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坚持因地制宜下足“绣花功夫” 打造美丽和谐舒适的多功能市民会客厅
发表时间:2022-03-08来源:中国文明网

  山东省济宁市围绕全面提升广场管理水平、满足市民群众需求的主题主线,对公共广场建设、管理、使用各环节进行重新定位和提挡升级,努力把公共广场打造成休闲、放松、娱乐的好场所和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好去处。

  一、提升建设水平,实现配套设施“便利化”


  在公共广场配套设施的提升改造过程中,始终关注“市民群众需要什么”,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热线电话、“济宁文明随手拍”微信平台、社区“三会一访”活动等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由市、区财政投资,先后在新世纪广场、兖州市民文化广场等地新建健身步道,增设了健身器材、公共座椅、彩色大屏等设施,为群众健身、娱乐提供便利。新世纪广场在铺设健身步道之初便设计了塑胶、彩色沥青、烧结陶瓷砖三套步道铺设方案,先后两次公开征求群众意见,根据群众投票最终选择铺设彩色沥青步道。改造后,彩色沥青步道的防滑性、舒适性、排水性均效果良好,且能有效减少道路辐射热和都市热岛效应,每天在此锻炼健身的市民达上万人。为方便服务群众,在每处广场都设置了便民服务亭、志愿服务岗亭,由广场管理方负责管理,配备了药品、雨伞、维修工具等物品,在显著位置公示服务制度和服务项目,广场管理人员和志愿者共同为市民群众提供常态化的便民服务。

  二、完善管理机制,保障日常管理“精细化”


  围绕日常保洁、设施管护、秩序管理三个方面细化管理措施,制定量化标准。日常保洁方面,每天对水面漂浮物打捞2次,对地面普扫2次(人工冲洗和机械刷洗各1次),对垃圾箱外表擦拭1次、清运1次垃圾,对广场标示牌擦拭1次,每月对池底、池壁清理1次。设施管护方面,每周对广场绿化草木喷药3次,浇水、修剪1次,清除杂草1次;按照“小损坏快维修”的原则,及时维修、更换破损的地砖、大理石等设施。秩序管理方面,通过《济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济宁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济宁市养犬管理条例》3部地方性法规,明确了广场管理责任、市民行为规范和有关法律责任。建立了由广场管理方统筹,公安、城管、社区共同参与的管理队伍,广场管理人员、社区文明劝导员负责做好日常巡查,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辖区城管大队、派出所民警开展联合巡逻,及时处理广场及周边乱扔垃圾、不文明养犬、大声喧哗等现象。

  三、坚持疏堵结合,确保周边秩序“规范化”


  随着各个广场功能逐步完善、管理更加规范、活动日益丰富,吸引力越来越强,停车位不足、周边流动商贩增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给附近居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了不便。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济宁市以便民利民为原则,采取“一地一策、疏堵结合”的办法,组织有关职能部门、附近居民和经营摊贩召开座谈会,在广场周边道路、广场四角分别设置了单边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区和便民疏导点。便民疏导点按照“合理化布局、规范化管理”的原则,规定了经营时间、经营范围、经营业态,制定了准入和退出制度,准入商贩按号牌确定经营位置,全时段进行管理,疏导点经营结束后保洁人员及时进场清扫。目前,仅新世纪广场东侧便民早市就有摊位200余个,随着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和市民素质不断提高,经营者自觉服从管理,保持摊位整洁,既方便了周边群众生活,也解决了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和认可。


  四、聚焦以文化人,推动广场使用“阵地化”

  为充分发挥公共广场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底蕴丰厚优势,从提升广场文化品位、丰富群众文体活动方面持续发力,把公共广场打造成为市民群众休闲娱乐新舞台、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新高地。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一广场一主题、一点一景观”的思路,在实地察看、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各级文明办指导、广场管理方出资,利用景观式公益广告、雕刻雕塑、专题宣传栏等形式,采取国画、漫画、卡通、书法等方式,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边好人主题广场以及社区小广场149个。根据广场功能定位,在全民健身广场每年组织开展群众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广场舞大赛等全民健身活动,利用文化广场市民大舞台开展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为创城喝彩”“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等主题鲜明的文化惠民演出。依托各个广场,形成了广场舞、轮滑、健美、健步走、摄影摄像、地方戏表演等各类文体爱好者团队50余支,与城区14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同向发力”,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打烊”。(山东省济宁市文明办)

  

责任编辑:贾园园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