓诉求,并根据群众需求策划生成个性化志愿服务项目。

  五是打造文明实践品牌,突显红色志愿服务成果。上杭县被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来,就不断强化示范引领,持续打造“爱满杭川”文明实践品牌,着力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上杭样板”。策划设计新时代文明实践形象品牌“杭杭”“川川”,推出海报、微动漫、微视频、微信表情包等新媒体作品,引领上杭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尚。红色志愿服务紧紧围绕古田这一重要红色文化品牌,将古田镇、吴地红军小镇、蛟洋镇蛟洋村等列为上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五镇十村”示范点建设进行集中打造。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在古田、蛟洋等乡镇形成了浓厚的文明实践氛围,培育了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先进典型。2019年2月,上杭县公安局古田派出所女警巡逻服务队被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19年3月,国家电网福建电力铁军(上杭古田之光)共产党员服务队被福建省委宣传部评为“福建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蛟洋镇“夜间流动讲堂”志愿服务项目获得2019年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并代表福建参加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经过培育发展,吴地“红军小镇”已成为红色培训及红色旅游的重要拓展项目,2019年开展党性教育培训班次324批、共15652人次,中小学研学班次42批、共8085人次,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

责任编辑:梁 海燕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