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垃圾分类也要防形式主义
日期:2019-07-10
来源:陕西日报
垃圾分类,无疑是最近最热的话题之一。近日,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计划投入213亿元,到2020年年底,将在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或正在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纳入立法。(7月7日《中国之声》)

  随着本月初上海垃圾分类正式进入“强制时代”,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切的热点,很多城市也都在酝酿实施办法,从试点走向普及无疑是公众普遍乐见和期待的。但垃圾分类牵涉到方方面面,要把好事做好做实的关键之一,就是防止形式主义。

  比如,某地组织的“快闪”活动煞是热闹,但仅止于路过者“发现”、新闻中“可见”,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但“快闪”之后再无动静,更未见科普、示范进小区,终究显得不接地气,离百姓很“远”,效果自然也有限。再比如,某地垃圾分类已经搞了很多年,分类垃圾桶也是有模有样,可不但长期无现场分类指导,更不见督促居民将不同垃圾分类投放,除了“垃圾桶分类”其他并无变化。又比如,某地垃圾分类搞得有声有色,市民意识也显著增强,但大家发现煞费苦心分类的垃圾,最终仍被混合运走,当地尚不具备垃圾分类中端运输和终端处理条件……

  推进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任何工作一旦遇上形式主义,进度、质量、效果往往就会打折扣、难达标,还可能挫伤群众积极性,招致群众不满、反感。垃圾分类倡议多年,也做了不少工作,之所以收效不佳甚至虎头蛇尾,固然有群众观念滞后、习惯难改等多种因素,但有关方面未能抓实、抓到位,配套措施不完善、不给力,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相关部门做样子、搞形式、走过场,群众自然也就不会当回事,等到真刀真枪推动实施时,大家难免以为又是在搞花架子,进而消极观望或被动应付,缺失积极性和主动性。

  正如住建部有关专家指出,大部分城市目前还只能做到在投放环节配备分类收集的设施,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环节的设施配备普遍不足,垃圾“先分后混”的问题还没有明显解决。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推行“强制”“最严”垃圾分类,的确容易被指不切实际,也可能徒劳无益、欲速不达。但看看我们不断恶化的脆弱的环境,就会明白,这件事我们一定得做。尽管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一件难事,任务十分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投入,但还是要赶快做,并且做到位。

  需要注意的是,事虽迫切,但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硬碰硬、实打实地推进,确保不打折扣、不放空炮,才更有利于增进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因此,要确保垃圾分类工作不走样、不跑调,达成预期进度和理想效果,就必须切实做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在各个环节压实责任,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范子军)

责任编辑:王欣舒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