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策
新闻出版
理论学习
调查研究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
文明家庭
文明传播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文明养成
书读中国
文明新媒体
文明中华
国学经典
我们的节日
评论
图片
监督
专题
访谈
视频
资料
地方
邮箱
中国文明网首页
>
文明评论
>
网媒看法(过期)
“文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强大动力
(2016-03-17)
新华国际时评:第四次工业革命应跨越“数字鸿沟”
(2016-01-24)
新华时评:为中东和平与发展注入中国正能量
(2016-01-24)
新华时评:贫困生补助金应“刚性发放”
(2016-01-22)
新华时评:助农民工“摩托大军”平安回家
(2016-01-22)
聆听法治中国的足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述评
(2016-01-22)
新华时评:“以案普法”让消费者维权不违法
(2016-01-21)
新华时评:寒冬救助流浪人员要“提高温度”
(2016-01-20)
新华新语:寒冬洒水“惹祸”值得反思
(2016-01-20)
(新华时评)清理贴吧:有反省更要见行动
(2016-01-19)
新华时评:用户流量岂能成为“糊涂账”
(2016-01-19)
新华网评:他们,为什么能站上这舞台中央
(2016-01-18)
新华时评:这个时代需要“草根”的正能量
(2016-01-18)
正能量奖金究竟该奖励给谁?
(2016-01-18)
“课间圈养”:学校无限责任下的无奈
(2016-01-18)
综艺节目的制胜法宝:“暖”
(2016-01-18)
网络新闻 立规矩方能扬正气
(2016-01-18)
学校“拍照式”资助为哪般?
(2016-01-18)
守护精神原乡 莫让老宅再“火”
(2016-01-16)
做善事也不能随意“拍脑袋”
(2016-01-15)
利剑高悬 着力解决基层贪腐问题
(2016-01-15)
用铁的纪律筑牢反腐倡廉防线
(2016-01-14)
新华社评论员:民心是最大政治 正义是最强力量
(2016-01-13)
树立“四个自信”打赢反腐攻坚战
(2016-01-13)
新华社评论员:勇于担当 筑牢责任意识
(2016-01-12)
新华社评论员:立根铸魂 强化党的意识
(2016-01-09)
“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是历史责任
(2016-01-08)
新华社评论员: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
(2016-01-08)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不能打折扣
(2016-01-08)
新华社评论员: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
(2016-01-07)
新华社评论员: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凝心聚力
(2016-01-06)
短评:“一元”传递文明友善
(2016-01-04)
新华社评论:坚持共同的梦想 汇聚奋进的力量
(2016-01-02)
(新华时评)文明旅游既需硬约束又要强服务
(2016-01-01)
(新华时评)乘势而上推进改革
(2015-12-31)
新华社社评:为了更美好的中国砥砺前行——2016年新年献词
(2015-12-31)
年关尤须防“四风”
(2015-12-30)
铲除考试作弊须法律利剑出鞘
(2015-12-29)
当“新闻敲诈”遭遇“媒体寒冬”
(2015-12-29)
手握公器要心存戒尺
(2015-12-24)
城市发展要尊重民意用好民智
(2015-12-23)
危急时刻,祖国能带你回家
(2015-12-23)
让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
(2015-12-22)
不能拿权力当卡刷
(2015-12-20)
以绿色发展迎击雾霾之痛
(2015-12-20)
新华社评论:不牵“牛鼻子”就要“挨板子”
(2015-12-20)
互联网必将成为创新驱动的先导力量
(2015-12-19)
党校教师必须自觉坚持党校姓党原则
(2015-12-19)
人民日报评论员:解决突出问题才有说服力
(2015-12-15)
新华社评论员:在缅怀中凝聚和平的力量
(2015-12-13)
“整人式”执法消磨法治尊严
(2015-12-07)
让宪法沁入每一个公民的心田
(2015-12-04)
深度评论
更多>>
小善举也可汇聚大文明
别让亲情在忙碌中"失陪"
青年要做移风易俗"先行军"
加快供给侧改革释放文化活力
理论节目要满足大众学习渴求
理论宣讲需要接地气式的创新
履责变推责 形式主义如何破
地方传真
更多>>
频道聚焦
更多>>
我们的新时代 历史的新光荣
呼唤新时代典型人物
思想一变天地宽
读懂年度热词里的中国
阅读是一种"高贵的坚持"
传统文化如何走进校园
创城须有翻篇归零的姿态
网红图书馆光有颜值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