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怀想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图十二

  又至中秋,溽暑退去,凉意点点,积蓄一个季节的蝉声渐渐隐去,“秋令人悲,又能令人思”,怀想的日子开始了。

  八月十五的月夜,时间深处的书画家们在做什么呢?一定是写字、画画、作诗;望月、畅谈、饮酒……月亮是“中秋节”的关键词,这一天的诗、书、画,应该与月亮的关系最为紧密。白居易的七律《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在眼前映现,那是关于月亮的吟唱,平平淡淡的诗句,实实在在的感受,契合心境——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着中秋的月,读着白居易的诗,探视人生的窗口似乎多了一扇。我仿佛看见了在湓亭望月的白居易。四周的地面撒着薄雪一样的月光,湓亭边长着一棵年轻的合欢树,沉默着,不愿打扰沉思的诗人。白居易微闭着双眼,抬头向月。“曲江池畔”与“湓浦沙头”两个场景,处于不同的时空,诗人都经历了。他从西北辗转东南,昨日之风无人会,今夜清光却似往年,宿命的感慨,为中秋的月添了寒凉的一笔。

  白居易晚年研习佛经,存世的墨迹中有《楞严经册》等抄写经卷之作,笔法丰富内敛、凝练稳重,体现出了澄明的审美心境。宋徽宗《宣和书谱》曾评价其书法:“观其书丰年、洛下两帖,与夫杂诗,笔势翩翩,大抵唐人作字无有不工者。如居易以文章名世,至于字画不失书家法度,作行书妙处,与时名流相后先,盖胸中渊著,流出笔下,便过人数等,观之者亦想见其风概云。”常人无缘见到白居易的墨迹,但在中秋月的吟唱中,或许也可以想见其笔下的“学问文章之气”。

  中秋节,对于中国的文人来说有着太多特殊的含义。诗人、书画家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为我们描述了在这一天婉转的心路历程——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是的,这一天心思太多,无论是阖家团圆,还是望乡、思念亲人、惦记友朋,都会使情感变得丰富,于是,就想写诗,就想写字,就想画画了。过去的书画家是文墨兼优的,画画,题写的跋语,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独白。因此,回眸古贤笔端的中秋,总觉得沉甸甸,难以忘怀。

  一位当代诗人说过:月亮是中秋节长在天空的眼睛。的确,写月、画月,是中国传统文人中秋节的规定动作。写月,写的是月影;画月,画的是真情。正如王建的七绝《十五夜望月》所言——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之月具有多重性的意象,但是,怀想、思念、祝福的意象应该排在第一位。被乾隆皇帝视为“三希”之一的王献之《中秋帖》,尽管是否为其所作争议不断,文辞也难说清,不过寥寥可数的22个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的字句,依稀可感的还是惦念。怀想、思念、祝福的最好结果就是团聚。以月亮圆圆的形状,作为亲人、朋友团聚的象征,第一位的实践者想象峭卓,才华横溢,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文人笔触,轻轻移动,就会与月亮相逢。《红楼梦》写香菱学诗,也是从咏月开始——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香菱是林黛玉的学生,但是初学写诗,难免浅薄。诗拿给大家看,宝钗即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林黛玉则说: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当香菱写出第三首咏月诗,大家才看到了她真正的诗才——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诗言志,要说实话的。这首诗的第一句“精华欲掩料应难”,意指浓雾掩盖不住皎洁的月光,暗示小妾香菱会出人头地的,咏月,其实是在咏人。最后两句写到嫦娥偷食长生不老药,迫不得已飞登月亮,与情投意合的后羿永远分别,香菱这一问,问出人生忧伤了。因此,这首诗被大家评为“新奇而有意趣”。

  中国的诗书画向来不分家。月亮常常成为这三种不同的体裁描写吟诵的核心。原因并不复杂——月亮之于人类有着休戚与共的生存关联,同时,高悬夜空的月亮和那道冷然的清辉,给人无尽的想象和永恒的审美。因此,她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善与美的体现。中国书画家取材月亮,着重点就在此处。

  明嘉靖、万历年间的江南文人陈继儒对月亮也格外在意,他的《小窗幽记》一定是对着月亮写的。幽记时刻,月辉从窗口流入书斋,提笔作文,间歇时当然要向窗外眺望沉思,或许月亮不在窗口高悬,他会把笔撂在砚台的边上,走到庭院观月,同时,也让月亮看到自己。《小窗幽记》中的一段话勾勒出一个迷人的画面——抱影寒窗,霜夜不寐,徘徊松竹下。四山月白露坠,冰柯相与,咏李白《静夜思》,便觉冷然寒风。就寝复坐蒲团,从松端看月,煮茗佐谈,竟此夜乐。

  寥寥几笔,陈继儒勾勒出一幅山水画。“抱影”“寒窗”“霜夜”“松竹”“白露”“蒲团”“看月”“煮茗”,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岂不是八月十五独有的题材?陈继儒一些这般情境的山水画,也许正作于月圆时刻。

  难怪陈继儒有勇气称病辞官,有这般情调,就有能力拒绝一些诱惑。他隐居小昆山之南,为同乡名人陆机、陆云修建祠堂,乞取四海名花,植于门前。也是有月的晚上,陈继儒在祠堂前的花园中,诗意融融地说:我贫,以此娱二先生。花幽语秀,我们还有什么可说。在“东佘山居”的陈继儒,作文吟诗,写字画画。他画梅,也画山水。他的梅影常有月影,他的山水必有月辉。关于画中的月亮,他有独见: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风者,不能绘其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

  “绘月者,不能绘其明”,那绘什么?是绘风骨,绘精神。陈继儒的画可以做文人画观之,因为陈继儒的画上达月神,下触人心,梅花与山水,缠绕了太多的生命情愫,怎能不让人心动。关于文人画,陈师曾讲得明白:“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这是关于文人画的一家之言,也是颇具分量的一家之言。

  月亮的怀想,无法讲完,更难说清,如陈继儒所说——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显然,中秋节对于书画家而言,是圣洁的一天。这一天,月亮集合起来的不仅仅是世俗的美好,还有诗意的寄托、人格的提升。

  显然,有月的画卷,是多情的画卷,也是意境丰盈的画卷。(张瑞田)

  图片说明:

  图一:晋·王献之(传)《中秋帖》,故宫博物院藏。“中秋”二字最早出现于《周礼》之中,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这件以“中秋”命名的法帖,现仅存3行22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虽然断句未达成共识,但表达思念的情感隐现其中。在中国书法史上,《中秋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

  图二:宋·马远《月下把杯图》,天津博物院藏。该作品体现了马远山水画独特的风格: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山水画为“截取式山水”,取边角小景,小中见大,世称“马一角”,虽非大山大水,却意象精微,韵味悠远,体现了马远在两宋山水画风转变上所做出的贡献。这件作品笔力劲利硬朗,构图简洁有力,画面右上题诗“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其后亦有楷书“人能无着便无愁,万境相侵一笑休。岂但中秋堪宴赏,凉天佳月即中秋”。

  图三:宋徽宗赵佶《闰中秋月帖》,故宫博物院藏。这幅法帖是对中秋月的吟咏:“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隔年。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诗文从与中秋相关的桂花、月亮等因素中生发出美好之意,营造出关于月夜的独特意境。对于中国传统文人来说,借物抒情是其抒发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法,作为皇帝又是典型文人的宋徽宗,亦少不了这种情怀。这幅法帖用笔刚健挺拔又不失妩媚,尽显帝王之书的华丽之美,又与诗境相合。

  图四:宋·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简称《中秋诗帖》),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关于“月神”的神话,在唐代出现新内容——月宫中除了嫦娥、蟾蜍、玉兔外,又增添了吴刚这一人物,体现出唐人的浪漫主义情怀。米芾在《中秋诗帖》中引用了“吴刚伐桂”这一典故,谈到若非吴刚日复一日不停砍伐桂树,快速生长的桂枝必定撑破月轮,以此暗喻仕途常为人阻,才华无法施展。诗文之间还有两句批注“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体现着米芾对书法的严谨态度。

  图五:明·文徵明《中庭步月图》,南京博物院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以文人月夜访谈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少见,此图为代表作品之一。画面表现了画家与来客小醉后于秋天庭院中赏月话旧的雅会,寂静而明亮的月光,携无限情思,于画面之上浮现,并赋予中国画以新的图像内涵——与现实生活很近的亲切和悠闲。这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高雅的生活情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明中晚期,苏州地区发达的经济、市民阶层的兴起、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让文士的生活愈加清雅而闲适,园林、家居等意象成为此时文人画自觉表现的主题。

  图六:五代·《浣月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除“赏月”外,“拜月”亦是中秋时节宫廷与民间的重要习俗,从“秋分祭月”这一古老帝王祭祀活动演化而来——《周礼》言“圭璧以祀日月星辰”,即春天祭日、秋天祭月。至隋唐,盛行“拜月”风尚,宋代之后更具规模,明清时加入了功利性的世俗愿望。如今我国各地还遗存有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在民间,因月属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这件绘画清晰地展现了中秋之夜女子“拜月”的情景——盛装妇人,手捧明珠,欠身欲取水涤珠;侍女或临案焚香,或捧奁,一派富丽祥和的景色。

  图七:南宋·马和之《月色秋声图》,辽宁省博物馆藏。作品中,一长者临流而坐,沉吟幽思,侍童立旁边,松桂为伴。左上方有子昂(赵孟頫)款诗句“白沙留月色,绿树助秋声”,更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图八:明·杜堇《祭月图》,中国美术馆藏。对大自然有着崇拜、敬畏之心的古人,在祭祀天地、鬼神等活动中,不敢怠慢月神,于是就有了祭月仪式,意在消灾祈福。周代,祭月成为完备的礼仪制度中重要的一项,并称“祭月”为“夕月”。这幅《祭月图》描述的便是中秋夜人们面月设祭案,案呈月饼、月果等圆形供品,对月拜祭的情景。

  图九:明·唐寅《嫦娥执桂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唐寅,字伯虎,擅山水、人物,诗书俱佳。其人物画工写兼擅,师承传统,线条清细,色彩雅丽,造型准确。这幅作品中描绘的月宫仙子嫦娥,裙带飘拂,神形温婉,如月光般皎洁优雅,一扫孤寂之态,多了一份美好。

  图十:清·陈枚《月曼清游图》之“琼台赏月”,故宫博物院藏。中秋“赏月”的习俗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隋唐之后,人们对月亮的认识褪去神秘色彩,带有欢娱性质的中秋“赏月”“玩月”风尚盛行,相传《霓裳羽衣曲》的诞生便与唐明皇赏月有关。至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文人的赏月更多了一种感物伤怀。明清之后,中秋赏月风俗更加兴盛,很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点塔灯、走月亮等特殊风俗,明代中秋节还变成了妇女归宁节、团圆节。陈枚的这幅画作与其他11幅画作是对清妃嫔一年宫廷生活的整体呈现。在这幅八月中秋赏月图中,除了表现后宫女性的生活状态之外,亦能看到她们在富贵闲逸宫苑生活下的精神世界。

  图十一:《仙女乘鸾图》,无作者款印,此图旧题签以及对幅清耿昭忠题记均言为五代周文矩所作,故宫博物院藏。关于“乘鸾”,古代有“萧史弄玉,乘鸾跨凤”的传说,唐代有广寒宫“素娥乘鸾”的传说。作品中的乘鸾仙女令人浮想联翩,尤其是后面的满月,突出了天界或广寒宫的意味。仙女回眸望月的一刹那所流露出的惆怅之情刻画得生动传神,仙女飘带飞扬,鸾鸟疾翔,与圆月形成动静对比。

  图十二:汉墓画像石《嫦娥奔月》,南阳汉画馆藏。“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到了汉代,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不过汉以前的嫦娥多称为“恒娥”,汉代因避汉文帝刘恒名改为嫦。该画像石的画面左方刻有一月轮,内有蟾蜍;其右刻嫦娥,人首蛇躯,头梳高髻,身着宽袖长襦,后拖曲尾,双手前拱,面向月轮作飞腾状。背景中散布九颗星宿,饰以云气,体现着鲜明的汉代文化特色,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深刻的意味。南阳汉画像石中多有刻日轮、月轮、月食、玉兔、星宿的画面,它们与文献中的记录交相辉映,体现了汉代的天文观念和人们的信仰。(图片由各博物馆提供,图片说明文字由徐红梅、吴艳丽整理撰写。设计:蔡华伟)

责任编辑:张智萍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