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江海大地盛开文明之花
发表时间:2023-04-10 来源:中国文明网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学雷锋活动就在江苏省南通市全线展开。改革开放以来,南通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精神文明典型。进入新时代,南通持续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群,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为引领,不断丰富“莫文隋”品牌内涵。从一个人、一群人到满城新风,从做好人、行好事到时代先锋,从家乡情、同胞谊到爱播全球……覆盖城乡、涉及百业、联结干群、影响中外的新时代“南通莫文隋”,成为雷锋精神的生动实践和时代映像,展现出精神文明“南通现象”新图景。

  党旗引领、党员带头,绘就“南通现象”鲜红底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南通始终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政齐抓共管,不断健全工作体系,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发动,全方位、全过程、深层次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心聚民心,以党风带民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培育新时代精神风貌。  

  江海涌动文明潮。从文明市民、文明社区到文明城市,从文明职工、文明窗口到文明行业,从文明家庭、文明村居到文明镇街,从文明经营户、文明市场到文明景区……“南通,连空气中都充满了清新文明之风!”截至目前,南通已建成全国文明单位22个、全国文明镇7个、全国文明村17个,培育文明行业11个。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南通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目前,南通拥有8个县(市、区)级实践中心、104个镇(街道)实践所、1836个村(社区)实践站,实现市域全覆盖。

  在南通,“有困难,找江海志愿者”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位市民的共识;“有时间,做江海志愿者”同样不是一句戏言,而是各级党组织对全社会的号召,更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庄严承诺。在南通各级各类志愿服务中,广大党员干部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如皋邮政系统党员带领乡村邮递员,坚持在投递路上照顾孤寡老人,“爱心邮路”的故事接续书写24年;国网如东供电公司党员发起的江苏供电系统首支党员服务队,21年来受理各类求助7.8万多个,受益人群超25万;南通税务系统的女干部组成“爱心妈妈”团队,三十年如一日资助困境儿童,累计资助700多万元。

  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夯实“南通现象”社会根基

  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在基层,主体是群众。南通始终坚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选树群众身边典型,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琐事做起,让典型贴近群众,让文明走进生活。

  “典型一定要可敬、可信、可学。”翻开南通各类文明典型、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各级“好人”榜单,都来自于群众身边。多年来,南通高度重视发挥典范示范和榜样引领作用,把学雷锋活动同挖掘、树立、宣传和学习“莫文隋”等身边典型紧密结合起来,持之以恒抓,坚持不懈学,持续放大“涟漪效应”,用身边人感召人、影响人,示范各行业、全社会。

  凌晨四五点,搬粥、摆桌椅、放碗筷……热气腾腾的场景令人心生暖意。2019年以来,南通开发区“莫文隋助老免费爱心粥”的志愿者们风雨无阻。“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碗碗爱心粥来传承‘莫文隋’的大爱精神。”爱心粥项目策划发起人、南通开发区莫文隋志愿者工作站站长姚卫民说。作为“莫文隋”原型汤淳渊的挚友,姚卫民接过“莫文隋”的旗帜,2076个小时凝聚起志愿服务的一团火,成为江海志愿服务首届“莫文隋奖”获得者之一。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一群人温暖一片天。南通坚持把“凡人善举”典型变成“崇德向善”的价值引导,确定每年3月5日为学雷锋、学“莫文隋”日,并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典型选树、带动群众机制,推动学雷锋、学“莫文隋”活动深入开展。

  道德典型矗立起江海大地崭新的“精神海拔”,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截至目前,南通共有9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2人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0人(组)荣获南通市道德模范称号,144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275人(组)当选“江苏好人”。

  着眼未来,为党育人,推动“南通现象”接续前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南通始终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精神文明“从娃娃抓起”,通过深入持久开展学雷锋、学“莫文隋”活动,培育时代新人。强化以“大手拉小手”,着眼面向未来,将学习雷锋精神的种子植入到每一个未成年人的心中;注重以“小手牵大手”,带动家庭成员、带动身边的人、带动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孩子们,人生前进的道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到坦途,只要你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这是蔡松英经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蔡松英是崇川区学田街道“知心奶奶”群体的首批成员之一,17年来坚持谈心室值班500多次,组织开设“七彩周末课堂”400多场、青少年实践教育活动300余次,受益青少年7万余人次。在“知心奶奶”关心中,有12人获评“江苏美德少年”“南通市十佳三好标兵”等荣誉称号,28人考取了大专和本科院校。

  以德树人、以美育人、呵护成长,党委政府重视,学校、 家庭、社会三方联动,各方精心浇灌,南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花枝头争俏。

  文化塑魂,讴歌时代,促进“南通现象”成风化人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的价值导向。多年来,南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好人文化”,推动建设彰显新时代雷锋精神、汇聚“莫文隋现象”群体的“好人之城”。

  南通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文明新风典型表彰大会,定期举办全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激发先进典型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南通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实施具有乡土气息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工程,为南通“好人文化”汇聚“江风海韵”。如皋市大力打造“微笑之城,大爱如皋”文明品牌,建设以雷锋精神为内核的“好人如灯”子品牌,高品质打造“好人一条街”“好人广场”“好人长廊”“好人林”等好人文化阵地400多个,以“好人如灯”照亮“微笑之城”。如东县建立“好人馆”“初心馆”“爱心馆”“好人公园”,广泛展示如东各类好人的突出事迹,以先进模范为原型创作一批歌舞、情景剧、群口故事等文艺作品,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立体化的宣传态势。海门区深入开展“最美海门人”宣传推广活动,运用幸福江海云展播实现文明实践“随时见”,形成了张謇文化艺术周、小橘灯志愿讲解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2023年以来,南通艺术剧院的编导和演员们正在紧张地编演话剧《莫文隋》,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反映南通“莫文隋”式好人群体的时代精神。以群众身边的文明典型、道德模范、英雄楷模为题材,大力创作文化艺术精品,让先进的事迹走上案头、走上舞台、走上荧屏,走到群众身边、走入群众心里,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尊崇礼遇,德得相通,涵养“南通现象”动力源泉

  好人如灯,烛照他人;英雄似伞,避雨挡风。在南通,让好人行善积善有善报,让见义勇为者有激励,让志愿服务者有保障,让凡人善举者有褒奖,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近年来,南通及各县(市、区)始终坚持礼遇好人、关爱英雄,着力建章立制,推动地方立法,让善者善待、崇德尚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成为公序良俗和常规常态。启东市率先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美德基金,修订印发《道德典型奖励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生活困难的道德典型落实日常生活关爱、医疗绿色通道、年终资金帮扶等关爱措施。如东县在《帮扶礼遇道德模范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帮扶礼遇程序、方式,完善了系列针对“好人”政治礼遇、经济激励、政策扶持、社会权益的褒奖激励措施。如皋市连续3年开展“来,我们宠你”主题活动,城乡296家爱心商家接力参与,为各级各类道德典型定制专属礼遇套餐,让好人成为“座上宾”。

  好人好报,德有所得。南通用心礼遇好人,倡导学好人、做好人,向社会传递好人有好报的正能量和价值导向。正因有着“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深厚土壤,志愿服务的生命力愈发旺盛、根深叶茂,这抹绚烂的精神文明之花在江海大地长久绽放。

  厚植平原般丰沃的精神土壤,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通市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城市文脉,让明大德、讲公德、守私德蔚然成风,让主旋律、正能量、新风尚充盈社会,不断光大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供稿:江苏省文明办 南通日报)

责任编辑:姜 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