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汇聚文化发展合力 谱写北疆壮美华章-中国文明网

内蒙古通辽:汇聚文化发展合力 谱写北疆壮美华章

发表时间:2024-04-01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西辽河水热潮涌动,叩响通辽大地的春天。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内蒙古考察指导,为北疆儿女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大动力。通辽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和重要指示精神,感恩前行、扛责担当,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务实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奋力书写现代化通辽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西辽河畔,一座草原新城正在崛起。

  2023年,通辽市文化文艺工作聚焦主题、突出主线,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为通辽高质量发展鼓劲发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感恩奋进 数字赋能文化“蝶变”

  推动科技创新,赋予文化发展崭新动能——

  当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文明抖落历史的烟尘,她的灿烂悠久令人惊叹。西辽河流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辽河文化具有极其独特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指尖轻点,便能走进“数字世界”中悠远的西辽河文明。在当今数字化进程势不可挡的时代,通辽市运用科技创新手段保护和传承西辽河文明,通过文化数字化建设,打造西辽河文化品牌,促进通辽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步建成了通辽市文化数据库及“云上西辽河”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一库一平台”深刻挖掘积淀五千多年的西辽河文明文化资源,从中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使其转化为文化关联数据,成为文化供给生产要素、文化创新创造素材和源泉,为文化数字化建设夯实了根基。

  通辽市积极尝试建构从文化资源到文化生产再到文化消费、文化传播的全新体系,构建一条“文化数字化”到“文化内容化”到“文化产业化”的完整价值转换链条,立足数字化转型时代,探索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新路径,致力数字经济与文化的双向赋能。

通辽市孝庄园旅游区。

  推动活化传承,古老文明激扬时代风采——

  让西辽河文明不仅“活”起来,更要“火”起来!通辽市精心打造“从西辽河到大中华”数字馆,惊艳亮相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裸眼3D、数字魔墙、沉浸式体验……科技力量让116件文物在参观者眼前生动“复活”。

  西辽河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在这里如一条脉络清晰的历史长河,讲述着通辽大地上多元一体的文化演变,让观众身临其境,体会“与文物同在”的历史场景,以先进技术、新锐力量,为感知文物里的历史增添了更多打开方式,体验到中华三大文明起源之一的西辽河文明的古老磅礴,感受天地间生命的亘古长歌。

  随着“从西辽河到大中华”数字馆的出现,西辽河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日益清晰。人们徜徉在数字展馆,感受着文明伟大、历史震撼,体会着静水流深、百川归海。

  加快动能切换,科技融合照亮文化未来——

  通辽市在产业创新链条融合上发力,倾力打造数字文化创新生态体系,加快从“互联网文化经济”向“数字文化经济”动能切换,文化科技融合,为推进新时代文化经济开辟了广阔空间。

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尔沁刺绣享有盛誉。

  打造文化数字化研学基地。在孝庄园旅游区建设拥有VR体验馆、百年党史沉浸式体验馆的正北方研学基地,开展培训及红色教育、廉洁文化教育等体验活动。

  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试点上,聚焦哲里木版画、耳枕、牛肉干、马具、乐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版权交易的基础上链接实物,初步探索出数实结合、共生蝶变的实践路径,充分展示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通辽市以数字赋能促传统文化蝶变,以文化“活化”丰富现代文明表达形式,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为提高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凝心铸魂 西辽河文明薪火相传

  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与时俱进——

  文脉弦歌不辍,文明生生不息。2023年8月,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一场赋予西辽河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历史使命的文化盛会——西辽河文化研讨会在通辽市举行。

  来自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等不同史前文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早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广泛交流,共完成16场主题学术报告及座谈研讨,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之路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将西辽河文明的研究再次推进、深入,对打造通辽市西辽河文化品牌做到强有力的支撑和拉动,西辽河文明越来越成为内蒙古乃至中华文明一张光芒闪耀的文化名片。

西辽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遗址——哈民遗址。

  西辽河儿女因文明底蕴之深厚,前进的号角越发强劲。

  展现文明担当,文化遗产保护再创佳绩——

  通辽市地处西辽河流域的核心区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至今保留着史前聚落遗址、辽代墓葬、金代界壕、清代王府等丰富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河流万里,绵延不绝。

  通辽市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实效。从科左中旗的哈民遗址,到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遗址……一大批文保单位保护、修缮工作相继展开。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哈民遗址提升改造项目已基本完成。

  承办全国第二届非遗数字论坛。邀请国内权威非遗及数字文化领域专家学者齐聚扎鲁特旗,围绕“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新活态’”论坛主题,开展了一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非遗互动活动,通过历史、民俗、工艺、文创、生活方式等不同视角,集中向全国在场在线的观众展示当地丰硕的非遗保护成果。

  承办第四届中国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持续提升文物考古和历史研究水平。

科尔沁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墓葬群——南宝力皋吐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

  推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自治区考古研究院联合成立内蒙古西辽河流域考古研究基地,开展考古调查和田野调查,不断加强对西辽河文化的文物调查研究。

  组织撰写“西辽河文明研究”项目子课题《西辽河早期文明古文化遗址名录》《通辽西辽河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保护、研究与利用》等课题研究报告,为过往文明留下珍贵典籍记载。

  库伦荞麦旱作系统以循环利用为精髓,保障荞麦传统文化原汁原味传承发展的同时,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全自治区唯一成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跨越时空,璀璨的文明之光激发着西辽河儿女内心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照亮了奋进之路。

来自扎鲁特旗“乌力格尔之乡”的艺术家在草原上表演传统的蒙古族说唱艺术。

  守正创新 建设更高质量文化强市

  推进传承发展,文旅攻坚实现聚力突围——

  如一颗闪耀在北疆星空的文化明珠,首届西辽河文化节璀璨开幕。

  “8·18”哲里木赛马节万马奔腾,草原那达慕喜迎八方来客;西辽河流域文物精品展珍品荟萃,穿越时空感受古老土地的文明脉膊;通辽美术作品展天高地阔,向世人展示“版画之乡”的艺术传承;科尔沁传统文化展览、乌兰牧骑精品节目展演、“西辽河之光”惠民文艺演出、彩绘帐篷节……一场场文化盛宴,展现着西辽河文明的深厚内涵和强大的时代魅力。

赛马节上精彩的搏克比赛。

  举办第六届中国北方自驾游发展论坛,12省市代表燃情科尔沁……通辽人不舍寸功,向文旅强市迈进。

  西辽河文化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西辽河文化节为品牌载体,赓续文化根脉,丰富文化内涵,积极引入新业态,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休闲、度假等深度融合,打造展示历史文化、融合优质资源、提振旅游消费的新场景,打响“悦来通辽”文旅品牌,把西辽河文化节办成展示地域文化、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的品牌节会,助力通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扎根人民生活,文艺精品讲述通辽故事——

  长风过北疆,天高地阔慨而慷。草原星空皆如诗,奋进正当时。灿烂辉煌的革命文化与底蕴深厚的西辽河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赋予通辽文化独特气质。

通辽首届西辽河文化节。

  创新制度机制,培育“五个一工程”精品力作,开展文艺活动1798场次,孵化培育文艺精品33项。歌舞剧《彩云飘落的地方》入选2023年自治区艺术精品工程项目;《赤子长歌》《荞麦花开》两部舞台艺术作品被列为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巡演剧目;话剧《马走日》完成3场市级展演;舞台剧《魂系凤凰山》、音乐会《春风十万里》、话剧《薪火——麦新与任明德》等完成101场基层惠民演出,来自通辽大地的好故事精彩动人、振奋人心。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树立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制定《通辽市“两个打造”文艺项目创作扶持方案》和落实《通辽市“五个一工程”孵化培育工作方案》,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扶持政策,动态管理入库项目,并对重点作品进行孵化培育,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通辽形象。

  举办的“中华韵·通辽融”书画中华展、说唱中华秀,第十六届科尔沁少儿版画艺术节被列入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盟市重点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开展哲里木版画等“非遗”项目创作展演展示和异地交流活动;举办“心凝时代 镌刻草原”——内蒙古自治区首届版画学术邀请展(通辽站)、“双子星座 熠熠生辉”通辽赤峰美术作品展,通辽书画创作展现蓬勃生机。

  舞蹈《安代》、文艺专题片《蒙古马》等5部作品获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萨日纳”奖,舞蹈《库伦安代》《水清墨韵》、歌曲《祖国北疆》3部新创作品列入草原文化节乌兰牧骑“学·创·演”新创作品入选名单,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用文化艺术见证伟大时代、展现通辽形象。一大批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以新故事、新形象、新旋律、新风格抒发通辽人民奋斗豪情。

作为版画之乡,科尔沁版画在通辽蓬勃发展。

  浸润百姓心田,文化惠民活动扎实推进——

  通辽市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行而不辍的实践,一手厚植文化底蕴,一手壮大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高品质生活愿景逐步展开。

  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深扎”“村晚”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擂响奋进鼓点。

  举办舞动北疆·通辽市广场舞大赛、第三届中华诗词大赛、青少年课本剧展演大赛、戏曲进乡村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进校园系列惠民活动。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被彻底激活,焕发出勃勃生机。

  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文学、音乐、美术、摄影等多支文艺志愿服务组织分批次到基层开展活动87场,红色基因涵养,文明新风劲吹。

  开展乌兰牧骑基层服务活动1002场,已完成主题文艺创作155项,乌兰牧骑创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力唱响强信心主旋律。

安代舞在通辽大地广泛传承。

  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村晚赶大集”、乡村排球联赛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文体活动。推进“书香通辽”建设,开展阅读活动5300余场次,建成草原书屋中心书房和城市书房43家,配送图书17.82万余册。累计放映公益电影3.08万余场次,观影达106万余人次。建成版权服务工作站70个,登记版权作品1037件。

  加强方言蒙古语译制片的放映力度,完成7部故事片和10部科教片译制任务,持续扩大对群众的精神文化作品的供给力度。

  通辽大地上,城镇乡村、草原深处,季季有文化主题,月月有文化活动,有可看、可学、可唱、可品的文化精彩。

  通达辽阔 文化产业强劲开局

  深度融合发展,带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1项文化产业项目和3家文化企业入选自治区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自治区重点小微文化企业。梳理建立通辽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储备库26项、重点文化企业培育库30家和文化旅游项目库89项。

通辽牛肉干全国闻名。

  举办全市文化产业培训班及文化数字化人才培训班。内蒙古科尔沁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文创实体店入选内蒙古礼物,白音杭盖牛肉干和蒙古王42℃酒2项产品获全国文创大赛银奖,孝庄耳枕、扎旗版画2项文创产品首获国家赛事“十四冬”官方授权。

  全市新评定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1家,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获评4C级、3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3家,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被评为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宝古图沙漠旅游区入选2023年内蒙古春季网红打卡地,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入选2023“中国之路”十大自驾游精品线路。有创意、有趣味、有温度的旅游体验,吸引天南海北游客畅游通辽。

  打造品牌效应,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通辽城市形象持续提升。发布通辽市全域品牌“通达辽阔 近悦远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辽农品”、文旅区域品牌“悦来通辽”品牌矩阵,提炼形成“通达辽阔 近悦远来”的通辽新形象。

  组织参展国家、自治区文博会,参展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荣获优秀展台设计奖。举办通辽市文化产业发展培训,参加第二届自治区文化品牌(IP)创意设计大赛2项落地。

  积极推动蒙冀辽吉文旅区域交流合作,区域文化活动、文化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统筹进行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举办第六届中国北方自驾游发展论坛、开展系列文旅赛事430余场,精彩纷呈;开展2023中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宝古图沙漠旅游区千人露营会等主题系列活动,圈粉无数。

独具特色、魅力无穷的沙漠盛会。

  近者悦,远者来。此时此刻,滔滔西辽河水,奏响催人奋进的前行号角,激昂通辽儿女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通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无不彰显着北疆大地的红色魂骨,无不承载着西辽河文明的长存文脉,无不见证着生机勃发的奋进步履。

  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通辽市文化文艺工作将继续根植北疆热地,把握时代脉搏,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奋力凝聚中国式现代化通辽篇章的磅礴伟力,铸就新的时代荣光。(供稿: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 通辽日报)

【责任编辑: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