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悦读”
王婷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总是趴在床上或者坐在桌子前翻看连环画,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薛仁贵征东》、《后岳传》、《杨家将故事》……被我们这些小孩亲切地称做“小人书”,如今觉得那似乎是童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了。这些连环画从大我五岁的姐姐,到我,再传到小我两岁的弟弟,被脏兮兮的小手,翻了又翻,最后翻到整本书都发黄了,页面也都有些卷起来了,仍觉得意犹难尽,虽然是玩性很重的年代,可是只要手碰到这些“小人书”,就会安静下来。

  大多数连环画,都是图文并茂,翻开每一页的上面是手绘的线描画,画面简单,线条明了;画面的下方就是对应的文章内容。虽然用现在的视角来看,图片没有那么精致唯美,颜色没有那么丰富多彩,纸张的质量也没有现在的好,可是却丝毫不影响对我们的吸引程度。

  不安静的时分里绝对是与姐弟之间为了吃的分配不均而吵闹追逐,而安静下来的时分大多是捧着连环画低头沉浸在那些画面与故事之中。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阅读,是轻松的、不设防的,包括手捧的读物和阅读者本身,总感觉一切都很纯粹,很直白,不掺杂任何多余的成份在内。也许,正是基于那种不知不觉的吸引和无意识的阅读之中,善良与虚伪,正义与邪恶,才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随着岁月的流逝,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口味变了,我们抛开手中的连环画,捧起了《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莫愁》、《故事会》、《读者文摘》、《青年文摘》等。在这些书里,了解着更为复杂的成年世界,汲取着更为深刻的人生道理。一般老师是不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的,以课本为主,上高中时,一位姓杨的老师却独树一帜,让我们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允许带一本类似于《读者文摘》之类的课外杂志或者报纸,抽出一部分时间给同学们看自己带的书或者是交换彼此的书。我清楚地记得他当时说,读书并不是要大家读死书,很多知识都是在课外,只有阅读大量的原著,优秀的文章,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和人生境界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说真的,那个时候的阅读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就会多看,涉及到人生哲理或者更深一些层次的文章,基本上就是一眼掠过,很少细读。可是既然在上课的节奏里有了充足的时间必须要看几篇文章,于是,也开始试着将家里当时订阅最多的《读者文摘》,从头到尾,一篇不漏地阅读完,也会与别的同学交换着读他们从家里带来的其他杂志。又是在不知不觉和无意识中,用这些阅读度过了那段青涩的时光。现在想来,是真得要感谢那位语文老师,是他让很多同学都爱上了阅读,在阅读中懂得了思考,要细细领会每个文字所蕴含的寓义。也许,我们不自知,而其实改变,已深深印进我们的脑海,印进我们的人生。

  如今的我更多时间用在了微信或者微博的短篇阅读,这些阅读,我想算不上真正的、深入的阅读,对我们的人生而言,也没有任何可借鉴吸取之处。于是,很多时候,我开始怀念少年时代那样无拘无束的快乐阅读,因为那些阅读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意义。

  阅读,永远是无止尽的,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有无数的知识积累,有数不清名目的书籍杂志,而我们有限的人生之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去阅读更多,用更加深入、全面的思考,去完整全部阅读的过程,并以此来提升和完美我们平凡的人生。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新加坡:罚出来的文明
  2. 全民开卷|读书三问:为何 何为 何不为
  3. 在平凡的世界里开创不平凡的人生