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慰问时节”说慰问
发表时间:2022-01-25来源:北京日报

  年末岁初,又到“慰问时节”。按理说慰问是根据情况、按照需要不分时节的,不应有所谓“淡旺季”,但事实上,节日前夕特别是新春佳节来临之时,慰问总会多一些。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又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里,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的传统也使春节更具人情味儿。

  上级慰问基层、领导慰问群众、地方慰问部队,加油鼓劲、交流沟通,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济困帮扶、问寒问暖,了解民情、增进感情,本是件好事。但好事要做好,还得下番功夫。慰问,关键是不但要见,而且更要“慰”、要“问”。如果慰问活动搞形式主义,前呼后拥只慰不问,甚至像以前有些地方还组织小学生顶风冒雨列队迎候,连带媒体的长枪短炮频频出动,那就真的有违本义、得不偿失了。

  该去何处慰问?不能凭主观意志“安排”,最好去慰问那些节日期间本就在岗的干部职工,避免大家为了被“慰问”而专门“加班”,避免变味的“慰问”扰乱基层的正常工作。曾听说某地让交警在50℃的地面上排队半小时,等候领导擦汗慰问这样啼笑皆非之事,甚至还有些地方出现慰问品、慰问金发了再收回的荒诞之举。

  慰问,要真问。不仅要把慰问看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要当作主动开门听民意聚民智的好机会。了解基层不能只看汇报材料,多交基层朋友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基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草根是最接地气的人群。要以甘当小学生、讨教提炼取“真经”之心,多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掀锅盖、查米缸,脚下有泥土心中才能掌握实情、沉淀真情。现在已不是“什么都缺”,你送什么人家都喜欢的年代了,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拎点东西随便送,不要让慰问品成为“鸡肋”。送温暖也不单单是点个卯、给红包之类,起码要把板凳坐热吧。

  慰问,要善问。干部的双肩应该是群众的依靠,把慰问看作问政服务和双向互动的好途径。慰问也是调查研究,也有方法论。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当年苏区干部“夜打灯笼访贫农”,动人歌声犹在耳边。常坐坐小板凳、矮板凳,点对点、面对面、心贴心。习近平同志在厦门任职期间,一次次上高山、进海岛、下农村、入农户,骑自行车跑企业、坐拖拉机进山,每到一地,就掏出本子和笔,认真听、仔细记。他指出:“当干部就三招,认路、认邻、认特点,那个地方什么特色、什么资源搞清楚了,工作就心中有数了。”

  慰问,要会问。多长点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本事。善用语言力量,注重语言艺术,讲究沟通技巧;言之有德,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共情。脱离实际、轻视基层、高高在上惯了,满嘴大道理、开口就官话直喷是行不通的。烟火气暖人心。慰问也讲个入乡随俗,需普通话时普通话,能方言时来几句方言土语,即使讲大道理也用直白朴素家常话,善用“大白话”,接地气、带露水、冒热气、有温度,提高“言值”。让老百姓听得见、听得懂、听得进,公仆才能名副其实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问、听不是目的,而是为制定后续的暖心实招打好基础,把慰问的收获化为老百姓触手可及的实惠和幸福,让慰问暖意升温。要通过慰问等扎实举措,让老百姓欣“慰”甚至情不自禁唱起《看见你们格外亲》。(施建石

责任编辑:荣 毅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