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全球发展的重要贡献者
发表时间:2022-05-13来源:中国文明网“明眼慧心”公号

  近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国会作证时声称,中国是美国步步紧逼的挑战。一同出席听证会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也称,中国企图从根本上寻求改变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美国政府尤其是其国防部,对中国的发展速度感到震惊,认定中国是唯一能对美国构成系统性挑战的国家。奥斯汀2021年初上任后,就频繁使用“步步紧逼的威胁”作为对中国的最新定性。其实,指责中国改变国际秩序是美国政府的一贯说辞。特朗普政府就曾在其《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中国定性为“修正主义国家”,意指中国试图改变国际秩序的现状。美国针对中国的这些指责不仅完全违背事实,也严重破坏了中美关系,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没有威胁美国的意图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开展友好合作,从未向任何国家挑起过战争,也未曾侵略过任何国家的领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希望中美两国做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美国前国务卿约翰•克里和雷克斯•蒂勒森访华时,也未拒绝在官方声明中使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表述。直到特朗普政府蓄意将中国定性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中美关系才急剧恶化,其责任完全在于美方。

  1955年4月18日─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万隆会议。会议发表的最后公报提出了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相一致的、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十项国际关系原则。新华社发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已经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党的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至今仍在为此艰苦努力。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一贯坚持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武装力量既不针对任何国家,也不与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和建立军事同盟。中国的发展是为了自身富强、人民幸福,根本没有针对美国的意图。

  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

  当今世界,只有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美国则另搞一套所谓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把自己的“家法”“帮规”凌驾于国际法之上。联合国宪章要求世界各国坚持主权平等、和平共处,反对干涉内政、霸权强权。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成为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世界和平的重要建设者。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等重要理念,为维护当今国际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2022年5月9日,在黎巴嫩南部地区日不肯,中国赴黎维和部队医生为当地诊所医生讲解药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新华社发 孔康谊 摄

  中国和平发展的历程是对美国指责中国改变国际秩序的有力反驳。美国一直在炒作 “国强必霸”“文明冲突”“修昔底德陷阱”等西方中心主义论调,但中国在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并没有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大国发生激烈冲突。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多边进程,与日本、俄罗斯等地区主要国家以及东盟这个重要的区域性组织建立了新型伙伴关系,并且向来重视与美国发展和平友好的关系。

  中国是全球发展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积极提供全球公共品,为全球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国际安全方面,中国向来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的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参与了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

  2021年3月3日,黑山卫生部长博约维奇(左)和中国驻黑山大使刘晋出席在黑山波德戈里察举行的中国疫苗交接仪式。新华社发 黑山政府供图

  在全球发展方面,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消除贫困联盟的任务,努力与他国合作推进国际减贫工作。2020年,中国已经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还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疫苗,占中国以外全球疫苗使用总量的1/3,中国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古代就有“和为贵”“国家虽大,好战必亡”的思想。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挑战和威胁美国。中国人民致力于探索一条通过和平方式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崭新道路。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美国应当放下对抗思维,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协调、合作、稳定的正确轨道。(来源:中国网 作者:付随鑫)

责任编辑:荣 毅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