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视点第51期:建设诚信国家 夯实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
发表时间:2011-06-13   来源:中国文明网·评论频道
 诚与信:一个千古话题
    诚信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在现代社会,诚信更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基石。诚信是企业成功的保障。对于企业而言,依靠欺诈和设置陷阱,有可能赚得一些小钱,却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诚信是婚姻与家庭幸福的保障。同床异梦,缺少忠诚的夫妻不可能长久;同样,家庭成员相互欺瞒、缺少信任,家庭也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诚信是修身养性的法宝。古时所谓的君子,岂止是学识渊博?他们使人敬仰的,是超出一般人的道德水准。>>>详细

 诚信价值倒挂现象应当引起警惕

    本来无价的诚信,变成了真正的没价。不仅没价,而且价值倒挂。该付代价的事情变成了获利益的事情,该受损失的事情变成了占便宜的事情。失信成了聪慧,而守信变成了愚傻。久而久之,人们深深地跌入渴望诚信,自己又难做到诚信的漩涡中。>>>详细

     论文“测谎仪”:莫把治标当治本

 诚信建设,“政府公信力”要发力

    每一起突发事件,处理不好会成为损伤政府公信的消极因素,应对得当则可能是增加政府公信的契机。真诚回应社会关切,积极提振政府公信,自觉维护“无形资产”,是每个党政干部的政治责任。只要从这个高度去认识并身体力行,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同心协力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详细

     品“还债局长” 感信义力量

 诚信文化建设呼唤媒体的守望功能

    为了加快诚信文化的建设,媒体应更富有社会责任感,尤其是要加强自身的守望功能。媒体要做到理智对待,真实再现,不要讳莫如深;要深刻批判,不要机械再现。由于诚信缺失的现象往往“后果消极”,大众传媒容易走入对之进行传播限制和封锁的误区,这本身就是大众传媒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一个表现。>>>详细

     专家成“砖家”:专家公信力求解

 诚信建设需要自律与他律结合

    诚信品格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体自觉地提升道德认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实践和磨砺,是诚信品格养成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社会道德秩序的构建,无法真正深入人心,不能上升为自觉自律,也就难以维持长久。而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将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等失德行为的土壤。>>>详细

     法律与道德结合 效果会更好

 在社会管理视野中思考当下诚信建设

    当下的诚信缺失已经引发了社会的信任危机,我们需要在社会管理视野中来思考当下的诚信建设。个体的道德失范已不再是“个人品质”的问题,遭遇诚信缺失的大众不仅希求个体良知的守望,更企盼社会良序的构建。诚信缺失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向社会管理提出的新课题。社会管理视野中的诚信建设需要综合治理。>>>详细

     “毒黄瓜”事件折射社会管理复杂性

 市场经济绝不等于不择手段挣钱

    市场经济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市场经济首先是诚信经济,诚信是任何市场主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第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任何市场主体必须在法律框架之内和商业道德的约束之下,通过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利润的最大化。第三,市场经济是标杆经济。法律、政策、道德这几根标杆绝不可以逾越。>>>详细

     中国概念股的诚信伤不起

 健全法律 建设社会诚信体系

建立以信用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社会诚信体系,全面记录和高效传递信用信息,通过拒绝交易形成全社会对失信者的联防惩戒机制,是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诚信体系建设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必须各行业、各领域联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健全法律,从严执法,理顺监管机制,才是根本。>>>详细

    诚信本是传统美德,今天为何如此稀缺

中国文明网·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