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视点第82期]获救者冷漠离开违背了良心 伤害了爱心
发表时间:2012-07-06   来源:中国文明网综合

  7月3日17时,湖南娄底一家三口在孙水公园一条河里游泳溺水,路过的小伙邓锦杰闻讯下水救人。事后一家三口获救,邓锦杰不幸身亡。岸边围观的部分市民称,一家三口获救上岸后马上离开。有群众阻拦,获救者竟称“关我屁事”。

    邓锦杰生前所在公司的老板晏建伟带头拿出1万元悬赏,希望市民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帮助寻找被救者。晏建伟说,“只希望被救者能现身,说一声谢谢。”  [详细]

————————————————————————————————————————————

  □ 如果真如报道中所说,获救者非但不感恩还口出恶言,实在是没良心!

  事件一出,舆论哗然,邓锦杰和两位路人的义举让人交口称赞,而获救者的冷漠让人惊讶、寒心、更多的是愤怒。

  这本是个温情桥段:一家人落水,路人搭救。不料,却画上凄然句号——救人者溺亡。更令人寒心的,是获救者的冷漠。一句“关我屁事”,将倨傲心态勾画无疑,也制造出深沉的道德伤痕。

  “关我屁事”的冷血言辞,打照着对生命的无敬畏。就算邓锦杰不是与自己命运牵连,一个正常人的逝去,都应被我们痛悼,而非毫无痛感地走开。更何况,在“救人—被救”的境况链条上,被救者总是“欠人情”的一方。在我们的公序良俗中,常言道“滴水恩,涌泉报”,别人为你而逝,你怎可闭眼无视? [详细]

  □ 获救者的冷漠不止是个人道德缺陷,更伤害了社会爱心

    除了对获救者忘恩负义的指责,更多的评论指向了这个事件会带来的负面效果,还是那句话:“以后谁还敢见义勇为?”

    他们此举伤害了善心,阻断了正能量的传播,让人看到了好人没好报的应验,很可能会让不少人打消以后见义勇为的念头。爱心、善心只有得到呵护,才能延绵不止。 [详细]

  一个民族的素质不是靠几个好人来树立的,而是要大多数人都有同意正确的道德观。这种一家三口,这种事情的发生,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恶劣影响。以后落水救人助人的事情会越来越少,冷漠的人会越老越多。树立再多的道德模范,带给人们的向上作用远不及一件恶劣事情的发生在人们心中向下的负面作用大,这种负面作用会把人们心中对道德的美好期望拉入深渊。  [详细] 

  □ 撇开获救者的冷漠,我们仍可以看到邓锦杰的见义勇为和公众的道德良知

    “关我屁事”,是丧尽天良的话,这被救人的恶语也让人伤心欲绝。我们承认,这样的人也绝非个别。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这样的忘恩负义之人毕竟极少数,是动摇不了见义勇为的主流。与被救之人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友对这一家人的谴责,这是从个人层面上的积极回应;警方立即展开调查,并“基本认定邓锦杰见义勇为”,这是从制度和组织层面上的积极回应。
  虽然没有被救之人的“回报”,但却并不表明救了人之后是白救的,并不表示着以后不该见义勇为。“关我屁事”的丑话让人深恶痛绝,但也没有必要为之绝望,见义勇为永远是主流,永远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推崇的。“关我屁事”或许只是口不择言,或许是有意为之,但也只是代表着个别人的心声,确切地说是代表着小人的心声。 [详细]

  公众对被救者进行口诛笔伐,那是一种道德尚未在民间完全泯灭的可喜现象。倘若全体观众也当起了冷漠的看客,甚至转而嘲笑见义勇为者,那才是社会的悲哀。因此,娄底救人事件中,我们更看到了民间对道德重建的迫切之心。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详细]

    □ 为了不让这样的冷漠情景再现,挽回事件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能做些什么?

    小编集纳了网友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应动用一切舆论手段,大力弘扬邓锦杰的英雄事迹,及时给英雄授予“见义勇为光荣称号”,并抚恤英雄家属,不要让英雄流血,亲人流泪的事再发生;对“道德落水”的三口之家,要进行舆论上的谴责,迫使三口之家“显身”,向公众公开认错。
  二、我们社会组织也有不少事可做。妇联、共青团、社区等相关组织,应全面发动社会各界,寻找这一家子,目的就是形成全社会讲正气、树新风,让好人得到好报,坏人得到惩治。让他们向英雄的家人道一声歉,让死者安息,生者安慰。
  三、我们相关法律机关,应对被救者的冷漠离开,进行法律上的拾遗补缺,用法律规范被救者的丑恶行为,必要时进行法律上的制裁。
[详细]

责任编辑:项 丽
更多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