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无“骨” 传承有“光”
发表时间:2023-02-06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春节,仙居特别热闹。安山板凳龙、跳跳马等民俗活动一场接一场,让我欣喜的是,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也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浙江仙居曾是重要的商埠,人称“百工之乡”,自古以来生活富足、百姓心灵手巧,慢慢地就有了集空间设计、绘图、针刺工艺于一体的无骨花灯。

  都说“正月半,龙灯看”。宗谱上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我们皤滩古镇的挂灯和闹灯活动已经办得很红火。看那花灯,通体没有一根骨架,灯面上由刀凿针刺的孔洞构成图案,娇小玲珑、古朴雅致,是灯会上当仁不让的主角。可渐渐地,灯会办得断断续续,仙居花灯制作也快要失传了。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针刺无骨花灯重新“火”了起来。政府支持,民间艺人齐上阵,挖掘恢复了荔枝灯、桂圆灯、宝石灯、花瓶灯等精美的单灯,还有长旗灯、鼓亭灯、牌坊灯等气势恢宏的组合灯,一共27个品种、52个分支品种。

  我们家是皤滩最早做花灯的。受父亲影响,我自小就喜欢花灯。正式拜师后,我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学习、制作、钻研,一坚持就是40多年。做一盏灯要经历13道工序,经常花上10多天甚至一个月。其中最难的是“针刺”环节,要用直径不到0.3毫米的针在1平方厘米的纸面上扎出120~150个孔,如果一不小心刺坏一个针距,就前功尽弃了。

  近些年,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年轻的花灯匠人们也在花灯形态上做出了新探索。花灯“变身”小挂件、摆台、书签等,迈出了产业化发展的第一步。

  很多人问我,现在还坚持用传统方式制作花灯,不累吗?累肯定累,毕竟我已经87岁了,但是传统方式制作的花灯看着更细腻灵动、更有温度。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我学习制作花灯,看着这些年轻人眼里放出的光,我相信,仙居花灯一定能世世代代亮下去。【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仙居花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汝兰 记者张胜、陆健、吴春燕、雷爱侠、王雯静、万玛加、高建进、王建宏、张文攀、王斯敏 通讯员张光剑、郑燕睆、杨云杰】

责任编辑:王 爽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