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文明新风拂面来 美丽乡村入画来
发表时间:2022-04-13来源:人民网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移风易俗永不停滞的探索中,山西省吕梁市临县迈过一个又一个习俗的羁绊,徐徐展开了一幅又一幅文明的画卷。如今,在临县,移风易俗渐成共识,崇德向善蔚然成风,老百姓们真切感受着文明实践带来的喜人变化。

  婚事新办省心省钱

  “事宴饭菜费用花了3000多元,儿媳妇没要彩礼,没买金银首饰,一场婚礼花了不到1万元。”临县安业乡前青塘村村民刘文明现在谈起儿子去年腊月初三的婚事,仍是笑容满面,他说给儿子办了一场让全村村民交口称赞的文明婚礼。

  刘文明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按照常理,儿子刘军作为最小的孩子这场婚礼一定是要“大办”的。但是婚礼上,没请婚庆,没有烟花鞭炮,6辆婚车都由自家亲戚提供,参加婚礼的只有双方至亲,早上粉汤油条,中午自助餐凉热6个菜,大家勤拿少取,做到了“光盘行动”。简单却极具人情味,这场婚礼使村民拍手叫好。

  村里结婚发生的这些变化,得益于临县开展的移风易俗行动。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临县对各村红白事不搞一刀切,而是由各个乡镇制定参考标准,全县504个村(社区)结合实际在“移”“易”上“动念头”,建立了“一约四会”,即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如城庄镇城庄村的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提倡结婚零彩礼,不要车、不要房,亲属礼金不超200元,其他人不超过100元,不摆宴席吃“大锅饭”……将移风易俗“软任务”变成“硬约束”。

  前青塘村67岁的王贵顺,自23岁起帮乡亲们操办红白喜事共1300多场,是村里红白事宴名副其实的“总管”,论村里的变化,村民都认为他最有发言权。“以往村里结婚办事宴,每桌菜至少得450元左右,婚车10辆起步,摆宴时间长仪式繁多,红白喜事成了村民相互攀比的‘舞台’,虽然人人觉得有负担,但没人愿意捅破这个‘泡沫’。”王贵顺说通过县乡村开展移风易俗一系列的举措推动,现在村里摆酒席一桌菜不足50元,浪费现象减少了,一个事宴至少能省一万多元,这对村民来说是很大一笔开支。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不少群众的思想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已逐步深入人心,前青塘村也被命名为“吕梁市移风易俗示范村”。“和前青塘村一样,临县湫河两岸的其他乡镇农村社区,移风易俗新风尚也蔚然成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欣喜地说。

  丧事简办有里有面

  去年腊月二十六,临县城庄镇阳宇会村张宏祥的母亲去世办事宴。没有杀猪杀羊大摆宴席,没有购买繁多的纸扎祭品,没搞任何吹吹打打的活动,简单朴素。张宏祥特别认同移风易俗下的办事宴方式,习俗下的丧葬仪式极为繁琐,花费大负担重,这次事宴至少为他节约了一万多元,相当于他外出一年打工所得。

  城庄镇人大主席介绍:“镇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三项措施》,要求村民事前填写报备单并进行审核建立台帐,镇村领导干部及时上门宣传引导做好村民思想工作,事中再对照村规民约和报备单进行现场督促检查,让群众的思想实现了从‘重面子’到‘重里子’的转变。”

  据了解,去年以来,临县共劝导红白喜事简办50余场次,倡导文明新风办理红白喜事153起,帮助群众节约资金78万余元。临县城庄镇城庄村村民张建飞计划给孩子隆重过12岁生日,亲戚朋友通知了百余人,在镇领导的宣传引导下,全家人在家为孩子过了一个简单温馨有意义的生日。

  “城庄镇把移风易俗当成一件惠民生、解民忧的大事来抓。”城庄镇党委书记介绍,“为破除陈规陋习,把婚丧喜庆事宜纳入村规民约中,通过出台规范性指导意见,对红白喜事作出规定,统一费用和宴席规模标准,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

  新风拂面常易常新

  “改革开放新时代,各行各业发展快,移风易俗提的对,做表率;婚事新办立新家,不要房来不要车,夫妻互送爱情花,人都夸;德才兼备众领导,改变旧习有头脑,造福乡亲与父老,实在好……”在临县湫水柏林苑社区,居民自编自演的移风易俗“三句半”,涵盖了控制酒席、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整治不良风气等内容,成了社区老少的“顺口溜”,也充分展示了临县干部群众追求美好生活,践行时代新风的生动局面。

  旧风俗在改,新风尚在立。这样的好势头要扬起来,移风易俗才真正有盼头。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临县创新载体引领移风易俗步入新时代。开展了“立足岗位、争做最美巾帼奋斗者”移风易俗文明劝导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了132支志愿服务队,在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志愿服务;举办“3.5”学雷锋志愿者日活动,向碛口景区的游客讲述文化历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在校园内开展清明祭英烈、歌咏比赛、向国旗敬礼等活动;利用临县秧歌、三弦书、快板等基层老百姓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用“乡土音”引导村民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针对部分农村群众求佛拜神、“驱鬼还魂”等封建迷信行为,用亲友、乡贤的力量进行劝阻,逐步改变封建迷信的陈规陋习。

  今年以来,临县依托全县504个村(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活动。在“看红白喜事,评勤俭之家、看环境卫生,评最美庭院、看赡养老人,评孝善之家、看家庭教育,评重教之家、看邻里和睦,评友善之家”五看五评活动中,先后评选出“最美庭院”18600余个、“好媳妇”“好公婆”8830名、孝善之家13320个、“重教之家”10个、友善之家568个。一个个先进典型,一户户文明家庭不断涌现,用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感人故事,引导人们见贤思齐。

  据了解,临县在开展“1363”工作思路的基础上(“1”即最终达到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一个目标;“3”即坚持移风易俗与山西省文明县城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乡村振兴三个有机结合;“6”即抓实思想教化、宣传引导、文化渗透、典型引领、基础建设、制度夯实六项工作;“3”即建强领导、运行、督查三个机制),将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示范村镇创建工作,再评选表彰10个移风易俗示范乡镇、100个移风易俗示范村(居),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持续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着力打造移风易俗“新样板”,力争在2022年底,全县60%以上的村(居)达到县级以上移风易俗示范村(居)标准。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希望通过开展移风易俗示范村镇创建活动,把村镇的新风正气树起来,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努力提升临县的‘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让文明新风吹遍临州大地,激励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临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移风易俗领导小组副组长说。

责任编辑:林 凤清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