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整治网络暴力,清朗网络生态
发表时间:2022-01-26来源:南方日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网络舆论环境同样需常更常新。24日,国家网信办发文决定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切实维护网民利益”位列任务榜首,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引“爆”热搜的寻亲男孩刘学州曾感叹网络暴力可怕、被造谣“女业主出轨快递小哥”的受害者谷女士坦言经历“社会性死亡”……发生在网络空间的一桩桩恶事,深刻展现了网络暴力之害。春节将至,适时布局网络环境整治行动既是对祥和假期氛围的呼应,更是对清朗舆论生态的常规化守护。

  网络暴力、散布谣言等问题频频发生,与其行为的隐匿性与群体性有很大关系。“犯下最大的恶的是无名之人”,隐匿增加了身份识别的难度;缺乏审慎思考,零散个人将汇聚成“乌合之众”。当某一社会事件成网络世界热议的话题时,“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正义’力量,对他们来说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即或不然,群体中的人也会有一种‘法不责众’的想法,因而在他们行为时表现得理直气壮”。一旦冷言冷语超出个人承压最大域,恐后果难以预料。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于网络暴力参与者、谣言传播者而言,一次转发、一次跟帖看似轻如鸿毛,直接作用于目标对象的攻击力约略归零,实则数量的累积很可能酿成不可逆转的质变。尤其是具有意见领袖特质的公众账号。从影响力来看,账号发表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舆论走向;从传播力来看,庞大的粉丝数量拓宽了意见的远播范围。当暴力言论或不实消息经由公众账号发布时,其产生的不利影响远高于单个人的“小恶”。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滋生语言暴力、谣言的温床!强而有力的“清朗”专项行动再次警示我们:发帖不能任性,情节严重的网络暴力构成犯罪。治理网络领域的沉疴痼疾绝非一日之功、也不能仅凭一己之力。有关部门抓细抓严监管工作、网络平台压实压紧主体责任、新闻媒体加大曝光力度、广大公民提高网络素养……相信在多方合力的作用下,风清气正的舆论生态将触手可及、可亲可感。(静子

责任编辑:荣 毅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