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贵在真
日期:2020-04-09
来源:陕西日报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近日印发。这让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不仅有了“硬指标”,更引发人们的广泛思考和讨论。

  劳动创造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翻开《诗经》,美丽的采桑女带着劳动的喜悦依依走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赏析民谣,早出晚归的农人揣着劳动的踏实感入梦。“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这是劳动者的感悟和智慧。劳动创造了一切,也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没有劳动,一切伟大梦想也就无从谈起。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漠视劳动、不尊重劳动者的现象愈演愈烈。有的人把不劳而获视为追求,觉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才是“人上人”的生活;有的人把巧取豪夺视为“本事”,不惜以侵犯他人利益为代价;有的人看不起体力劳动者,“不好好上学长大去搬砖”式家庭教育屡见不鲜。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一些靠“炒”、靠“炫”等投机式“一夜成名”的事例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下,从国家层面号召,重拾被边缘、被冷落的劳动教育,尤为必要。最关键的是避免把劳动教育变成作秀表演或花边点缀,真正使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紧紧扭住一个“观”字。“如果心不想出发,脚就不会行动。”劳动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在于让孩子们学会劳动技能,而是要让“热爱劳动、尊崇劳动”的观念住进孩子们的头脑和心房。要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需要感受,需要体验。亲身体会劳动过程,与教室里吹着空调,拿着书本,看着PPT,听老师讲如何锄地、如何播种、如何收割,肯定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笔者上中学的时候,每个学期学校都会设置一个勤工俭学周,这一周同学们有时上山挖药材,有时下地捡花生,用自己的劳动果实到学校换取笔记本、文具盒等学习用品,那种劳动后的满足感至今记忆犹新,“用汗水换来的才最踏实”的理念也始终铭记。当然,树立劳动观念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制度发力,从而久久为功、入脑入心。

  牢牢盯住一个“适”字。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劳动教育更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比如农村学校,可能有亲近土地的天然优势,体验农耕是很好的选择;郊区学校,可能与工厂更方便结对,有机会让孩子们当当工人也不错;城市学校,可能不是水泥场院就是塑胶操场,就需要另辟课堂,扫扫马路、送送快递、去去养老院,都可以找到劳动的快乐。此外,大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劳动能力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要想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又确保学生安全,更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开设适合实际的劳动课,切不可不顾客观条件,一刀切、一窝蜂。

  时时关注一个“合”字。让劳动教育落地落实,不是一人之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试想,如果学校安排了劳动课程,但家长却不理解、舍不得,孩子到了家里还是“小皇帝”,无异于一曝十寒,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反过来,如果学校很积极、家长挺支持,但整个教育体制还是唯分数论,劳动教育难免沦为纸上谈兵。只有三方合力,让劳动教育形成一个闭环,才能在环环相扣中形成良好的氛围,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有人说得好,背会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等于理解了劳动的艰辛。要让劳动教育从纸面走向现实,让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蔚然成风,依然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宋威)

责任编辑:梁 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